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光质对石刁柏愈伤组织培养中生长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在石刁柏愈伤组织培养中,采用5种不同光质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生长有不同的效应,蓝光、红光下的培养物生长较快。不同光质对培养物质的POD活性亦有不同效应,POD同工酶谱亦有不同,蓝光、红光下的培养物,POD活性较高。POD活性变化与愈伤组织生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
邓立杰   《广西植物》1983,(2):137-143
对27种不同抗性等级植物本底(未经污染处理的正常植物)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植物本底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性有呈负相关的趋势,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与抗性不具规律性。 对植物受不同浓度SO_2污染后酶活性变化分析结果看出,蚬木(抗性植物)和汗斑草(敏感植物)在浓度达受阈前,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随浓度的升高而酶活性逐渐增大的趋势,仅是不同的酶其活性高峰在不同浓度梯度中出现迟早不同而己。在污染浓度达受伤阈后,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大,酶活性逐渐下降。而白蝉(抗性植物)和大猪屎青(敏感植物)有的酶具有规律性,有的酶不具有这种规律性。 用使可见伤害达50%的SO_2污染汗斑草后4小时(一次污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4(未受污染的为12.69),仅为未受污染的2.68%,降低了97.32%,但24小时后为7.68,为未受污染的60.52%,比受污染后4小时提高了57.84%,72小时后为8.52,为未受污染的67.13%,比受污染后4小时提高了65.45%。多酚氧化酶亦具有这种规律性。说明二氧化硫对这两种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53.
林檎与花红在新梢、花、果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别,其树干及大枝上有寄生瘤状突起。中国绵苹果的酶谱差异较大,林檎与花红的酶谱最接近,主酶带均为三条,其中有两条Rf值分别为0.53、0.56的主酶带相同;林檎比花红多出一条Rf值为0.80的弱酶带。结果表明,林檎为花红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54.
一种新的含硒酶—磷酯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5.
总胆汁酸(TBA)是胆甾醇在肝内分解以及在肠肝循环中胆甾酸代谢产物的总称。又分为初级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和二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熊脱氧胆酸)。血清胆汁酸水平反映肝实质性损伤,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肝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改变,是肝病实验诊断的一项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56.
57.
柑桔种质资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柑桔属,金柑属106份种质资源的阳极(酸性)过氧化物酶同工 酶。认为该酶为单聚体,由一个基因位点控制,有A、B、C、D、F五个等位基因被发现。分析结果,认为中国、日本及印度的宽皮柑桔并无酶谱基因型差别。本文还对部分种类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谱基因型及其分类学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道石刁柏胚性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组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活力及同工酶带均比其体细胞胚的要少。而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以球形胚为最低,子叶分化期胚为最高而呈递增趋势;可溶性蛋白质组分以子叶分化期胚、成熟胚为最多,球形胚、香蕉形胚为最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以梨形胚为最多,子叶分化期胚、成熟胚为最少;酯酶同工酶则以子叶分化期胚为最多,成熟胚为最少。胚性愈伤组织与体细胞胚均有其特异性可溶性蛋白质及同工酶带,可作为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9.
祖述冲 《植物研究》2020,40(2):308-313
应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干式酶法松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干式酶法提取松籽油最佳制备工艺为:0.2%淀粉酶、料液比为6:1、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8 h,所得最大出油率为90.2%,残油率为6.2%。经检测最佳制备条件提取的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90.09%,其中油酸含量为26.84%,介酸含量为2.41%、亚油酸含量为46.25%、皮诺敛酸为14.59%;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为6.5%、硬脂酸为3.41%。松籽油酸价为2.61 mg·g-1、过氧化值为1.56 mmol·kg-1、丙二醛含量为0.41 mg·kg-1。所有检测结果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LS/T 3242-2014》松籽油中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从细叶百合的鳞茎中克隆出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蛋白基因(LpPEX7),该基因ORF全长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LpPEX7蛋白序列包含6个WD40保守结构域,通过同源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LpPEX7与其他植物的PEX7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LpPEX7基因在细叶百合种子,叶片和鳞茎中的表达量比较高,在根和花中表达量比较低,在H2O2,NaCl,NaHCO3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LpPEX7基因的表达量都发生了改变。在盐碱和氧化胁迫处理下,LpPEX7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种子的萌发要早于野生型种子的萌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LpPEX7基因与盐碱、氧化逆境有一定的应答关系,为细叶百合的耐盐碱性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