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吉林黑土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与农田土壤昆虫群落之间的关系,对吉林黑土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昆虫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12个处理小区内,即(1)撂荒(不施肥、不耕作、不种植,ABAND)、(2)对照(种植、不施肥,CK)、(3)施氮肥(N)、(4)施氮磷肥(NP)、(5)施氮钾肥(NK)、(6)施磷钾肥(PK)、(7)施氮磷钾化肥(NPK)、(8)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处理(有机N 和化肥N 的比例为2:1)(M1NPK)、(9)增加50 %用量化肥配施有机肥(1.5 MNPK)、(10)化肥配施秸秆(SNPK)、(11)玉米、大豆2:1轮作,施肥量同处理8(Rot)、(12)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处理(有机N 和化肥N 的比例为1:1)(M2NPK),共采集144个定点土壤样品.通过手捡法和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 )共获得土壤昆虫9922只(未知标本187只),隶属9目48科.调查结果显示,12种施肥小区内,大型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依次是:ABAND>NP>N>1.5MNPK>Rot.>PK>NK>NPK>M2NPK>CK>M1NPK>SNPK,N>NK>ABAND=1.5MNPK>NP=NPK>PK>CK=Rot.>M2NPK=M1NPK>SNPK;中小型土壤昆虫数依次是ABAND>1.5MNPK>PK>M2NPK>CK>Rot.>NPK>SNPK>NK>NP>N>M1NPK,Rot.>NPK>ABAND=NP=1.5MNPK=PK=NK=M2NPK=CK=M1NPK=SNPK>N.大型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撂荒中分布最多,中小型土壤昆虫则分别在撂荒和轮作中分布最多.多样性分析表明,1.5MNPK处理中大型农田土壤昆虫组成最丰富,M1NPK处理中小型农田土壤昆虫组成最丰富;CK处理与其他11处理之间群落相似程度最小,Rot.与其他处理之间的群落相似程度较大.Kruskal- Wallis检验法分析表明,施肥对农田土壤昆虫分布影响极显著(X0.05(11)=10.25,p〈0.05),反映出不同施肥对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环境,进而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多元统计分析表明,轮作对土壤昆虫优势类群具有负向作用,而M2NPK则具正向作用.各种施肥对农田土壤昆虫影响不平衡,其中对农田土壤昆虫个体数影响最大,对中小型土壤昆虫均匀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2.
蝴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对其响应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生物中,蝴蝶被公认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物种之一。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蝴蝶类群已经在地理分布范围、生活史特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响应。根据全球范围内蝴蝶类群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资料,尤其是欧美一些长期监测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蝴蝶类群在物种分布格局、物候、繁殖、形态特征变化、种群动态以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等方面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认为温度升高和极端天气是导致蝴蝶物种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开展蝴蝶类群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3.
中国粮食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及其保存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有20种,它们的多数都有野生近缘植物.目前,中国保存的粮食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约1.5万份,分别保存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和种质圃内.  相似文献   
134.
埋藏对65种半干旱草地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比较了半干旱草原科尔沁沙地65种植物新采种子和埋藏1年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埋藏1年后,有38种植物的种子仍具有活力.新采种子萌发率>80%的植物种子埋藏后萌发率下降;而萌发率<80%的植物种子埋藏后萌发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埋藏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因植物生态类群(杂草、草原植物、草甸植物、沙生植物)而异.种子埋藏1年后,多年生植物萌发率没有明显提高,而1年生植物萌发率显著提高(P<0.05).对于新采种子和埋藏1年种子萌发率间相差10%以下的物种,可根据萌发格局将植物种分为3类:埋藏促进型(如差巴嘎蒿)、埋藏抑制型(如大籽蒿)和埋藏不变型(如鹤虱).  相似文献   
135.
