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0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6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以平均体质量为(2.00±0.56) g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 Taiwan)幼鱼为研究对象, 探究氨氮胁迫浓度为0、3.5、6.0、10.4和18.0 mg/L时台湾泥鳅幼鱼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经过56d的氨氮胁迫试验结果显示: 台湾泥鳅终末体质量(WF)、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各组之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10.4和18.0 mg/L处理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和鳃Na+K+-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8.0 mg/L处理组肝脏溶菌酶(LZM)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切片结果显示, 氨氮处理组幼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鳃组织损伤, 表现为鳃小片短小、上皮细胞水肿、细胞空泡化、上皮细胞坏死和脱落; 肝组织则表现为肝血窦扩张、细胞轮廓模糊、细胞水样变性、细胞核偏移和细胞核溶解; 且两种组织中其病变区域随着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大。上述结果表明, 氨氮胁迫对台湾泥鳅幼鱼的生长和免疫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鳃和肝组织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32.
李涵博  丛鑫  段招军 《病毒学报》2021,37(6):1310-1316
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引起全球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s antigens,HBGAs)是NoVs黏附因子(受体),能促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NoVs主要衣壳蛋白突出(Protruding,P)区是与HBGAs结合的关键结构域.本研究构建了非流行毒株GII.26型NoVsP区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亲和层析纯化P蛋白,人鼻病毒的3C蛋白酶去掉GST标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探索P蛋白与HBGAs相互作用的特点,借助同源结构模拟以及结构重叠分析其与相应糖分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对接位点.结果 表明,P蛋白可与包括A型、B型、AB型、O型和非分泌型的215种唾液中的大部分发生结合,但只与19种寡糖中的H双糖结合;模拟的GII.26P单体的空间构象与GII.17类似,可通过糖结合位点的5个氨基酸与H双糖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阐明了GII.26 P蛋白与HBGAs的结合特征及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GII.26 NoVs可能的流行趋势及研发潜在抗病毒药物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3.
候选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是其在开发过程中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药物评价所采用的动物模型存在种属差异、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因此,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和生物打印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体外心脏组织模型的构建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本文追踪体外心脏模型构建的起源与发展,综述模型所利用的心肌细胞来源以及二维、三维模型构建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着重阐述心肌组织模型血管化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体外心肌组织模型在药物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观察健康志愿者不同功率递增速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核心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在一周内不同工作天随机完成中等适度程度(30 W/min)及比较低(10 W/min)和比较高(60 W/min)3种不同功率递增速率CPET。按标准方法比较12名志愿者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核心指标:无氧阈(AT)、单位功率摄氧量(ΔVO2/ΔWR)、摄氧通气有效性峰值平台(OUEP)、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平均90 s最低值(Lowest VE/ VC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 VCO2 Slope)及截距(intercept)和无氧阈时的摄氧通气效率值(VO2/ VE@AT)和无氧阈时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值(VE/ VCO2@AT)。对三组不同功率递增速率下各个指标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中等适度功率递增速率组与比较低和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组相比摄氧通气有效性峰值平台(42.22±4.76 vs 39.54±3.30 vs 39.29±4.29)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平均90 s最小值(24.13±2.88 vs 25.60±2.08 vs 26.06±3.05)明显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低、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组与中等适度功率递增速率组相比,单位功率摄氧量显著升高和降低((8.45±0.66 vs 10.04±0.58 vs 7.16±0.60)ml/(min·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氧阈值没有发生明显改变((0.87±0.19 vs 0.87±0.19 vs 0.89±0.19)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较低、比较高功率递增速率可以明显改变摄氧通气有效性、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有效性、单位功率摄氧量等CPET亚极限运动相关指标;选择比较低和比较高的功率递增速率和适度功率递增速率CPET相比明显降低了健康个体的摄氧通气有效性和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有效性。CPET规范化操作要求选择适合受试者的功率递增速率,这样得到的CPET亚极限相关指标才最能反应受试者的真实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5.
1985年 Bert L.Vallee等发现血管生成素,并明确其基因和蛋白质序列1986年 明确血管生成素属于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1987年 明确血管生成素在细胞系、人体正常和肿瘤组织中mRNA的丰度重组表达血管生成素蛋白。  相似文献   
136.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及对肺动态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0例ALI/ARDS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通气(CMV)模式联合PS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HFOV模式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肺动态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氮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4 h、48 h时,观察组肺动态顺应性及PaO2、OI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时,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颅内出血、气漏、呼吸道感染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LI/ARDS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动态顺应性,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恢复,且可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n=42)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与神经节苷脂钠组,每组14只小鼠。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g/kg氟西汀与10 mg/kg神经节苷脂钠、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持续28 d。结果: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给药第7 d、14 d、28 d的逃避潜伏期、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低于模型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高于模型组(P<0.05),神经节苷脂钠组与氟西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给药第28 d的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BCL2-Associated X(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脑卒中相对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神经节苷脂钠组与氟西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应用能促进恢复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抑制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凋亡,降低脑卒中面积。  相似文献   
138.
为了研究鸡FOXL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广西麻鸡FOXL2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了其突变位点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和进化距离,以及在高产组和低产组母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表明:广西麻鸡FOXL2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918 bp,共编码305个氨基酸,存在一处错义突变和两处同义突变.通过物种间的同源性分析显示,广西麻鸡FOXL2基因与原鸡(Gallus gallus)、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野鸽(Columba livia)、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的同源性分别为99.7%、98.8%、95.1%、92.0%、75.7%、75.5%.通过种间进化树分析表明,广西麻鸡与原鸡(Gallus gallus)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小鼠(Mus musculus)的亲缘关系最远.FOXL2在高低产蛋量鸡卵巢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OXL2基因在高产蛋组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蛋组中的表达量(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鸡FOXL2的序列相对较保守,对卵巢功能的维持和提高产蛋量具有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9.
聚多巴胺作为贻贝的仿生材料,可由多巴胺在碱性环境中自发形成。由于其较好的黏附特性以及组织相容性,在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多巴胺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既可以保护材料免受强氧化剂、酸碱等外界的侵蚀,也可以通过表面改性赋予材料新的功能,使其在各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对聚多巴胺的制备原理、生物性能,以及近年来在组织工程领域(骨组织、软骨组织、硬脑膜组织、血管组织、耳组织)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聚多巴胺作为组织工程黏附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关节软骨损伤后的自我修复是医学界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难题。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精准的分配载细胞生物材料,构建复杂的三维活体组织,在优化软骨缺损修复组织的内部结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上有很大优势,因此近年来成为软骨修复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软骨生物3D生物打印的最新进展,包括软骨生物打印“墨水”材料的选择、种子细胞的来源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此外,还阐述了3D生物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学应用上的部分局限性,并对其在软骨修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