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3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318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21.
目的研究含生理浓度硫氰酸根离子(SCN-)的乳过氧化物酶(LP)-I--H2O2抗菌系统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具核梭杆菌(Fn)生长的影响.方法 Pg和Fn各分5组每组含Pg(6.0×108/ml)或Fn(1.0×108/ml)菌悬液、含不同浓度I-的LP-I-系统、SCN,在37 C震荡水浴分别培养0 min(加H2O2前)和30min,5μl DTT终止反应,10倍浓度系列稀释,接种于BHI-S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4 d,并计数CFU.结果 I-浓度增加至大于等于500 μmol/L时,LP-I-抗菌系统抑菌作用明显高于单独的LP-SCN--系统(P<0.05).结论生理浓度SCN-存在时,通过增加I-的浓度可达到显著提高LP-I-抗菌系统抑制Pg和Fn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2.
酵母菌中谷胱甘肽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代谢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胱甘肽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三肽小分子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对谷胱甘肽在酵母细胞中的作用及其代谢调控机制 ,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一带有基础性研究的内容 ,对于以酵母为生产菌的谷胱甘肽的生产 ,或是酵母的其他工业化生产 ,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23.
结合实例介绍一种基于电子版X光片,借助于电子邮件、Windows系统、AutoCAD软件实现个性化人工假体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4.
细菌生物膜对医学的影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不是细菌细胞随意堆积的结果,而是细菌相互协调构成的具有高度分化结构的群体。细菌从浮游的生长状态到形成成长生物膜模式,涉及到多种相互交错的信号传导通路。通过各种信号传导系统,细菌来协调其生理活动,以趋利避害。细菌数量阈值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细菌信号传导系统,  相似文献   
925.
酵母细胞破碎方法对S-腺苷-L-蛋氨酸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酵母释放S-腺苷-L-蛋氨酸(SAM)的影响及雷氏盐沉淀分离SAM的影响。结果表 明,用乙酸乙酯处理细胞,再利用0.35moL·L-1硫酸破壁可以使90%以上的SAM从酵母内释放出来,该方法对其它的干扰物 质释放量少,而且能较好地保持SAM的稳定性,有利于SAM的分离和纯化;采用雷氏盐对SAM进行沉淀分离,能有效保持 SAM的稳定性,简化了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26.
F43Y及I354M,L358F定点突变对植酸酶热稳定性及酶活性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组酵母PPNPm8的植酸酶phyAm基因进行PCR介导的定点突变,即将植酸酶43位的苯丙氨酸替换为酪氨酸(F43Y),将其354、358位的异亮氨酸、亮氨酸分别替换为甲硫氨酸和苯丙氨酸(I354M,L358F),得到了2个突变体PPNPm-1(F43Y)及PPNPm-2(I354M,L358F).含突变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kphyAm-1,pPIC9kphyAm-2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酶活性测定及热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PPNPm-1最适反应温度比未突变体PPNPm8上升了3℃,75℃处理10min,热稳定性提高15%,比活力提高11%;PPNPm-2最适反应温度未改变,热稳定性比PPNPm8仅提高3%,比活力降低6.5%.对突变前后的植酸酶空间结构进行比较预测,发现突变氨基酸Tyr43与空间位置相邻的Asn416之间形成氢键,增强了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7.
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目前已知的惟一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源物,是一种新型的金属羧肽酶,很多特性与ACE截然不同.ACE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调节心脏功能和机体血压.最近ACE2被鉴定为SARS病毒的功能受体.ACE2已经成为目前药物研发的新靶点.对ACE2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有待进-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8.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策略,载体发展情况及其表达外源基因的影响因素.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基因工程、药物开发、疫苗生产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效率高,表达产物与天然产物有相似的结构和活性,且对人畜无害,为当今基因工程研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929.
生殖细胞缺陷症(gcd)小鼠突变体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不育突变小鼠,FancL(也叫Pog)的缺失是产生god突变小鼠的原因。FANCL是一种含有PHD结构域的泛素E3连接酶,是Fanconi贫血复合物中的组分之一。在生殖细胞中,FANCL与GGN1和GGN3相互作用,而GGN1和GGN3蛋白的功能还不清楚。为了研究GGN3的功能,揭示更多的参与该过程的蛋白质,运用Clontech公司新开发的第三套酵母双杂交系统以GGN3为诱饵从成年小鼠睾丸cDNA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发现了一个精子生成期间在睾丸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Ggnbp2,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Ggnbp2编码的蛋白质产物GGNBP2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与GGN3特异相互作用。通过构建突变体,确定了GGNBP2蛋白与GGN3相互作用的区域。以上结果为揭示GGN3和GGNBP2在生殖发育中的功能、丰富生殖细胞发育的蛋白调控网络及其调控规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0.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hPRB)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以hPRB不同结构域为诱饵,筛选人乳腺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X—α—Gal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克隆。最终以AF1-DBD结构域作为诱饵最终筛出了1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个克隆所编码的蛋白为PIAS3(活化的STAT3的蛋白抑制剂)。结果表明,孕激素受体可以和PIAS3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参与乳腺癌的生长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