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NMDA受体和长时程增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突触可塑性形式——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中的作用及该受体被激活后的细胞内级联反应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利用拮抗剂技术和基因敲除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就LTP的诱导和维持方面获得了一些进展.已获得的这些研究结果为LTP的突触前及突触后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董新文 《动物学研究》1985,6(4):319-328
本实验应用Nissl法、单胺荧光组织化学法和逆行荧光标记与单胺荧光组织化学结合技术对大白鼠中缝背核的组织结构及其向尾壳核(CP)复合体的定位投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缝背核(NRD)可分为五个细胞群:尾侧细胞群、背内侧细胞群、腹内侧细胞群、外侧细胞群和前侧细胞群;大量的5-羟色胺细胞分布于NRD的各个细胞群,少量儿茶酚胺(CA)细胞只见于外侧细胞区。在CP复合体注射逆行荧光化合物快兰(Fast Blue 253/50以下简称FB)之后,中缝背核内出现不少FB标记的5—HT细胞,这些投射于CP复合体的细胞主要位于背内侧细胞群和腹内侧细胞群。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RD的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猫胸髓中单胺能神经末梢与呼、吸运动神经元的联系。用逆行荧光染料或HRP 处理肋间神经的呼支或吸支,标记胸髓呼、吸运动神经元。4只猫用逆行荧光染料 PI和单胺荧光组化结合,看到胸髓中下行的5-HT 能和 NA 能神经末梢与呼、吸运动神经元胞体、树突紧密地接触。2只猫用 HRP 和电镜结合,观察到被 HRP 标记的呼、吸运动神经元(主要是树突)上有大量突触分布。在这些突触的突触前终扣内,除大量透亮囊泡外,还有一些颗粒囊泡。这些结果表明:猫胸髓中下行的单胺能末梢与呼、吸运动神经元存在突触联系。它暗示,猫肋间呼、吸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可能接受单胺能神经递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以逆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丘脑束旁核(PF)和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PVH-AHA)之间的神经连接。在 PVH-AHA 观察了150个神经元对 PF 刺激的反应。其中,7个单位发生逆行反应,42个单位发生顺行反应,101个单位没有反应。逆行反应的潜伏期为10—12ms,传导速度约0.4m/s.顺行刺激和逆行刺激的结果表明 PF 与 PVH-AHA 之间存在着交互连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移植术式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5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面积、深度分别选择腓肠神经营养皮(肌)瓣、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局部旋转皮(肌)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移植皮瓣中,1处移植失败(坏死面积>1/2),2处皮瓣远端1-2.5cm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余患者皮瓣均成活。从皮瓣成活的优良率和出血量上对比,三组间无明显差别,从手术时间上对比,局部旋转皮(肌)瓣组优于另两组(P<0.05)。结论: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根据皮损形态选择适当的皮瓣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Zhang CW  Li ZC  Li L  Zheng Y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21(4):397-400,i0010
目的:探讨人源性神经营养素-6对受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为全面了解人源性NT-6的神经生物学特性以及为临床上退行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和切断一侧面神经后引起面运动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实验组;实验组又根据面肌内注射物的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人源性NT-6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饲养两周后,取脑干切片,行尼氏染色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人源性NT-6对逆行溃变的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NT-6实验组面神经核尼氏染色的强度值和面神经核内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结论:人源性NT-6对由于轴突损伤引起逆行溃变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主要因肝脏病变而引起门静脉系统循环异常为主要特点的病症,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对预防有中、重度静脉曲张的患者首次静脉曲张出血均具有各自的优势,气囊阻断经静脉逆行栓塞术对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的具有良好疗效,部分性脾栓塞术已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血液病的最主要非手术治疗措施,外科治疗方面联合手术的优势已经逐步体现出来,但门静脉高压症最根本的治疗措施仍是肝移植.但选择何种方式治疗,仍要根据患者肝功能状况及病情变化而定,本文将就门静脉高压治疗现状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详细记述了急流水螨科Torrenticolidae急流水螨属Torrenticola 2新纪录种:半色急流水螨Torrenticola semicolor Viets,1977和长基急流水螨Torrenticola alargada Goldschmidt,2007。半色急流水螨若螨为首次记述,对2新纪录种雄螨射精复合体的描述亦为中国急流水螨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择期ERCP治疗的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取石效果、手术前后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为(37.90±4.21)min、术中出血量(10.86±1.29)mL、术后通气时间(4.38±0.65)d、切口疼痛时间(1.02±0.12)d、住院时间(8.62±0.96)d、手术成功率为97.56%(160/164)、一次取净结石率为95.73%(157/164)、二次取净结石率为1.82%(3/164)。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5例、胆管炎1例、出血6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结论:ERCP术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积极预防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单侧骨皮质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股骨髁上骨不连,均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单侧骨皮质钢板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25例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4~8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单侧骨皮质钢板固定后骨折端可获得坚强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