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涪江流域景观格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茂  董廷旭  杜华明  廖传露  王飞 《生态学报》2021,41(10):3940-3951
以流域为尺度进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及景观格局优化,有利于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提高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以涪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从"自然-社会-景观格局"3个维度选取10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再基于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和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网络分析等方法实现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地区,主要是受自然和景观格局因子影响较大。②涪江流域所面临的生态风险问题较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为中度及以上的区域面积总和为25596.5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的65.35%。③生态源地以林地和水域为主,面积为11194.28 km2,占流域总面积比例为25.58%。④构建生态廊道共41条,总长度为5229.04 km,其中原有廊道29条,新添廊道12条,提取生态节点53个;利用网络分析形成了以主廊道为"中轴",构建的生态廊道为"辅助",提取的生态节点为"枢纽"的较为完整的网络生态结构。对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前后的连通度进行对比,优化后的整体景观格局连通度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2.
以19名健康男性青年为实验对象,观察了吸气阻力(IR)与呼气阻力(ER)比例不同的外加联合呼吸阻力(CR)对呼吸型式和主观感觉的影响。施加 CR 时,IR 与 ER 同时对呼吸发生影响,总的效应相当于 IR 与 ER 单独作用的“相加”,未发现交互作用。随着 CR 中 IR/ER 比值的逐步增加,表征呼吸型式的变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以12名男性成年为被试者,观察了外加死腔(V_(ADS))与吸气阻力(RI)对呼吸型式、通气功能以及呼吸不适感觉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1)V_(ADS)及R_I对吸气相面罩腔(口腔)压力(P_I)及外呼吸功率(W_I)具有协同的增强作用;复合呼吸机械负荷的强度越大,此种协同作用也越加明显。(2)无论V_(ADS)及R_I的比例关系如何,反应呼吸不适感觉强度的类别量值(S)与P_I(或W_I)之间,总是符合共同的线性关系,故可以P_I(或W_I)作为复合呼吸机械负荷的综合强度指标。(3)在所观察范围内,V_(ADS)并不影响对阻力性机械负荷的呼吸调节功能。以上结果对制订呼吸防护装备生理标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4.
海口市生态用地变化与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敏  谢跟踪  邱彭华 《生态学报》2018,38(9):3281-3290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用地变化与安全格局构建对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生态用地的变化直接影响生态安全格局变化,生态用地安全格局又对生态用地的规划有指导作用。基于GIS技术,对海口市1991年至2016年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研究,进而分析生态用地演变。选取高度、坡度、水资源安全作为生态安全影响单因子,并分级赋值,构建综合生态用地分布格局。以底线型生态用地为源,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以阻力阈值作为分级边界,划分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区域,进而确定源间生态廊道、辐射道与战略点,构建生态用地安全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至2016年,海口市三类生态用地变化最大,其中林地减少13.33%,园地增加9.136%,坑塘水面增加3.71%。南渡江以西生态用地从以林地为主转为园地与建设用地为主,其余地区变化较少。生态用地安全变化区域集中在海口市西部与东部,其中西部高安全水平区减少,整体安全水平急剧恶化,东部高安全水平区略有提升。故需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生态用地保护政策,对生态用地格局进行优化调整,以期构建区域内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5.
以玉米17个自交系和10个杂交种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强、不同叶位、不同生育期、不同源库比例和株间差异状态下的气孔阻力及其与光合(PH)、蒸腾(TR)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之间RS具有显著的差异,相差最大可达2.3倍以上;光照条件变弱、穗叶位差增加、生育期推延和源/库比例改变等均可引起RS值的增加;在各种情况下导致RS变化的同时也引起TR和PH产生相应的变化,RS与TR、PH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且相关系数rRS-TR>rRS-PH;RS与WUE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
植物气孔阻力及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概念中的气孔是指位于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缝隙,广义的概念将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及副卫细胞也归于气孔结构。二氧化碳、水汽等由大气经过该狭缝进入气孔腔过程中所遇到的机械阻力称为气孔阻力。主要受植物表皮结构、气孔数量及其分布、气孔开张度、小气候因素(尤其是风速、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以及大气污染物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57.
本工作调查了常氧和三种减压低氧环境中,中度吸气阻力(IR,0.44kPa·s·L ̄(-1)负荷对最大有氧工作能力(VO_(2max))的影响。受试者为6名健康的男性青年。结果表明:无IR负荷及IR负荷条件下,VO_(2max)和耐力时间(ET)均显示出随低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与常氧环境的结果相似,在低氧环境中IR负荷导致了VO_(2max)的进一步减小(P<0.01)。上述结果提示,无论常氧和低氧环境,中度的IR负荷均可导致人员极限工作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58.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分在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年总消减势能在61.8%~71.8%之间,其中消减(≥200mm)大暴雨势能量占年总消减势能的43.9%;大雨、暴雨及大暴雨雨水的年均养分含量为55.122kg/hm2,其产流流失为42.917kg/hm2,年均净积累为12.205kg/hm2,除取Si外,年净积累量达32.674kg/hm2,充分体现出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具有的环境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9.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规范和细致,不仅需要对心脏大血管进行评估,对微循环的评估也是十分重要。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是2003年由Fearon医生提出的一种操作方便、能真实反映微循环阻力的冠状动脉功能学定量评价指标。IMR的可重复性好,且不受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在预测围手术期心梗、PCI术后微血管阻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PCI预后,评价PCI辅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阐明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价心血管药物的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MR的特点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以10名健康男青年为被试者,分别于静坐及轻、中度(200、600Kg.m.min~(-1))体力活动条件下观察了外加吸气阻力负荷所引起的面罩腔压力(P)及外呼吸功(w)变化;并采用辨别阈梯级(JND)与多级估量量表(MES)相结合的方法测出了不同体力负荷条件下的呼吸阻力感觉阈限。结果表明:(1)面罩腔压力与外呼吸功分别与呼吸感觉量值呈高度相关关系(P<0.01)但又以压力指标相关程度更为密切,故选用面罩腔压力波动幅度()作为反映呼吸感觉程度的客观生理指标较外吸气功率更为适宜。(2)体力负荷与外加吸气阻力对面罩腔压力、外呼吸功及感觉量值均具有协同的增强效应。(3)随体力负荷的增强,呼吸阻力感觉的阈限值也相应升高。在轻度体力负荷下能引起轻、中度呼吸阻力感觉的面罩腔压力波动幅度阈限值分别为(60、100mmH_2O);在中度体力负荷下,则分别为80、130mmH_2O。述结果对制订航空供氧装备附加呼吸阻力生理学标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