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在分类关系上非常复杂,存在不少混乱,目前关于它们的分类学研究主要是基于形态学和同工酶水平,而基因水平上的报道很少,我们对甘蔗属及其近缘的属种的部分rbcL基因片段(1137bp)进行了测序比较,以期探讨rbcL基因能否用于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序列比较显示rbcL基因在甘蔗属和近缘属种间的变异极低,一些来自不同属的个体序列完全一致,而某些同属内不同种个体却略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rbcL基因在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之间的进化速率缓慢而不稳定,难以用于系统发育研究,不过,不同聚类方法都将斑茅与其它属种分开,放在玉米与甘蔗属和其他近缘属种分枝的外部,提示斑茅不应列入甘蔗属或蔗茅属,而应独立为一属。  相似文献   
136.
王谋强WANG  Mou-qiang 《遗传》1998,20(3):31-34
根据大白菜及其近缘芸薹属作物核不育材料育成的纯合两型系和杂合两型系可育株间互交F~1|可育株自交,其子代可能出现无育性分离情况或者产生13(可育株)∶3(不育株)两种表型的育性比资料,认为前者宜用复等位基因假说解释,而后者用抑制作用解释为妥。抑制作用的内涵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一对决定育性表现的育性基因与另一对不决定育性表现的抑制基因互作表现抑制作用,即抑制作用假说;二是由性质相同、作用相反且可育基因起上位作用的两对育性基因彼此互作产生抑制效应,权称之为上位抑制假说解释其育性遗传现象。 Abstract:The heading Chinese cabbage-pe-tsai and related crops genic male sterile materials can breed up homozygous two-type line and hyterozygous two-type line,intercrossing between fertile plants of this two lines,its F1 fertile plant selfed,generation show two possibles,one is being without fertility segregation,another is fertility segregation rate of 13 (fertile) ∶3(sterile).According literature above,its considerd that the former is proper to be interpreted by means of multiple alleles hypothesis,and the fertility heredity of the latter is appropriate to be interpreted using inhibition.The implecation of the inhibition has two possibilities,one is that a pair of fertility genes controlling fertility and another pair of inhibition genes not controlling fertility interact showing inhibition,i.e.,inhibiting effect hypothesis,and the other is that two pairs of fertility genes with identical property and contrary action and its fertile genes acting epistatically interact demonstrating inhibiting effect.It was temporarily here defined as epistatic inhibition hypothesis interpreting its fertility inheritanc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子煌莫高窟6个洞窟中的51个典型变色颜料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发现其中的细菌有6个属,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和产碱菌属;霉菌有5个属,优势菌为青霉属。将分离得到的的菌种,通过模拟试验证明,枝孢霉、黑曲霉和2种特殊细菌对壁画红色颜料变色和胶结材料的老化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多点接种方法计数土壤细菌生理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点接种计数方法是根据细菌分解固体培养基上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确定为不同的生理类群 ,由有机化合物的降解点数和根据MPN方法进行计数。对不同的耕作方法进行的测定表明 ,秸秆覆盖免耕能够明显提高土壤中分解淀粉、木聚糖、纤维素、果胶、几丁质、卵磷质、脂类和蛋白质类群的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13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若干树种分布与Penman指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气象资料和植物分布资料,计算了组成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4个主要科112个优势种及常见种的Penman可能蒸散(PE)值和干燥度(A)值,按气候指标的分布范围将优势种和常见种划分为5个水热分布类群,分别为:G1低温湿润型,G2低温半湿润型,G3中温湿润型,G4中温半湿润型,G5高温湿润型,并分析其生态气候特征,所得结果较好表现了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沿水热梯度的分布格局。虽然Penman指标的计算比较复杂,但因其坚实的物理学基础而应用较广,对常绿阔叶林树种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0.
寄主和分布区系不同的球孢白僵菌菌株近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观察、测定了来源不同的球孢白僵菌 1 9个菌株的培养性状、产孢量、萌发中时、水分活性、紫外照射活率、水浴活率等指标 ,将培养性状编码后 ,由所得的 8个指标对供试菌株求相关系数矩阵 .分析表明 ,不同菌株近缘关系的远近主要由菌株原始分布区系距离远近所决定 ,受寄主不同的影响次之 .来源于相同 (或相近 )地区的菌株相关系数可达极显著水平 ,而从相同寄主角度分析 ,得到菌株间的相关系数有高有低 ,多表现为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