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实验报导了超剂量Gd—DTPA近心静脉注射可引起大鼠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包括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变慢、心率变慢、血压波动、颈动脉波图改变,以及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制备携抗MUCI单克隆抗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并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将小鼠抗MUCI单克隆抗体与超声造影剂微泡相结合,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其粒径,形态及结合率。体外培养小鼠EMT6细胞,将其与靶向微泡相混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粘附能力。结果:扫描电镜下显示携抗MUCI单克隆抗体造影剂微泡呈规则球体形态,平均粒径2.88±1.34μm,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抗MUC1单克隆抗体可结合至超声造影剂微泡表面,其结合率为77.3±10.4%,靶向造影剂粘附体外培养细胞比例为79.2±13.2%。结论:成功制备携抗MUCI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微泡,并且能很好的识别粘附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宴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 Vue后,对45(男24、女21)例肝肿瘤患者(共63个病灶),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录像资料进行回放、分析诊断,与基础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病理证实。结果:基础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7.3%和96.8%,最大径小于1.0cm的肿瘤,基础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是41.7%和83.3%。基础超声有52.4%(33/63)的肿瘤边界显示不清晰,实时超声造影有6.3%(4/63)的肿瘤边界显示不清。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基础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住确性分别是51.4%、66.7%和56.4%;实时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3%,94.4%和95.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在发现肿瘤数目、大小、边界较基础超声提供的信息多,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性质鉴别优于基础超声。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剂介导SHP2(Src homology phosphatase 2)酪氨酸磷酸酶真核表达(pcDNA3.1SHP2)载体在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细胞中的转染,观察SHP2过表达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初探。方法分别于接种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6孔板中每孔加入200μL造影剂和5μL脂质体,以诊断超声剂量辐照60 s,细胞转染48 h后,Western-blot检测细胞转染前后SHP2及P38蛋白表达量的变化;MTT、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系统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转染组与未转染组比较,转染SHP2真核表达载体后,LLC中SHP2和磷酸化P38表达明显上调;LLC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结论 SHP2过表达可提高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初步证实SHP2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系统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联合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锁骨上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例锁骨上皮瓣术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进行CTA和CEUS联合检查以观察锁骨上动脉穿支解剖变异及走行,应用于锁骨上皮瓣术前的辅助设计,评估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的锁骨上动脉来源于颈横动脉,其中5例(33.33%)来自甲状颈干,10例(66.67%)来自锁骨下动脉。CTA检查中,10例识别出右锁骨上动脉,血管平均长度为(38.25±11.08)mm,血管平均直径(1.52±0.45)mm;13例确定了左锁骨上动脉,血管平均长度为(38.14±11.05)mm,血管平均直径(1.52±0.51)mm。CEUS检查的15个皮瓣中,发现27个胸锁骨上动脉的胸廓分支(TBSA),平均口径为(0.8±0.2)mm,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11.95±2.08)cm/s。所有病例(100%)术中观察皮瓣血管数量、走形等情况与术前影像学相一致的手术结果。与造影剂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无进一步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将CTA和CEUS相结合用于锁骨上皮瓣术前的辅助设计,可互为补充,尤其适用于锁骨上皮瓣(SCF)存在血管解剖变异而且管径细小的皮瓣术前设计。  相似文献   
36.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4):247-247
2007年11月21日,东芝美国医疗系统公司推出了一种不用造影剂进行血管显像的(Time and Space An- giographv,TSA)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东芝称TSA技术的推出是在不用造影剂的情况下获得磁共振动态血流成像能力,在评价血液动力学流速、功能评价和血管结构显像上非常有用。该项技术是在东芝磁共振成像Time-SLIP技术基础发展的,特别适合于有循环系统疾病和肾脏循环障碍的病人。对于脑卒中病人TSA能对灌注受损部位清晰显像。该技术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连续变化的脉冲反向谐波显像能力,其动态图像能够显示出血液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37.
超声造影用于肾移植术后监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准确地诊断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与移植肾存活率密切相关.本文对超声造影剂及超声造影在肾移植术后发生的移植肾动脉狭窄、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并发症的监测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基波超声对37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进行检查,并进行超声造影。结果基波超声37例呈稍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其中4例(10.8%)病灶中心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低回声,血供丰富。超声造影提示动脉期37例(100%)高增强,其中7例(18.9%)可见特征性轮辐状增强。门脉期30例(81.1%)呈高增强,7例(18.9%)呈稍高或等增强。实质期20例(54.1%)呈高增强,17例(45.9%)呈等增强。结论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造影能提高对FNH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野生型P53质粒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最优参数及转染效率,为外源性基因的高效定向转移奠定基础,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将培养的HeLa细胞分别给予超声时间10 s,30 s,60 s,超声强度0.5,0.75,1 W/cm2的组合辐照,以筛选出对HeLa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的参数组合,再在筛选出的条件下将P53转染入HeLa细胞,24~48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将优化的超声条件用于下步转染,试验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质粒组、质粒+微泡组、质粒+超声组、质粒+微泡+超声组,用RT-PCR分析各组转染情况.结果显示:当超声条件为0.5 W/cm2,30 s时,P53在HeLa细胞的转染率较其他试验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联合微泡可促进野生型P53质粒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单独超声辐照有较弱的促转染作用.因此,适当的微泡浓度在优化的超声条件下能有效的提高P53质粒在HeLa细胞中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40.
聚谷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聚合物,具有强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等特性,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生物材料。聚谷氨酸作为药物载体、疫苗佐剂、医用粘合剂和组织工程材料等应用于医药领域时,可表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低的生物毒性,可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可有效提高药效,改善药物或材料的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聚谷氨酸在医药领域的的应用,为下一步的研究和商业化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