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在已报道的UGPase的植物cDNA序列基础上,从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毛状根中分离了此酶的cDNA.此cDNA全长为1 831 bp,推测编码分子量为51.5 kD、等电点为6.01的由47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将此cDNA的开放阅读框载入质粒pET28(a)+并转入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BL21.SDS-PAGE表明此酶已经在 E.coli 中获得大量表达,表达量约为总细菌蛋白的40%.酶活分析表明,转化菌中UGPase 的活性比非转化菌高0.50~3.27倍,证明此cDNA可以在原核生物中获得表达.Northern blot表明UGPase在黄芪的根、茎、叶及毛状根中均有表达,在根及毛状根中表达量较高,证明了此酶主要分布于植物贮藏组织的报道.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了培养基的组成及添加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活性炭及XAD-2后,香荚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而且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香荚兰细胞在全组成的MS培养基中香兰素含量均低于由矿物质盐组成培养基中的含量。可以考虑采用二步培养法来培养香荚兰细胞及产生香兰素。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基于蜡螟感染模型探究亚抑菌浓度(sub-MIC)氟康唑(fluconazole, FLU)对光滑念珠菌毒力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的光滑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ATB法测定FLU对光滑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蜡螟感染模型检测光滑念珠菌的毒力,并采用病理学和病原学方法评估建模是否成功。穿刺及不同sub-MIC FLU对健康蜡螟的影响: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分为三组,即PBS组(注射10μL PBS)、FLU亚组(分别注射10μL FLU药液,使感染蜡螟体内FLU浓度为0.5 mg/kg、1 mg/kg、2 mg/kg、4 mg/kg、8 mg/kg、16 mg/kg)和穿刺组(微量注射器穿刺但不注射)。不同sub-MIC的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的影响:采用2.50×106酵母/只剂量感染蜡螟,2 h后,对照组再注射10μL PBS,实验组再注射不同浓度FLU工作液,观测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蜡螟的治疗效果。结果 FLU对9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MIC为8~32 mg/L,光滑念珠菌ATCC200...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道5个新组合:金银忍冬短胖孢(Cercosporidium diervilae (Ell. Et Ev) Baiet Cheng,comb.Nov.);紫穗槐菌绒孢(Mvcovelloslclla passaloroidzs(Winte r)Bai et Chengcomb.Nov.);朝鲜槐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ladrastidis(Jacz.) Bai et Cheng·comb. Nov);白头翁假尾孢(pscudoccrco spora]ilitormis(D;vi s)Bai et Chengt comb·nOV·)荚燕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varia(Peck)Bai et Cheng。Comb.nOV·)这5个新组合是从Cercospora属转来修正的。  相似文献   
95.
豆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豆野螟Maruea testulalisGeyer(1832)是我国豆类蔬菜,特别是长豇豆Vigna sesguipedalis的主要害虫。在杭州,一年发生七代,以预蛹越冬。以1—3代为害为主。一龄幼虫头宽0.197毫米,Dyar常数为1.653。随虫龄增加,取食场所从花器转向豆荚。产卵前期为3—4天,羽化后6—8天卵量最集中。幼虫、蛹发育历期与日平均温度间的对数回归方程为Y1=3.5825—1.7766x,Yp=3.8118-2.0800x。卵期2—4天。田间为害以6—8月为主;灯下威虫有7月和9—10月两个高峰。有分距姬蜂Cremastus sp.和稻苞虫寄蝇Pseudoperiehaeta insidiosa二种天敌。应用80%敌敌畏800倍等农药,在百花虫数达40头上下、二龄幼虫约占50%时,兼喷植株、落地花,能达到降低花、荚被害率,提高鲜荚产量、品质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97.
菜豆、豇豆、扁豆是三种作蔬菜用的豆科植物。然而笔者发现,在初中植物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师生举其例却识木准其物的现象,故本文对这三种植物作一简单介绍。菜豆(Phaseolusvulgans图1),亦称“四季豆”、“去扁豆”、“豆角”,俗称“云豆”。豆科,一年生草本。蔓生或矮生。复叶,小叶3,顶生小叶阔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沿叶脉有疏柔毛,侧生小叶偏斜。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花白、黄、淡红或淡紫色。荚果条形,略膨胀,长IO~15cm,宽约Icm,无毛。种子红、白、黄、黑色或斑纹彩色。我国多数地区都可春…  相似文献   
98.
豇豆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来自国内外的120个豇豆品种16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豇豆品种的系统分类。豇豆可分为4个品种群和8个品种亚群,I.早期长荚丰产品种群(内含3个品种亚群,33个品种);II.晚熟短荚低产品种类(含内3个品种亚群,26个品种);Ⅲ.小叶早熟中产品种群(内含2个品种);Ⅳ大叶中晚熟中产品种群(内含2个品种亚群,59个品种)。  相似文献   
99.
利用红树基因培育耐盐豇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盐渍化是影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全世界的盆地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有一亿亩,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是利用盐碱地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用常规方法选育耐盐作物品种的工作进展缓慢,因此,人们试图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植物抗盐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性状,具体表现在避盐性和耐盐性两方面,即有的植物表现为对盐分排斥,不吸收;另外一些植物则表现为对高浓度盐分的忍耐。植物抗盐性是多性状的综合表现,普遍认为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多基因调控。在目前识别与分离抗盐相关基因和同…  相似文献   
100.
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虫甘蓝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栽培品种“京丰”和“迎春”,并分别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对NPTⅡ的ELISA检测表明,标记基因NPTⅡ已在再生植株中得到有效表达。对转化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CpTI基因已整合到甘蓝的基因组。实验室内的叶片离体饲虫及盆栽饲虫试验表明,转基因甘蓝对菜青虫具有一定抗性。实验中还观察到,采用愈伤组织分化途径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频率,但嵌合体较多;而直接分芽的途径转化率低,但嵌合体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