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8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480篇 |
专业分类
16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246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 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高山和极地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所以高山地区(特别是树木分布线以上区域)和极地地区通常被认为是陆地上最为极端的生境之一,但是高山和极地区域却也拥有众多极具价值的生物资源。因此自1896年以来,作为生物进化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高山和极地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机制和策略一直倍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以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等学科资料,分析了高山和北极植物的特有生活型,并认为它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机制。通过对全球主要高山和极地植物生长地的局部气候特点的分析,作者肯定了植物的特化适应现象与极端环境各因素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植物夜间液流的发生、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夜间液流是指在夜间通过植物根、茎、叶的液流量。通过对不同物种、生境条件和生态系统的野外观测,发现植物普遍存在夜间液流现象。阐述了夜间液流的大小和组成,并从夜间液流的生理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水文效应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夜间液流占到全天液流量的比例一般为5%—20%。夜间液流包括夜间的茎干补水和夜间的蒸腾作用两个过程,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或技术将两个过程区分开来。虽然总体上夜间液流占全天液流量的比例较少,但是夜间液流的储水作用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夜间储水作用提高了夜间茎干水势,减少了木质部栓塞化的形成,加强了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而蒸腾作用在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运输,以及水力提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影响夜间液流的因素较多,气象因素是主要的环境驱动因子,而土壤水分对夜间液流的影响与生境有关;夜间液流还受到物种和生境条件的影响。由于夜间液流的发生,对不同尺度的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夜间液流与植物生理过程的关系,定量评估夜间液流对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深入研究夜间液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4.
持续干旱下沙地樟子松幼苗C、N、P化学计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沙地樟子松幼苗在干旱胁迫过程中C、N和P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分配特征,通过盆栽试验,对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进行自然干旱处理,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田间持水量的60%、40%、30%和20%时,测定各器官(当年生叶、一年生叶、茎、粗根和细根)的C、N和P含量。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过程中,沙地樟子松幼苗N、P含量及C∶P和N∶P变异系数在粗根中最大,C含量变异系数在细根中最大; C、P含量及C∶P变异系数在一年生叶中最小,N含量和C∶N变异系数在当年生叶中最小,N∶P变异系数在茎中最小。随着田间持水量下降,C含量在当年生叶中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在一年生叶、茎和粗根中先升高后降低,在细根中先下降后上升; N含量在当年生叶中先下降后上升,在一年生叶、茎和粗根中下降,在细根中先降低再升高后降低; P含量在当年生叶中上升,在一年生叶、茎、粗根和细根中先下降后上升; C∶N在一年生叶、茎、粗根和细根中增加,C∶P在当年生叶中下降,各器官N∶P均降低。相同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紧密相关,而不同元素间相关性较差。因此,随着干旱加剧,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受N限制逐渐增强,N利用效率提高,各元素在叶和茎中稳定性高于...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主要是啮齿动物)的几个主要领域(方向)的研究进展,如
对环境的适应和瘦素的生理功能。根据国际发展动态,对未来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对环境的适应和瘦素的生理功能。根据国际发展动态,对未来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3种ECM水平.实验分成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又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组、临床肾病CDN组).用直线相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HA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C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o糖尿病惠者血清cⅣ、L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Subhash RAJPUROHIT Ravi PARKASH Seema RAMNIWAS 《昆虫学报》2008,51(3):328-335
在长时间尺度上研究环境变化条件下的种群动态,有助于确定不同物种如何对新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做出反应。采纳类似的采集方法在相同的地点,分别于1961-1962年和2003-2004年在西喜马拉雅地区对果蝇种类进行了两次野外调查,对两次调查获得的种类的相对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进行了比较。最近50年的气象数据显示西喜马拉雅平均气温(Tave)发生了显著变化,对该地区的果蝇种类组成及分布界限产生了影响。本研究发现在低海拔的地带Drosophila nepalensis及其他一些冷适应种类的数量明显下降;而Drosophila ananassae及其他一些暖适应种类则进入了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带。D. nepalensis的丰富度与所调查地点的平均气温负相关(r = -0.93±0.03),而对于D. ananassaez则是相反趋势(r=0.90±0.05)。据此认为长期(42年)的气候变化已对西喜马拉雅地区的果蝇种类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九种沙生灌木水分关系参数的实验测定及生态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董学军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7):657-664
以压力-容积(PV)技术测定了毛乌素沙地9种灌木的水分关系参数,结果表明:沙生及荒漠灌木水分关系参数有较大的变异性,并且有些参数对不同灌木的生态适应性具有一定指示意义。两种荒漠灌木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及霸王(Zygophyllumxonthoxylon(Bge.)Maxim)具有很强的干旱适应性,其它的多数沙灌生灌木则表现多样的适应性,沙柳(Salixpsamm 相似文献
109.
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紫茎泽兰入侵不同海拔生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 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 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10.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7,(11):I0001-I0001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体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中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和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新发传染病有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图1)。在最近30年的新发传染病中的病原体多达30多种,其中四分之三与野生动物有关。这些人和动物共患病之所以一直层出不穷,主要是因为动物本身有自己广泛的病原群,人同动物密切接触(猎食,宠物,皮毛或入药)可以直接造成人的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