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探讨温热中频治疗仪联合热敏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LDH患者分为研究组(n=64,热敏灸联合温热中频治疗仪治疗)和对照组(n=64,热敏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PGE2、5-HT水平,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9%)(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血清PGE2、5-HT水平更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热中频治疗仪联合热敏灸治疗LDH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PGE2和5-HT水平。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n=35)、B(n=35)、C(n=32)三组。A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B组患者采取手法推拿治疗,C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β-内啡肽表达水平,疼痛水平以及腰椎功能情况。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β-EP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TNF-α、MMP-3、IL-1β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β-EP水平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简式疼痛量表(MPQ)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VAS、MPQ评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SFI评分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ODI指数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比单一针灸与推拿更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炎症因子,提升?茁-内啡肽,减轻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采取保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66例采取手术治疗,对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6至9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两组结果,比较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根据VAS和ODI评价结果,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两治疗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经伤椎椎弓根六钉固定法(六钉组,65例)和跨伤椎短节段四钉固定法(四钉组,31例)进行复位固定,测量并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矢状面Cobb角、冠状面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矢状面和冠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六钉组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四钉组(P〈0.05),两组冠状面Cobb角均为0°。四钉组术后并发痘的发生率为22.6%,而六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四钉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六钉固定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四钉固定法.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tubes,TNTs)是基于细胞骨架尤其是纤维状肌动蛋白形成的细胞间管道样结构,其功能主要是介导广泛的细胞间物质交换,包括各种信号分子、RNA、蛋白质、细胞器甚至病原体,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各种细胞类型中均发现有TNTs的形成,尤其在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得到广泛关注.神经元细胞间或神经元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间形成的TNTs,能够介导电耦合,还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致病蛋白质的转移和/或传播,进而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本文简要总结了在神经系统细胞间形成TNTs的研究进展,包括调节其形成的分子机制、功能和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56.
肠道屏障是脑-肠道交互作用的晴雨表。健全的肠道屏障对于维系肠道内微生态,抵御外源性病原体的侵入至关重要。焦虑抑郁症能够损害肠道屏障,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屏障损伤引起肠道渗透性升高,肠腔细菌移位,促使外源性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启动系统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对脑神经的损伤是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肠道屏障损伤还会破坏原有的肠道菌群结构,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不仅进一步损伤肠道屏障,还影响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形成的另一因素。此综述依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从肠道屏障损伤的角度阐述了焦虑抑郁症触发退行性神经症的机制,强调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在预防退行性神经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近来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与代谢性疾病,尤其是与糖尿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具体机制尚未有深入研究。本实验拟探究高糖微环境诱导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高糖诱导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延缓、阻止糖尿病椎间盘退变和治疗糖尿病相关腰痛疾病带来新的策略和方法。方法:1、高糖微环境与IVDD的关系:使用5.5 mmol/L、15 mmol/L、30 mmol/L、100 mmol/L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培养髓核细胞,RT-PCR检测髓核细胞MMP-3、MMP-13、Aggrecan、CollagenII的表达;2、NF-κB信号通路参与高糖微环境调控IVDD进展:Bay11-7082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再使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髓核细胞MMP-3、MMP-13、Aggrecan、CollagenII和NF-κB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Aggrecan、CollagenII随浓度升高表达减少,MMP-3、MMP-13随浓度升高表达增加。RT-PCR、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使用Bay11-7082可使高糖组中Aggrecan、CollagenII表达增加,MMP-3、MMP-13表达减少。结论:高糖微环境诱导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病,且NF-κB信号通路参与高糖微环境诱导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病。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手术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血清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PKP的OVCF患者83例。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41,单侧穿刺入路)和B组(n=42,双侧穿刺入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健康调查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血清应激因子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骨水泥用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降低,SF-36评分升高(P0.05)。两组术后3d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均升高,但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升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入路PKP可获得与双侧穿刺入路PKP相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用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9.
为了揭示普拉提运动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疗法分为对照组(悬吊训练法)和观察组(悬吊训练法结合普拉提运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情况,采用运动情境动机量表(SSIMS)评价患者的运动参与动机。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3)。观察组治疗后的OD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生活自理、提物、行走和站立5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SIMS量表的4个维度中,鉴别原则得分最高,其次为内部动机,然后是外部调节,最后为缺乏动机。本研究结果提示,普拉提运动可显著降低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改善腰椎功能。此外,普拉提运动具有较好的患者认可度和喜爱度,值得在临床和运动康复训练中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SDHVD患者2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瓣膜钙化程度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1级组61例、2级组84例以及3级组95例。另取同期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非SDHVD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合并情况,对比不同组别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以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情况,分析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7.08%、50.42%、93.75%、81.67%,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4.00%、29.00%、68.00%、52.00%(P0.05)。对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的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随着心瓣膜钙化程度分级的逐渐提高,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随着心瓣膜钙化程度分级的逐渐升高,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在50%-70%以及71%-99%中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DHVD严重程度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以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且SDHVD患者多并发基础疾病,临床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