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描述产生和分离即使在表型上是沉默的一些特定点突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一个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它在给定的位置上与野生型是不同的)作为特定的诱变剂,并在体外把它整合到基因组DNA中。乍看起来,这种方法比其它方法更费劲,因为它需要一个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但是,有一种较新的合成方法缩短了取得寡脱氧核  相似文献   
72.
自苯肼处理过的鸡网织红细胞所分离出的mRNA,制备成鸡珠旦白cDNA,并使之在pMB9质体的抗四环素基因中克隆。限制性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分离到两类克隆。从核苷酸序列的资料证明,这些分离的克隆相当于鸡的α和β-血红旦白基因。  相似文献   
73.
传统的观点认为,根瘤菌互接种族菌株表现其寄主专一性,用它作为根瘤菌属定种的重要标志之一,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这种寄主专一性而取得令人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74.
莲子叶细胞中变形质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形质体(amoeboid plastid)是一类形状不规则的原质体(proplastid),在切面上多呈变形虫状、有哑铃形、马蹄形和环形等,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的细胞中。关于变形质体的作用及其进一步发展趋势,至今看法仍不一致;在暗环境条件下,变形质体的发育途径目前尚无详细报道。为此,我们在莲子萌发前后,对处于暗环境下子叶细胞中变形质体的形态和发育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75.
超微结构的研究证明,豌豆(Pisum sativum L.)生殖细胞自形成直至成熟花粉时期,始终存在少量质体和较多的线粒体。DNA 荧光的观察表明,在发育早期的生殖细胞中不含细胞质DNA 类核,但在成熟花粉的生殖细胞中有许多的类核。在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随着花粉管的生长,生殖细胞中的类核逐渐降解。在花粉培养24 h 后,生殖细胞的类核全部消失。研究结果确定了豌豆质体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支持遗传分析及RFLP研究的结论,阐明了过去在细胞学上认为是双亲遗传的判断不正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6.
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病原及其在某些寄主上的症状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国光  周广泉   《广西植物》1984,(3):257-260+274
葫芦科的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Swingle)Jeffrey)感染一种系统性的黄化型病害。 通过两次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病茎和病叶脉的韧皮组织中的薄壁细胞和伴胞中,发现有类菌质体(MLO),同时在重复的电镜观察中,在上述组织的薄壁细胞内,还发现风轮状的病毒(Virus)内含体。在健株的上述组织中。没有发现MLO和风轮状内含体。 在用三种不同接种方法(媒介昆虫、叶擦和汁液重创摩擦)进行的生物学测定的结果表明:罗汉果疱叶丛枝病有广泛的寄生范围,其症状特点:在常用的鉴定病毒的常规寄主上,最终均呈现黄化症状,没有系统性或局部性的斑点反应。其中在葫芦科的某些植物上的症状,基本上与罗汉果的症状相近似:初期明脉或脉间褪绿,继之出现疱状斑驳叶,叶片扭卷畸形,后期黄化。在茄科的供试植物上,症状特点:初期多为脉间褪绿,随之株形矮化,叶片变小。豆科上的症状:既有明脉,也有脉间褪绿,叶片呈现细长扭曲,变小并丛生。十字花科的症状特点是褪绿斑驳叶,株形矮化,叶片变小。  相似文献   
77.
观察了甜菊(Steviarebaudiana Bertani)质,本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黄化幼芽质体的原片层体,为小管组成的网状“晶格体”,“质体中心”逐渐弥散,形成放射状排列的片层结构。质体的被膜出现突起的芽体,可能是质体增殖的一种方式。至幼叶转绿后,“质体中心”弥散消失,类囊体基本形成,原片层体转化为片层结构。随着叶片的成长变绿,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的明显分化,基粒垛叠层增多,光合膜系十分发达。在幼叶和正在伸展的叶片细胞内,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分裂成为哑铃形,这是叶绿体增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8.
79.
该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淀粉含量、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内质体超微结构和淀粉组织化学定位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枸杞果实内淀粉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果实花后14d其含量达到最高(13.85mg·g-1)。(2)果实内α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随果实发育成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α淀粉酶活性始终明显高于β淀粉酶活性。(3)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果实转色(花后24d)以前果实的造粉体内有大量淀粉粒的存在,但在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实内的淀粉粒分解、消失,而叶绿体内没有观察到淀粉粒。研究认为,淀粉是宁夏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对维持果实早期的库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实库强的增加,淀粉体内的淀粉被淀粉酶分解转化为还原糖贮藏在果肉细胞中。  相似文献   
80.
从茶多酚中分离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单体。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检测EGCG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对Survivin、突变型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EGCG的作用下,SMMC-7721凋亡明显增加(P0.05);Survivin和突变型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表明EGCG可能通过下调人肝癌细胞株Survivin和突变型p53的表达,进而促进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以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