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Han M  Huang RY  Du YM  Zhao ZQ  Zhang YQ 《生理学报》2011,63(2):106-114
本文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痛模型,研究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ERK)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疼痛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单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后1天,大鼠损伤侧脊髓背角ERK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显著上调,其下游转录因...  相似文献   
62.
《化石》2014,(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托马斯·斯提戴姆(Thomas A.Stidham)和倪喜军研究员等在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第一期报道了发现于新疆北部吉木乃晚始新世地层中的两件鸟类化石,这两件化石可能代表了雁形目鸭科一个已绝灭亚科罗曼维尔雁鸭亚科(Romainvilliinae)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次发现。该项研究为罗曼维尔雁鸭亚科鸟类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  相似文献   
63.
正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疼痛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那一种。但如同生老病死一样,疼痛又无处不在,不可避免。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疼痛,甚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难言的痛苦,对于疼痛这个人类的健康杀手,我们必须要关注它,认识它,了解它。疼痛是什么?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受。汉语的"疼"是指余痛,"痛"是指病人身体内部的伤害性感觉。"疼痛"一词来源于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和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法和分娩减痛法结合起来在初产顺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初产顺产妇女3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1组(自由体位分娩法组)、A2组(分娩减痛法组)和A1+A2组(两种方法结合组),每组120例。观察和比较三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疼痛等级评分、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和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①A1+A2组的分娩产程时间低于A1组及A2组,疼痛等级评分优于A1组和A2组(P均0.05);②A1+A2组的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和剖宫产率均低于A1组及A2组(P0.05);③A1+A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A1组及A2组好(P0.05);④A1+A2组产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也低(P0.05)。然而以上观察指标A1组与A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初产顺产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分娩减痛法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不良情况,对新生儿的影响也是积极的。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5.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钙、锌依赖性内肽酶。MMPs共有28个成员,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胶原成分,参与调控不同类型细胞的迁移、应激反应等。近年发现,MMP-9和MMP-2分别参与慢性神经损伤早期和后期痛觉高敏的形成和维持,是产生神经病理性痛的重要机制。此外,急性和慢性吗啡应用后也诱发MMP-9和MMP-2生成,减弱其镇痛作用,参与导致吗啡药物耐受。这些发现不但促进了疼痛机制理论的阐明,而且为治疗疼痛和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探讨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牙周激光对牙周炎的应用效果及对口气和舌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口服齿痛消炎灵颗粒,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牙周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其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相关牙周健康指标,口气感官值(OS)、口腔挥发硫化物(VSCs)相关口气指标以及舌苔厚度(Tt)、舌苔面积(Ta)相关舌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L、PD、BI、PLI水平对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S、VSCs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t、T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牙周激光治疗牙周炎效果较好,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程度,减少舌苔情况,改善口气情况。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癌痛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C癌痛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分别为58例和5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疼痛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率、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数字疼痛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爆发痛次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HC癌痛,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同时还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68.
在清醒、肌肉麻痹状态下的大鼠,观察到重复电刺激伏核对外侧缰核痛兴奋单位(LHPE)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纳洛酮(6mg/kg体重)可阻断这种抑制作用。而电刺激伏核对外侧缰核痛抑制单位放电有兴奋作用。双侧伏核内微量注射纳洛酮(1.8ug,4min注完)使 LHPE 放电增加,注射吗啡(15ug,4min注完)可抑制 LHPE 放电。本文就以上结果在针刺镇痛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麻痹而清醒的家兔束旁核单位对腓总神经强电流刺激发生的痛敏放电,看到此放电可被已在 L_1—L_2水平切断的脊髓背半部外周端的电流刺激所抑制。在14个可被脊髓刺激明显抑制的痛敏单位中,此脊髓刺激效应在8个单位可因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而阻断,其余6个单位则基本不受酚妥拉明注射的影响。进一步观察表明,在8个酚妥拉明有阻断作用的单位,其中7个单位在注射赛庚啶时不表现阻断作用;而在6个酚妥拉明不起阻断作用的单位,注射纳洛酮也不能阻断其脊髓刺激效应。由于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已经证明,凡是酚妥拉明有阻断作用的单位注射纳洛酮也都表现出阻断作用,而酚妥拉明无阻断作用的单位对注射赛庚啶却有阻断作用。因而本组实验结果支持我们已提出的推论,即在家兔脊髓背半部下行抑制通路中至少包含两类纤维,一类以内源性吗啡和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或调制物,另一类以5-羟色胺为递质。  相似文献   
70.
骨癌痛(BCP)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疼痛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CP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新药研发都迫在眉睫。2-溴棕榈酸(2-BP)作为一种蛋白质棕榈化抑制剂在病理性疼痛中有镇痛效果,而在骨癌痛中作用仍不清楚。酸敏感离子通道3型(ASIC3),作为一个重要的疼痛因子能否受到2-BP的调控也未知。为了检测2-BP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并研究其对背根神经节(DRG)中ASIC3的调控,本文开展了相关工作。1)首先建立BCP大鼠模型,将大鼠乳腺癌细胞(MRMT-1)注射入雌大鼠胫骨骨髓腔内,21 d后通过X射线和机械痛检测,发现与假性手术组相比,BCP模型大鼠的胫骨被破坏;同时,BCP组大鼠的机械疼痛值明显上升(假性手术组PWT vs. BCP PWT:16.1 ± 1.5 vs. 5.3 ± 1.5; P<0.01);表明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成功构建。2)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和假性手术组相比,BCP大鼠L4-L6 DRG中酸敏感离子通道3蛋白表达上调(0.63 ± 0.03, 0.64 ± 0.1 和 1.07 ± 0.05)。3)在术后第21 d,给BCP大鼠腹腔注射2-BP,发现给药组BCP大鼠的机械疼痛值下调 (6 h后,PWT 对照 vs. PWT 2-BP: 6.9 ± 2.0 vs. 10.8 ± 1.6, P<0.01),表明2-BP在骨癌痛模型大鼠中具有镇痛作用。4)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2-BP处理后降低了BCP大鼠L4-L6 DRG中膜上ASIC3蛋白的表达(1.05 ± 0.13, 0.66 ± 0.12)。同时,在ASIC3介导的酸痛模型中,2-BP给药降低大鼠震颤的次数(对照组为27 ± 1.8次,2-BP组为10 ± 1.5次),表明2-BP给药阻断ASIC3介导的酸痛。5)在ASIC3转染的SH-SY5Y细胞中,与对照相比,2-BP给药后明显降低膜上ASIC3蛋白表达量(1.0 ± 0.2, 0.58 ± 0.10)。这些结果表明,2-BP在骨癌痛中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涉及到调控背根神经节中膜上酸敏感离子通道3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