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1.
记述了采自云南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的淡水钩虾一新种,即钱氏钩虾Gammarus piani sp.nov,新种的形态特征和与近似种的区别在文中均有详细的描述,同时附有详细的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12.
原尾纲重新分群的特征分析(六足总纲)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1996年第20届国际昆虫学大会(意大利佛罗伦萨)上,尹文英根据多年研究的新发现提出了原尾纲Protura分为3目10科的新建议,仅刊登在该次会议的论文摘要中,至今尚未能详细阐述重新分群的重要特征和分析。本文拟就原尾纲不同类群的成虫和幼虫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原尾纲分为3目(Yuan目、华Yuan目和古Yuan目)10科,更符合原尾虫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313.
手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综合征,常见于儿童。典型表现为手掌、脚底和口腔出现水疱疹,并引起不适和进食困难等。最常见的病原为肠道病毒成员之一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其他还有CVA8、CVA10等。HFMD的病原  相似文献   
314.
IGFs系统成分在维甲酸诱导的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构建Wistar大鼠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Congenital Crossfoot,CCF)动物模型,以ATRA和雌激素(雌二醇)分别或联合作用于MC-3T3-E1细胞株,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CF胎鼠的头盖骨组织和MC-3T3一E1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mRNA的表达以及细胞周期及增殖状态。研究发现,100~140mg/kg浓度的ATRA可以诱导大鼠骨骼畸形发育并产生CCF;IGFs家族基因中IGF-Ⅱ和IGFBP-6表达的调控与大鼠骨骼发育以及成骨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15.
以上触手,外套膜活体组织为材料,采用PHA体外浸泡法,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暂养温度,PHA(植物血球凝集素)浓度及取材时间对细胞分裂频度的影响。根据直观分析,得出用上触手,外套膜活体组织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三倍体皱纹盘鲍活体倍性鉴定的最优组合是:暂养温度20℃;PHA浓度为1.00%,取材时间17:00-18:00,3因素的主次顺序:暂养温度→PHA浓度→取材时间。并可获得大量图像清晰,长度适中,分散的中期分裂相。  相似文献   
316.
本研究在测定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基础上, 采用孢悬液浸渍法进行了对油茶新害虫--黑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成虫的生物测定, 旨在筛选出感染该成虫的高致病力菌株, 为防治该虫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 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间存在显著差异, MaYTTR-04, BbFZ-17, MaZPTR-01和BbTK-01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接种后, 叶甲成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 接种白僵菌7 d后, 成虫校正死亡率全部达到100%; 接种MaZPTR-01和MaYTTR-04两个绿僵菌菌株14 d后, 成虫死亡率分别为80.3%和78.8%。而且接种白僵菌后, 叶甲成虫的僵虫率显著较绿僵菌高, 尤其以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较好, 分别达到85.7%和75.8%。BbXJ-01, BbFZ-17和BbTK-01 3个白僵菌菌株的LT50最小, 分别为3.0, 3.3和3.4 d; MaYTTR-04和MaZPTR-01两个绿僵菌的LT50分别为6.0和6.2 d。结果说明, 白僵菌对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较强, 尤其是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 不仅致死率高, 且致死速度快, 僵虫率高, 同时这2个菌株生长速度快、 产孢量大, 具有优良的生产特性, 在黑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7.
西藏陆生贝类二新种(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环口螺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记述中国西藏环口螺科2新种,察隅褶口螺ptychapoma zayuensis sp.nov.和下察隅倍唇螺Diplommatina xiazayuensis sp.nov.。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18.
贻贝丝是贻贝组织分泌的丝蛋白形成的非细胞组织,具有在水环境下的极强粘附性能,是当前生物粘附剂及抗腐蚀材料的研发热点.为进一步了解贻贝丝蛋白的分子多样性特征,采用新一代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首次构建了厚壳贻贝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库.共计获得7 199 799 840 nt的碱基数据经过序列拼接和组装,获得88 825条unigene.对上述unigene开展了序列注释,共计37 007条unigene获得注释.在此基础上,经序列检索和比对,从中筛选出与目前已知的11种丝蛋白同源的56条unigene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厚壳贻贝丝蛋白具有明显的氨基酸偏好性,部分丝蛋白具有重复序列,且厚壳贻贝丝蛋白与其他种类的贻贝丝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上述结果为后续贻贝丝蛋白的批量鉴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贻贝丝形成、固化以及粘附机制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19.
目的:研究阿魏酸(FA)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STZ (40 mg/kg,i.v.),72 h后将血糖高于16.7 mmol/L者视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阿魏酸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阿魏酸组(100 mg/kg,i.g.,qd),从大鼠血糖升高第5周开始给药,连续8周。测定空腹血糖、体重、肾脏脏器系数、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脏器系数增大,肾功能下降;病理学显示肾脏细胞萎缩,排列不整齐,并伴有间质增生;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阿魏酸组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阿魏酸具有改善STZ致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脏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20.
[目的]建立由阿霉素(Adriamycin,ADM)诱导的细胞凋亡模型,深入了解不同浓度阿霉素对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肾病综合征及相关抗细胞凋亡药物的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温度敏感型细胞在33℃完全培养基中(含IFN-γ)进行增殖培养,在37℃完全培养基中(不含IFN-γ)诱导培养14 d后形成终末分化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DM(0.1、0.2、0.3、0.4、0.5、0.6、0.8、0.9μg/mL)在24 h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ADM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cl-2/Bax、Caspase-3和Podocin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阿霉素在0.2~0.3μg/mL时即可显著影响细胞活力(p<0.05),且相关蛋白表达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0.2~0.3μg/mL范围内的阿霉素即可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为后期建立阿霉素肾病的细胞模型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