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现代全球定位(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对四川省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精确定位和详尽地调查,基本掌握其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濒危状况等信息,并针对目前珍稀濒危植物的受威状况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2.
伊犁沙虎的骨骼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彬  王跃招 《四川动物》2001,20(4):205-209
本文研究了伊犁沙虎(Teratoscincus scincus)的骨骼系统,对其各部分骨骼的形成、形态和位置作了详细的描述,为沙虎属的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骨骼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3.
虎斑游蛇咬伤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桂波  林晓平  刘海峰 《蛇志》2001,13(2):31-31
虎斑游蛇是常见的蛇种之一 ,一直被认为是“无毒蛇”,去年我院曾收治 1例被该蛇咬伤引起全程肉眼血尿 ,肢体远端多处皮下出血的病例 ,经治疗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50岁 ,农民。于 1 999年 1 0月 1 4日在田间劳作时 ,捕得 1条约 30 0 g重的“无毒蛇”持于手上与另两人一起逗耍 ,不想激怒该蛇 ,被其咬伤右手示指中节背侧 ,当时除感到被咬伤部位有轻度的疼痛外 ,无其他不适 ,未作任何处理。1 5日、 1 6日感困倦、乏力 ,1 7日开始出现全程肉眼血尿 ,四肢远端及腰部多处散在出血点 ,并逐渐加重。 1 0月 1 9日到我院就…  相似文献   
94.
本文首次报道中红侧沟茧蜂 (Microplitismediator)雌蜂卵巢中存在多分DNA病毒 (MicroplitismediatorPlolyd navirus,MmPDV) ,初步研究了MmPDV形态和基本生理生化特征。利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纯化了MmPDV粒子 ,电镜负染显示PDV粒子分三段 ,带有一明显的尾部结构 ,大小约为 130× 35nm ;SDS PAGE电泳条带较多 ,至少可以分辨出 2 6个电泳条带 ,表明病毒粒子衣壳蛋白复杂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MmPDV基因组至少由大小不同、丰度不等的 14个DNA分子组成 ,用 6种内切酶 (EcoRI,HindIII,BssHII,PstI,BamHI,BglI)酶切MmPDV基因组后 ,估算出MmPDV基因组大小约为 10 8kb。用雌蜂输卵管萼液注射小地老虎幼虫 ,注射后的小地老虎体重和龄期发育动态表明 ,MmPDV具有抑制寄主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5.
中国沟顶叶蝉亚科四新种(同翅目:叶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我国叶蝉科沟顶叶蝉亚科4新种:对突卡沟叶蝉Carvaka bigeminata sp.nov;双齿管茎叶蝉Fistulatus bidentatus spnov;黄脉管茎叶蝉Fistulatus luteolus sp.nov。和波缘阔颈叶蝉Drabescoides undomarginata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6.
陈慧丽  计翔 《生态学报》2002,22(11):1852-1858
用恒温(24、27、30和33C)和波动温度(平均26.1C,范围20.1—32.7C)孵化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卵,检测热环境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的影响。孵化热环境显著影响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胚胎畸形率,对孵出幼体性别无显著影响。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而缩短,24、27、30和33C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45.0、32.7、27.3和26.0d,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为37.9d。33C孵化成功率最低(16.7%),胚胎畸形率最高(100%)。孵出幼体总性比(雌性/雄性=0.6)不显著偏离1:1。孵出幼体的尾长显示两性异形,雄性尾长大于雌性;其它被检幼体特征无显著的两性差异。24、27和30C以及波动温度孵出幼体的所有被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33C孵出幼体的体重和个体大小小于其它热环境中孵出的幼体,并特征性地具有较小的躯干、较大的剩余卵黄。33C中胚胎发育的能耗显著大于其它热环境中胚胎发育的能耗。33(‘孵出幼体的灰分含量较低,但孵出卵卵壳较重。33C孵出幼体不能运动;其它热环境中孵出的幼体在跑道上表现良好,这些幼体的不问断运动的最大距离、每分钟运动距离和每分钟停顿次数无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持续将虎斑颈槽蛇卵暴露在33C条件下不利于该种胚胎发育并可能对胚胎具有致死性影响,波动温度孵卵有利于拓宽存活孵化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7.
介绍原尾蜥虎的生境,摄食,冬眠,鸣叫,断尾及繁殖等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98.
采用从山苍籽油分离出的柠檬醛作为抗菌药物,产毒和无毒的黄曲霉细胞(Aspergillus flavus cell, AFC)作为药物作用的靶,以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法对被该醛所损伤的AFC进行图像捕获,测定受损伤后细胞内吸收光谱、截面积、周长、长轴长及短轴长所发生的变化。发现在410nm和665nm处产毒AFC存在特征吸收峰,受该醛损伤后产毒和无毒AFC的吸收光谱波峰均发生迁移,且峰面积增大;截面积等4类形态参数的数值随柠檬醛浓度升高而减少;为质膜物理化学及细胞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表明柠檬醛不仅破坏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而且使细胞质膜结构改变并进入细胞,与靶分子及靶细胞器作用而引发一系列新的生理生化现象的出现。实现对活态细胞受药物作用后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动态变化的快速、实时、在位的测定,对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胞并使其发生形态结构及靶分子的变化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参数,在药物抗菌理论及方法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对皖南和赣北早奥陶世早特马道克期的Staurograptus重新研究表明,该属具有原始枝末端正分推迟、分支级数缩减和笔石枝密度降低的演化趋势,而代表不同演化阶段的三个种类,即Staurograptus dichotomus Emmons,S.apertus Ruedemann和S.hyperboreus Obut et Sobolevskaya,构成了该属基本的系统发育谱系。种群分析进一步显示,其主要性状变异范围尽管较宽但趋于正态分布的S.dichotomus,可能包含了除S.apertus和S.hyperboreus之外的所有已知Staurograptus的异名种类。  相似文献   
100.
秦启联 《生物学通报》2003,38(2):12-12,F003
中红侧沟茧蜂 (Microplitis mediator)同蜜蜂、胡蜂和蚂蚁等昆虫同属于膜翅目昆虫 ,但它过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是棉铃虫、粘虫等大害虫肝里的“蛔虫”,是过着拟寄生生活的寄生蜂。也许你有在棉田附近踏青的经验 ,你的注意力或许会被眼前 1个飞舞的蚂蚁所吸引 ,那可能并不是 1只会飞的蚂蚁 ,很可能是 1只刚从茧中蜕变出来的中红侧沟茧蜂。这只雌性的寄生蜂只有 3mm,有 1对很显眼的长触角 ,体色淡黄 ,姿态优美。吮吸花蜜 ,这是它成年生活的惟一食物和饮料。与此同时 ,它也在散放着召唤异性的信息——性信息素 ,在不远处有 1只同它一样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