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1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250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组织细胞的原位杂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2.
从超声波破碎的蓝藻类囊体膜中分离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蓝藻的类囊体膜用超声波进行破碎,并在4℃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有6条叶绿素带被分离出来,它们分别是 CPIa,CPIb,CP1,CPa1 CPa2,FC。CP1 在红区和蓝区的吸收峰分别位于674和435 nm 处。在液氮甲该组分在725和680 nm 处有两个荧光发射带。CPa1和 CPa2的吸收光谱相似,其红峰和蓝峰的位置分别位于667和431.5nm 处。它们在77 K 的荧光发射峰都位于684 nm 处。用超声破碎法分离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光谱特性,除 CPa1和 CPa2在红峰和蓝峰的吸收位置蓝移了3—5 nm 之外,其余与用 SDS 增溶法分离的相应复合物相似。属于光系统Ⅰ的 CPIa-CPI 的叶绿素含量占总叶绿素的40.93%,而属于光系统Ⅱ的 CPa1和 CPa2的叶绿素则占总叶绿素的38.78%,二者之差仅有2.15%。  相似文献   
63.
白鹇距长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育仁  刘仲敏 《动物学报》1992,38(3):278-285
注意到白鹧雄鸟距长在一定时期内随年龄增长的事实,本文根据相邻2年同一月龄之间有12个月的间隔,距长数据除有较为集中外一定又有组间明显差别的特点,推测估计部分标本之年龄,加上确知年龄的部分标本,共测定89个个体120个距长样本数据,得到距长随年(月)龄增长的关系式:SL=am/1+bm,用此式可以实测距长初步估计野外采集到的白鹇个体的年龄  相似文献   
64.
蜘蛛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蜘蛛染色体常规方法的报道。作者参考国外学者的方法,经过实践,并加以补充改进,掌握了蜘蛛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并且从制取的染色体片中得知,大腹园蛛的染色体数目为32条,横纹金蛛的染色体数目为26条。  相似文献   
65.
吸附法提取赤霉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希康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3):175-178
介绍一种用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赤霉素的新工艺。通过树脂筛选、定向合成,到动态吸附容量测定、吸附、解吸和结晶条件等的研究,最后合成了一种对赤霉素动态吸附容量较高(达41.1mg/ml湿吸附剂),与国外Amberlite XAD-4相当的吸附剂GD-46。该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对赤霉素结晶收率可达55—57%,总收率达80%,比原萃取工艺提高10%。并总结了一条在生产上可行,技术上先进的工艺流程,供工厂企业选用。  相似文献   
66.
用研制成功的强化菌曲和窖泥厌氧功能菌培制窖泥的两项微生物技术与浓香型曲酒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河南社旗酒厂的酿酒上,解决新窖产酒质量问题。结果表明,强化菌曲、甲烷菌与产己酸梭状芽孢杆菌共同发酵用于浓香型曲酒生产,可提高酒体中的主体香己酸乙酯含量,改善酒的风味。第一排酒优质品率平均达到50.48%,三排酒优质品率平均达到44.04%,酒体中四大酯含量协调,具有典型的浓香型曲酒风格。  相似文献   
67.
电子计算机在厌氧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鉴定厌氧菌的微量系统配以电子计算机诊断,提高了鉴定效果。经356株参考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检测,87.6%的菌株可鉴定到种,97.4%菌株鉴定到属。种水平上诊断错误的占12.6%,属水平上诊断错误的仅占2.6%.没有菌株不能诊断。与国外已成商品的鉴定系统相比,无论是鉴定到种还是属,其水平都较高。  相似文献   
68.
固定化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研究近一、二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它已由原来的单一固定化酶、固定化微生物细咆发展到动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微生物孢子[1]、细胞与酶[2]、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3]的混合固定化等,其应用研究巳涉及发酵、食品、化工、分析、医疗、生化、环境净化等各个领域[4],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9.
通过滤饼的重量比阻和溶液流动电位(亦称ζ电位)的测定,分析、讨论了用絮凝技术预处理L-脯氨酸发酵液的合理性,实践也表明不仅能大大提高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使树脂对L-脯氨酸的重量吸附容量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70.
植物同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同工酶作为生物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同工酶学(Isozymology)虽然不是一个确定的学科,但它已渗透到生物学的每一个领域,尤其是对酶学、物理生物化学和比较生物化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学科更加完善起了并将继续起着重大作用。在科学史上,很少有象同工酶的概念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