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8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465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917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低成本法生产L-天冬氨酸 日本Mitsubishi Petrochemical公司将于秋天开始采用微生物Brevibacterium fla—vum发酵技术,制造L-天冬氨酸。以延胡索酸及氨为原科,经大量细菌发酵,产生酶促反应,制造氨基酸。  相似文献   
72.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是一个尚未被严格定义的种,它几乎包括芽孢杆菌属内所有能在65℃以上生长的细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151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9种酶(G6PDH、LDH、MDH、IDH、AlaDH、LeuDH、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酯酶)的酶谱进行测定分析。根据其酶谱的差异,可将151株菌株分成两个类型。两型之间8个酶的13或14个基因产物的相异度约为91.8%,两型间的标准遗传距离是2.55。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细菌也许可以被看作为两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73.
李盛勋 《微生物学报》1966,6(1):114-114
1960年秋,在某农村有白喉流行,我们使用亚碲酸钾棉棒进行了白喉杆菌的培养,调查了现症病人及带菌者,证明有使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亚碲酸钾鸡蛋棉捧成分为鸡蛋3份,生理盐水1份,2%亚碲酸钾。制备是以无菌鸡蛋浸泡棉棒,高压灭菌后,浸沾无菌2%亚碲酸钾保存备用。如先加亚碲酸钾然后灭菌,则棉捧变黑,有碍观察结果。亚碲酸钾鸡蛋平板成分是250毫升普通琼脂培养基,加2%亚碲酸钾溶液7.5毫升及0.5%膀胱氨基酸7.5毫升,待琼脂稍凉,加入打匀无菌的鲜鸡蛋1个摇匀,倾倒平板备用。以亚碲酸钾鸡蛋棉捧采取标本。  相似文献   
74.
炭疽杆菌与其他需氧芽孢杆菌间的鉴別至今尚无较可靠方法。本文乃报导43株标准炭疽杆菌,33株标准的其他需氧芽孢杆菌及212株新分离的需氧芽孢杆菌实验结果:(1)串珠试验,43株标准炭疽杆菌中95.3%阳性,80株新分离炭疽杆菌92.5%为阳性而165株其他需氧芽孢杆菌全部为阴性。(2)W噬菌体裂解试验,所有炭疽杆菌全部被裂解,其他的需氧芽孢杆菌中仅有1株新分离的蜡样杆菌被裂解,其余全不被裂解。(3)碳酸氢钠培养基上CO2培养试验,43株标准炭疽杆菌中除7株弱毒株外,均出现粘液菌落,80株新分离的炭疽杆菌中78株出现粘液菌落而其他的则均不出现粘液菌落。(4)青霉素抑制试验、水杨苷发酵试验、动力试验及溶血试验在炭疽杆菌为阴性,在其他需氧芽孢杆菌中则不一致。因此提出,串珠试验、W噬菌体裂解试验及碳酸氢钠培养基上CO2培养下菌落的观察可作为炭疽与非炭疽杆菌的主要鉴別方法;而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的观察、青霉秦抑制试验、水杨苷发酵试验、动力试验及溶血试验可作为辅助的鉴別方法。  相似文献   
75.
发酵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喜林  Stan.  PF 《天津微生物》1989,(1):13-23
  相似文献   
76.
77.
组分Ⅰ蛋白(RuBP羧化酶/加氧酶)的生物合成系由叶绿体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所以,被作为研究细胞质遗传的标记。本实验用免疫化学和氨基酸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水稻(珍汕97)、小麦(繁7)、油菜(湘矮早)和烟草(G28)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组分Ⅰ蛋白作了比较,同时对不同作物的组分Ⅰ蛋白也作了免疫鉴定。结果表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组分Ⅰ蛋白差异不大,但是,四种不同作物的组分Ⅰ蛋白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茶叶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