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索建立老年人跌倒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依托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老年人跌倒综合防控策略从线下导入线上,建立集风险评估、远程教育、反馈评价于一体的老年人跌倒防控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该系统对126名干休所老年人(年龄≥ 60岁)进行评估,量化跌倒风险等级,对筛选出的84名高危老年人进行远程连续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分发宣传画册,制作宣教幻灯片及视频进行远程播放与讲解。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评价干预6个月后跌倒相关情况。结果:高危人群跌倒发生率由21.43%降至4.76%(P<0.01);身体平衡能力和步态稳定性改善情况明显(P<0.01);能够自觉进行正确防控行为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进行复杂行为时更有信心不会跌倒P<0.01);居家环境安全性整体提高(P<0.01)。结论:老年人跌倒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可通过全面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实施远程连续综合干预,降低跌倒发生率,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力娜  刘颖  张靖  刘静  孙桂志  张慧 《生物磁学》2011,(18):3544-3546,3600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圜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及有效预防跌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心内科991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后再次评估。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系数高,属于高危密集人群。实施使用床栏、使用固定及身体约束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和改善科室环境护理措施后,跌倒发生率有显著下降。结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后,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跌倒风险与视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95例,采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MFROP-COM)评估患者跌倒风险。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AF)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100.00%。其中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38例(40.00%)。无跌倒风险的患者视力、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优于有跌倒风险的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跌倒风险与视力、文化程度、年龄、家中安全行走、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日常生活能力、居家环境安全、足部疾病、社区安全行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能力、视力、家中安全行走、足部疾病、社区安全行走、居家环境安全是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存在跌倒风险的人数占比较高,且跌倒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跌倒风险的患者生存质量更低,因此临床需积极评估并帮助此类患者建立科学防跌倒生活行为,对改善中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观察营养不良对衰弱、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PD患者。采用简易营养评价量表(MNA)对研究对象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将100例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n=52)和无营养不良组(n=48)。获取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比无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的衰弱、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情况。结果:PD患者营养不良与年龄、体质量指数、Hoehn-Yahr分级、居住地、婚姻状况、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s)、睡眠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味觉障碍、吞咽障碍、食欲下降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Hoehn-Yahr分级为III~V级、睡眠状况偏差、焦虑/抑郁状况严重、味觉障碍、吞咽障碍、食欲下降、LEDDs偏高是PD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不良组的衰弱发生率高于无营养不良组,衰弱前期、无衰弱发生率低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不良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不良组的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时间、站起测验(CRT)时间长于无营养不良组,走直线步态测验(TGT)正确步数少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结论: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且受到年龄、睡眠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Hoehn-Yahr分级、味觉障碍、吞咽障碍、食欲下降、LEDDs的影响,且营养不良可加重衰弱、降低认知功能和增加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7.
黄玉红  冯茜茜  周文婧  李萍 《蛇志》2013,(4):452-453
目的总结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跌倒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以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确定存在高危因素患者,予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落实。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有疾病造成的失血和恶性肿瘤脑部转移、肿瘤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自我认知欠缺和负面情绪的心理和不良环境因素。结论通过评估,确定存在高危风险因素的目标人群,对其加强病情观察与监控,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住院环境,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意识培训,保证有效措施的落实,可预防和减少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对蚌埠市蚌山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探讨骨质疏松症对跌倒风险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蚌山区的常住居民,调查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共发放960份调查问卷,回收941份,回收率为98.02%。根据有无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无骨质疏松症组,观察两组跌倒风险和认知功能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941例研究对象中,检查出存在骨质疏松症者325人,发病率为34.54%。根据有无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症组(n=325)和无骨质疏松症组(n=6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与乳制品和钙片摄入情况、年龄、连续服用类固醇激素超过3个月情况、骨折史、性别、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饮茶情况、每天运动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性别为女性、连续服用类固醇激素超过3个月情况是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而每天运动情况≥30 min、有乳制品和钙片摄入情况、体质量指数≥24 kg/m2是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P<0.05)。骨质疏松症组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OP-Com)评分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低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低于无骨质疏松症组,画钟试验(CDT)评分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0.05)。结论:蚌埠市蚌山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且受到年龄、性别、连续服用类固醇激素超过3个月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每天运动情况≥30 min、乳制品和钙片摄入情况、体质量指数≥24 kg/m2可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其跌倒风险升高,认知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熊秀清 《蛇志》2009,21(4):335-336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老化衰退.五官、四肢的功能出现障碍.容易跌倒导致机体创伤、自信心下降、社会参与减少等,甚至危及老人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是临床护理人员探索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