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摘要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SP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其中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95.74%(45/47),较对照组的76.09%(35/46)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VEGF、ET-1均与FIB、D-D、PLT呈正相关,而与PT、APPT、TT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的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HS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且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如控制感染、氧疗、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20mg+银杏达莫25 mL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膜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即未用药组;芬太尼5μg/L(F5)组和芬太尼5μg/L+咪达唑仑200μg/L(F5+M200)组。结果:F5+M200组平均最大电流密度为(-213.98±91.68)pA/pF,明显低于空白组(-267±115.36)pA/pF(n=5,P〈0.05)和F5组(-231.90±97.16)pA/pF(n=5,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皮质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较单一芬太尼组具有增强效应,这可能是临床两种药物合用后镇静镇痛作用增强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黄土塬区3种豆科牧草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完全旱作条件下采用3个密度和2种播种方式观察了3种多年生豆科牧草生长第2年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苜蓿主要耗水深度在2~3 m,最深可达5 m,其中、高密度处理3 m以上土壤水分含量都在稳定田间持水量之下,已经开始形成土壤下伏干层;沙打旺耗水深度在0~2 m,最低含水量(11.61%)处于80~100 cm,在雨季可以恢复到稳定田间持水量之上;达乌里胡枝子主要耗水深度在1 m以上,最低含水量也在稳定田间持水量之上。单播沙打旺、苜蓿和达乌里胡枝子全生长期内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分别为249.9、180.2和136.6 mm,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29.39、26.04和8.91 kg.mm-1.hm-2。混播、加大播种密度都会增加3种牧草土壤水分消耗,降低土壤储水量,提高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影响程度因牧草种类、播种方式以及不同的生长时段而异。  相似文献   
95.
本实验探讨藏药莪达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采用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40 min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肤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莪达夏可以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K、LDH和MDA含量,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力(P0.01,P0.05)。表明藏药莪达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披碱草属(Elymus L.)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中的一个多年生属,该属在青藏高原地区有广泛分布,多数物种是草原和草甸的组成成分,许多种类为品质优良的牧草。垂穗披碱草(E.nutans)和达乌力披碱草(E.dahuricus)同为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异源六倍体物种,染色体组组成皆为StYH。为探究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内在机制,该研究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采自青藏高原地区同域分布的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两个居群共58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在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扩增条带分别为163条和124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89.71%和76.0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介于0.583~0.929和0.524~0.830之间。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He=0.69,I=1.34,Pp=100%)高于达乌力披碱草(He=0.53,I=0.80,Pp=93.75%);同域分布的垂穗披碱草和达乌力披碱草居群,垂穗披碱草呈现出更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变异显示,两个物种居群内遗传变异分别80.92%和63.62%,但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结构分析揭示两个物种间有基因流存在。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地区种间杂交基因渗透引起的种内遗传分化,在这两个物种多样性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达乌尔黄鼠产热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达乌尔黄鼠(Citellusdauricus)的产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非冬眠期,静止代谢率(R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于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冬眠期,RMR降到极低水平,只为春季的3.0%。肝脏的线粒体蛋白含量、线粒体呼吸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在秋季显著高于其它各季。褐色脂肪组织(BAT)的重量、线粒体蛋白含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和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在夏季处于一年中的最低水平,到了冬季这些指标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水平。在非冬眠季节BAT产热能力升高时,NST能力也相应升高,这表明BAT产热能力的增强是NST能力提高的部分机制。达乌尔黄鼠血清T_4含量在年周期中没有明显改变,冬眠时血清T_3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季。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6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行盆腔三维适型放疗+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再行奈达铂、紫杉醇全身化疗。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随访一年,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效率高,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育肥完成后到冬眠前的阶段被认为是贮脂类冬眠动物从体温常态到冬眠之间的过渡阶段。为研究此阶段瘦素对能量平衡和体温调节的作用,将完成育肥的达乌尔黄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侧脑室植入微渗透泵,持续灌注瘦素(0.5μg/day)、瘦素拮抗剂(0.5μg/day瘦素+5μg/day瘦素拮抗剂)以及人工脑脊液(对照组),为期4周。为了检测瘦素对动物入眠的影响,我们在药物处理最后一周将动物移入低温(5 oC±1oC)、恒黑条件下诱导蛰眠。药物处理过程中测定动物体重、能量摄入、代谢率和体温,药物处理结束后测定身体脂肪重量、褐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含量以及血清中与能量平衡相关的激素水平。结果发现:育肥后达乌尔黄鼠能量摄入、体重和每日体温自发降低。低温条件下,对照组中50%个体自发进入冬眠状态。瘦素处理和瘦素拮抗剂处理对能量摄入和体重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瘦素处理对入眠率没有影响,瘦素拮抗剂处理减少蛰眠表达。瘦素拮抗剂组血清中T4水平高于瘦素处理组。育肥后期瘦素以及瘦素拮抗剂处理对脂肪重量、代谢率以及UCP1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瘦素对育肥结束后达乌尔黄鼠的冬眠表达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达乌里胡枝子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9年,采用野外样带调查与多点定位监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区域气候变化对达乌里胡枝子种群分布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气温的影响,达乌里胡枝子种群的适宜生长范围由西北向东南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种群分布的适宜温度在7.4 ℃~10 ℃,平均密度为13.9株·m-2,生殖枝数量平均为每丛11.4枝,生长稳定;受降水梯度的影响,达乌里胡枝子种群的水平分布已由典型草原地带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扩展为森林草原地带的伴生种,并从伴生种上升为优势种.在荒漠草原地带的沟谷半阳坡及沙丘附近也常以偶见种出现,并从年降雨300~500 mm的适宜区,已逐渐扩大到降雨量较低的270 mm和较高的600 mm区域;达乌里胡枝子种群分布的海拔高度由1100~1700 m扩展到600~1950 m的范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达乌里胡枝子种群生态幅在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