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45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房继明  孙儒泳 《动物学报》1995,41(2):141-148
通过对两个肥满度指标的理论和生物学意义分析,以及对布氏田鼠肥满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讨论,认为描述动物的肥满度时,重长指标KWL优于指标K。两指标的最大差别是成体的KWL值大于幼体,而成体的K值小于幼体。布氏田鼠肥满度没有性别差异;有异著的年龄差异,成体鼠的肥满度高于幼鼠;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鼠种群春季肥满度最高,夏季降低,秋季回升;有显著的年际变化,高数量年的肥满度高于低数量年。  相似文献   
42.
张霞  景翔  周光才  包颖 《植物学报》1983,54(3):343-349
淀粉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在储藏能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GBSS)与直链淀粉的合成息息相关。尽管该酶的编码基因已在许多栽培植物中被分离和确定, 但有关它们在作物野生近缘种中的序列分歧和表达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研究以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研究对象, 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GBSS编码基因的序列特点、与其它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以及在叶和种子中的表达情况。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该酶在禾本科植物中分别由GBSSIGBSSII基因编码。在药用野生稻中, 这2种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2%, 并且它们在不同器官内呈现时空分化表达, 其中GBSSI在种子中超强表达, GBSSII则主要在叶片表达。  相似文献   
43.
数字图像处理法确定林带疏透度随机误差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在分析以数字图像处理为测定法确定林带疏透度误差来源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随机误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带整体疏透度的机误方差小于其冠部和干部的较大者;所研究的各类型林带各部位疏透度随机误差均遵从正态分布;林带整体疏透度随机误差的分布与树种和带内配置无关;北京杨、双阳快杨和其它类杂交杨的矩形或品字形配置林带各自冠部与干部疏透度机误方差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乡土杨林带干部的显著大于冠部的。本文还分别各类型林带的各部位确定了由林带疏透度测定值估计其总体实际值的随机误差限,并讨论了在测定林带疏透度过程中据该误差限计算样本量和划定测定范围的应用意义。最后总结提出:以增加测定同一林带不同样段像片数限定随机误差,通过模型计算订正疏透度测定值中的投影误差和影缩误差确定林带疏透度是建立完善的“数字图像处理法确定林带疏透度”新方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4.
用基因定点诱变技术,删除了pO_1α ANF表达质粒中的33对碱基,使人α型心钠素结构基因直接与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质粒pIN-Ⅲ-OmPA中的信号肽酶切位点编码区相连,构成天然人α型心钠素的表达质粒pANF,在IPTG诱导下表达28肽的天然人α型心钠素。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具有天然心钠素的放免活性和很强的舒张血管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5.
大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土壤水分胁迫使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系)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鲁豆四号”降低的幅度大于小粒大豆品系“7605”。在相同的叶水势下,“7605”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鲁豆四号”,但“7605”气孔随水势下降而关闭的速率大于“鲁豆四号”。水分胁迫使叶片温度升高,“7605”比“鲁豆四号”升温较快,但在同一水分处理中,“鲁豆四号”的叶温高于“7605”。水分胁迫降低了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且“鲁豆四号”降低的速率大于“7605”。结果表明,“7605”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6.
甜茶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祖祥  孟丽珊  徐位坤   《广西植物》1982,(4):205-208+215
<正>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含一种高甜度的甜茶素,为斯替维醇(Steviol)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二萜甙。 甜叶菊中斯替维甙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薄层——气谱联合测定法、薄层层离——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测定法等。甜茶中,甙的含量测定尚无人进行过研究,本文参照宫崎等人的薄层层离——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即首先把甙加酸水解为异  相似文献   
47.
祖述冲 《植物研究》2020,40(2):314-320
介绍了单因素法优化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红松籽油包合物固化率为70.95%,包合物含油率为26.88%。且对红松籽油和红松籽油包合物脂肪酸组分、粒径、电位和生物利用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红松籽油的各组分含量与红松籽油中各组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其中皮诺敛酸的含量为14%~16%。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77.3±2.6 nm,电位为-33.01±1.4 mV。红松籽油包合物组的血药最大浓度(Cmax)是红松籽油组的1.27倍,t1/2a是红松籽油的1.42倍;AUC值是红松籽油1.56倍;平均滞留时间(MRT)是红松籽油的1.04倍。因此,通过本实验说明红松籽油包合物与水溶液形成乳剂,粒径减小,水溶性增大,增加了包合物在体内的t1/2a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提高了皮诺敛酸在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48.
目的:筛选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在NCBI-GEO数据库中筛选多组宫颈癌基因表达检测数据集,利用GEO2R分析工具筛选各组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R分析筛选不同数据集之间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在线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聚类和通路分析;利用STRIN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共选择6组表达数据集,筛选得到59个差异表达基因(宫颈癌组织vs正常组织),表达差异至少达2倍,其中包含50个表达上调基因及9个表达下调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细胞周期、DNA复制、细胞分裂等生物进程。蛋白互作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多数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基因检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有助于更准确的筛选对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本文筛选的宫颈癌差异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二毛期时滩羊串子花型裘皮与其它类型裘皮中蛋白质的差异,本试验采用iTRAQ技术及LC-MS/MS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对串子花型、软大花型、绿豆丝型及其它不规则型花穗裘皮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筛选,并运用Proteome Discoverer l.4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数据库搜索,鉴定出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蛋白,同时应用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4类花穗型裘皮共检测出2 886个蛋白,其中有135个、142个、113个差异蛋白分别存在于软大花型与串子花型、绿豆丝型与串子花型、其它不规则型与串子花型3个对比组中。对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进行分析,发现膜联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与软大花型毛股形成相关,KAP3和KAP6可能与滩羊串子花型毛股结构相关。研究发现滩羊不同二毛裘皮蛋白水平上的差异,可为选育优良的滩羊串子花型二毛裘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种间的遗传差异是物种分类和确定保护管理单元的基础,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未知样本进行鉴定,通过NCBI进行BLAST得到结果是:与绿孔雀的同源性为96%。近一步通过对蓝孔雀(Pavo cristatus)和绿孔雀(Pavo muticus)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oxidaseⅠ,COⅠ)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物种间的COⅠ基因在碱基组成、核苷酸多样性等各项指标上均具有明显差异。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蓝孔雀与绿孔雀种内遗传距离为分别0和0.012,种间遗传距离为0.045,表明种间仍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通过对两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的比较分析,发现ND1基因变异位点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考虑作为绿孔雀和蓝孔雀种群遗传学研究的最优分子标记。本研究将为分析孔雀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及制定绿孔雀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