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0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地球生物圈75%以上的环境温度常年低于5℃,在这种低温环境中栖息着多种适应低温的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低温微生物从细胞到分子水平形成一套独特的低温环境适应机制,而通过增加细胞膜膜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来维持低温条件下最佳的细胞膜流动性是其中的一种。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微生物低温生长、细胞膜流动性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和表达水平的影响来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微生物低温适应性的关系,总结多不饱和脂肪酸低温合成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信号分子ppGpp与微生物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能感知环境胁迫信号,通过触发严谨反应对生长速率进行调节,并通过一系列代谢调控,使细胞能在不利环境中生存。高度磷酸化的鸟苷四/五磷酸ppGpp/pppGpp(文中以ppGpp统称)作为信号分子对微生物生理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至今仍是微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ppGpp对于微生物适应高温、高压等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综述了信号分子ppGpp合成降解机制及其调控微生物适应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状况以及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夫妻关系对社会适应性的预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抽取452名12-18岁的中学生,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两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①夫妻交流(β=0.098,P<0.05)、情感温暖(β=0.266,P<0.001)、沟通(β=-0.240,P<0.001)对青少年的心理优越感有显著的预测力;②情感温暖( β=0.211,P<0.001)、沟通(β=-0.177,P<0.05)对青少年的心理能量有显著的预测力;③情感温暖(β=0.171,P<0.01)、问题解决(β=-0.125,P<0.05)、角色(β=-0.133,P<0.05)对青少年的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力;④夫妻交流(β=0.130,P<0.01)、解决冲突的方式(β=-0.102,P<0.05)、过度保护(β=-0.172,P<0.001)、情感温暖(β=0.167,P<0.01)、问题解决(β=-0.116,P<0.05)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力.结论: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预测力最大.  相似文献   
74.
树突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能高效摄取、加工并呈递抗原给T细胞,同时上调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为T细胞激活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近年来对DC表面标记的研究揭示了更为细致的DC亚群分类,也推动了不同亚群DC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DC启动免疫应答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激活,清除病原体;另一方面又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导致免疫耐受.DC在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同时,还可能因捕获、传递入侵的病毒而促进某些病毒感染.DC因其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而成为研究免疫应答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5.
新书介绍     
《生物产业技术》2012,(5):87-87
细胞自噬是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使细胞在饥饿和其他形式的胁迫期间能够自动消化其自身的胞质成分。目前自噬在感染、免疫、衰老、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生物学中的作用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有关自噬的基础知识,重点描述了自噬在免疫中的功能以及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病原体为抵抗自噬所使用的对抗机制,同时还提供了自噬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6.
为了明确地枫皮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石灰岩山顶和山腰疏林间两种环境下生长的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对地枫皮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并评价了叶片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地枫皮根中次生维管组织发达,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明显。老茎的次生构造中,皮层贮藏物质丰富,内有大的石细胞群,韧皮射线和木射线明显;而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在叶片横切面观上,叶为异面叶,表皮细胞一层,上表皮无气孔分布,主脉中薄壁细胞中分散有石细胞。叶片解剖结构显示,随海拔高度上升,地枫皮趋向于旱生植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叶片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加厚,栅海比增加、海绵组织排列由紧密变疏松。另外,根皮、茎皮和叶肉中都分布有大量油细胞。  相似文献   
77.
《植物生态学报》2008,32(1):235-236
植声:中国水韭属(Isoetes)植物的浙江松阳居群曾被作为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然而,最近的研究已显示这个居群的水韭属植物是一个新的物种--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其研究结果已于2005年发表在Novon上(Liu et al.,2005).作者依然将松阳居群作为中华水韭处理,其结果也就和以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陈进明等,2004)相似,即松阳居群和其它中华水韭居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不是居群间的差异而是种间的差异,或者说作者在基本的类群和居群的选择上是错误的,因此,作者在此基础上的实验分析、结果及讨论就不再合理.  相似文献   
78.
中国海岸沙生植被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海岸沙生植被的分布、生境、组成、演替、适应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海岸沙生植被的研究现状,以引起人们对海岸植被尤其是海岸沙生植被的关注.  相似文献   
79.
Weight-bearing bone is constantly adapting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mechanical environments. Loading through routine exercises stimulates bone formation and prevents bone loss, but unloading through bed rest and cast immobilization as well as exposure to weightlessness during spaceflight reduces its mass and strength.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unloading-driven bone adaptation, ground-based in vitro and in vivo analyses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rotating cell culturing and hindlimb suspension. Focusing on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in osteoblasts and hindlimb suspension studies, this minireview introduces our recent understanding on bone homeostasis under weightlessness in space. Most of the existing data indicate that unloading has the opposite effects to loading through common signaling pathways. However, a question remains as to whether any pathway unique to unloading (and not to loading) may exist.  相似文献   
80.
长时间应用阿片类制剂如吗啡、海洛因等会诱发脑的适应性改变,从而出现药物成瘾或依赖。以往研究显示,阿片成瘾在许多方面与学习记忆过程类似,相关学者认为是学习的一种异化形式,而这一异化行为的形成是脑内某一记忆系统非适应性回归介导的。另一方面,长时间应用阿片本身也会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