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91.
小灰山椒鸟的育雏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4—8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和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对小灰山椒鸟的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性参与育雏,育雏期19-20d,育雏方式3种.有3个育雏高峰期:上午7:00—11:00、中午13:00-14:00、下午16:00-19:00;育雏初期雌鸟暖雏,夜间卧巢;雌雄均清理巢内垃圾;领域性弱,巢区内营巢鸟类多,但护雏性强,对进入巢周鸟类驱逐性强,两性均护雏。  相似文献   
292.
海南鳽巢址选择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2004年6月,对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的4个巢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靠近水源、具有一定坡度的高大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水域湿地、山、林环境因子组合的栖息地对海南鳽的巢址选择具有较高的适合程度。水域湿地有利于亲鸟寻找和获得充足的食物,保证雏鸟的生长需要;巢址多选择在坡度大于50。的山坡上。海南鳽对巢树的种类选择似乎不太严格,但可能对巢树和周围植被的物理性状有一定的要求。以高大、枝桠较多、枝叶繁茂的阔叶树或针叶树为特征,筑巢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植被覆盖度一般在80%以上,保证巢的稳固性及隐蔽性,以达到保护巢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3.
2002年5~11月对7巢火斑鸠的伴巢行为进行了预观察;2003年4~9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和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sampling)对其3巢的孵卵期和育雏期伴巢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伴巢行为时间长,雌雄差异大。孵卵期内伴巢行为变化小;而育雏期则较复杂,行为特征和时间变化大,根据行为不同可分3个时期:暖雏期、守护期、巢周育雏期。  相似文献   
294.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营巢生境的模拟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多元统计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对动物的栖息地进行适宜性分析,是近年动物栖息地研究者和管理者都十分感兴趣的方面。本研究采用马氏距离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甘肃雉鸡的营巢生境。模拟结果表明,与已知营巢生境相似水平为0.95的区域面积,仅占整个研究区的0.68%,而与已知营巢生境迥然不同(P<0.05)的区域面积占79.08%。营巢生境与非营巢生境在生境类型组成和地形因素上存在多方差异,营巢生境中农田和草坡占有极大比例,用于营巢的区域总是更接近生境的边缘。特别是接近于农田、草坡和白桦阔叶林等生境,表明倾向于在这几种生境的边缘附近营巢。营巢生境的平均海拔比非营巢生境低,坡度也较缓,坡向则更偏于东南方。在同一生境类型内部,用于营巢的区域和不利用的区域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营巢区域总是更接近生境的边缘。某一生境周围的其它生境类型也会影响雉鸡的营巢选择。  相似文献   
295.
报告了寄生于蕨类植物上的枝孢属Cladosporium二新种:扇蕨枝孢C.Neocheiro-pteridis和巢蕨枝孢C.Neottopteridis。新种提供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296.
从污水样品中筛选到能利用甲醇的菌株B,经16S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甲醛耐受能力的测试表明该菌对甲醛具有较强耐受能力,能在含有8 ̄15mmol/L甲醛的LB培养基上生长。Southern杂交分析说明这菌株的基因组中有甲基营养菌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HPS)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PHI)基因的同源序列。本研究以pUC118为载体构建了基因组文库,进一步检测结果说明所构建的基因组文库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97.
黑水鸡的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2008年10月,对牡丹江市人民公园内野生黑水鸡 Gallinula chloropus(Linnaeus)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 表明,黑水鸡在觅食地的取食、休息、理羽等行为在一天中有几个高峰,取食高峰4:00~8:00和16:00~18:00,休息高峰12:00~16:00和18:00~20:00,理羽高峰12:00~14:00和18:00~20:00, 巢址选择在长有茂密植物的浅水区,筑巢期2~3 d,巢高平均为30.53 cm, 巢深平均为9.58 cm, 窝卵数4~10枚不等,平均为7.2枚,孵化期为15~17 d, 孵化率为90.7%.  相似文献   
298.
人工巢箱在鸟类研究与保护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人工巢箱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不清楚, 人工巢箱在鸟类群落保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值得商榷。我们于2007年3–8月, 在北京门头沟区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选择两块海拔及植被情况相似的样地, 一块悬挂50个人工巢箱, 另一块作为对照。我们调查了巢箱利用情况、巢箱内鸟类的繁殖情况及两样地的植被群落和鸟类群落。50个巢箱中有20个分别被褐头山雀(Parus songarus)、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普通鳾(Sitta europaea)及大山雀(Parus major)占用。通过比较分析得知, 人工巢箱使实验样地白眉姬鹟的种群密度显著增加, 使实验样地次级洞巢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和群落种间相遇率(PIE)显著高于对照样地, 而优势度指数(λ)显著低于对照样地。同时, 繁殖鸟类群落的相应指数也呈现出相同变化。这种变化更多地应该归因于人工巢箱的调节作用。通过这次研究, 我们认为人工巢箱影响了一部分次级洞巢鸟的分布模式, 并通过影响鸟类多度影响了次级洞巢鸟的多样性, 增加了一部分利用巢箱鸟类的种群密度, 进而使得实验样地繁殖鸟类多样性增加, 个体数量差异降低, 而群落均匀性增加。巢箱的悬挂对次生林鸟类群落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9.
动物心事     
王晓 《生命世界》2008,(11):12-15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乌,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的七言绝句说得殷切。尽管动物也有情感的观点被许多科学家否定,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证说明,在动物王国的许多动物之间确实存在着道德观、责任感和爱。  相似文献   
300.
rLj-RGD1为源于日本七鳃鳗口腔腺的基因重组蛋白,其富含半胱氨酸并具有一个RGD(Arg-Gly-Asp)模体.前期工作表明,rLj-RGD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新生的RGD毒素蛋白典型功能.为了研究rLj RGD1是否具有RGD毒素蛋白的另一典型抗肿瘤功能,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模型,对rLj RGD1进行了活性研究.MTT法结果显示,rLj-RGD1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36 μmol/L;细胞迁移与浸润实验结果显示,rLj-RGD1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epG2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迁移与浸润.Hoechst染色和DNA Ladder等细胞凋亡实验表明,rLj-RGD1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细胞黏附实验表明,rLj-RGD1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epG2细胞与玻连蛋白(vitronectin, VN)的黏附.上述结果表明,rLj-RGD1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的功能,并可诱导其发生失巢凋亡. 本研究结果提示,rLj-RGD1具有典型的RGD毒素蛋白抗肿瘤功能,其未来具有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