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趋化性和趋电性是细胞定向迁移的主要方式,并在生物有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二者存在差异。本文对盘基网柄菌gbpCgbpD基因在细胞趋电性和趋化性中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以寻找两种迁移方式之间的新差异。方法gbpC基因突变株gefT-gbpD基因突变株gefU-分别置于场强为12 V/cm的直流电场中,分析细胞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探讨细胞的趋电性变化;利用电穿孔技术将标记F-actin的Lifeact-GFP质粒转化进入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运动时F-actin的分布;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定量分析细胞的肌球蛋白调节轻链(RLC)在受直流电场刺激后的磷酸化变化情况。结果 gefT-突变株细胞极化消失,但保持与野生型类似的趋电性;gefU-突变株细胞发生超极化,但趋电性显著降低。在直流电场中,突变株细胞和野生型细胞的F-actin主要分布在伪足部位。在电场作用下,细胞株的肌球蛋白RLC磷酸化变化情况存在差异,即野生型细胞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发生磷酸化,gefT-突变株细胞先急剧下降,然后再上升,gefU-突变株细胞却以时间依赖方式脱磷酸化。结论 本研究表明gbpCgbpD基因在盘基网柄菌趋化性和趋电性中的作用不同,暗示了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确实通过不同的机理指导细胞的定向迁移。  相似文献   
122.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枝梢提取物趋性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 .是松科树木的蛀食性害虫。在过去近 2 0多年中 ,该虫已毁灭云南松林 2 0余万hm2 ,成为目前云南森林的第一大虫害[1] 。在云南 ,纵坑切梢小蠹常年在云南松 (Pi nusyunnanensis)枝梢内或树皮下蛀食生活 ,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