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7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343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519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542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471篇
  1992年   503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412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模式标本是发表新种的依据,对稳定物种学名至关重要。紫堇属(Corydalis DC.)隶属于罂粟科(Papaveraceae)荷包牡丹亚科(Fumarioideae)紫堇族(Corydaleae),是分类学研究的困难属之一。该研究首先基于《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以及全球物种名录查询获得被认可的526个紫堇属物种,然后通过检索全球数字化植物标本数据库(JSTOR)、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获得了其中395个物种1 894份模式标本,最后对获得的标本信息进行核实、整理和归纳,提取模式类型、馆藏地、采集人、模式产地和采集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紫堇属每个物种平均仅有约5份模式标本; 该属模式标本散落在全球80个标本馆中,其中超过85%为国外采集者采集。未来应当结合文献,加强对该属模式标本的信息考证和规范化整理。  相似文献   
992.
【背景】微生物转化是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的重要手段,具有催化反应快、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易控制和污染小等特点。许多微生物能够对蟾毒配基类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在不同位置进行结构修饰,并且产生毒性减弱的活性衍生物。【目的】筛选蟾毒灵生物转化菌株,以期发现活性更好、毒性降低的化合物。【方法】利用蟾毒灵为底物筛选其生物转化菌株,通过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C-MS (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鉴定转化产物;对可生物转化蟾毒灵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优化发酵条件提高转化率,同时测试该菌株对其他甾体化合物的转化作用。【结果】筛选获得一株蟾毒灵转化菌,经形态学与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分析鉴定为Naganishia属菌,转化产物为3-去氢蟾毒灵。该菌株生物转化的培养基最适底物浓度为8 mg/L,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转化时间为96 h,最终转化率为48.3%。该菌株可将雌酮E1转化为雌二醇E2,也可将雌二醇E2逆向转化为E1。【结论】首次发现Naganishia属菌株对甾体类化合物具有转化活性,其产生的弱细胞毒性的转化产物3-去氢蟾毒灵有望成为高效、安全的强心药物。微生物转化法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为大量制备活性化合物3-去氢蟾毒灵提供了一条简便易行的道路,也为更多甾体化合物结构修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93.
【背景】除了菌根真菌(Orchid mycorrhizal fungi,OrMF)外,兰科植物根中还有其它内生真菌,称为根相关真菌(Root-associated fungi,RAF)。【目的】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同一栖息地针叶林和灌木林两种不同生境西藏杓兰、黄花杓兰和无苞杓兰的RAF菌株,研究其真菌谱系、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结构。【方法】从杓兰根碎屑中分离RAF,通过总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得到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和多样性分析,并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得到相似性最高序列的注释信息来分析RAF生态学特性。【结果】共分离得到278株RAF,25种OTU类型,包括23个子囊菌门OTU,2个毛霉菌门OTU。RAF物种丰富度分析发现西藏杓兰的较黄花杓兰高,不同生境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杓兰物种较不同生境的RAF群落分化程度高。生态功能分析显示25个OTU包括共生型、腐生型和致病型3种营养型,以及外生菌根菌群、植物病原菌群、内生真菌群、动物病原菌群、真菌寄生菌群、杜鹃花类菌根群、未定义的腐生菌群和不确定型8种共位群。【结论】阐明不同生境采集的不同杓兰中RAF的分布特点和生态功能,为未来研究RAF与杓兰属植物的共生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王尚彦  王宁 《古生物学报》1995,34(3):375-380
记述2个新遗迹属──Biconcavichnus和Fasciarichnus,并讨论了它们的形成方式和形成环境。化石产于贵阳市南约20km的孟关附近的下三叠统安顺组上部。  相似文献   
995.
五种掩耳螽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直翅目:露螽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露螽科Phaneropteridae掩耳螽属ElimaeaStal5种雌性发声刺,不同种发声刺的数目,形态和分布不同,露螽科雌性的发声刺,可以作为鉴定雌性为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描述了采自上海地区的威(虫兆)属一新种Willemia shanghaiensis,并报道中国新纪录种厚角阔(虫兆)Oncopodura crassicornis Shoebotham,1911.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红螯蛛属两新种及两种雄蛛新发现(蜘蛛目:管巢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红螯蛛属2新种,即宁明红螯蛛Cheiracanthiumningmingensis,sp.nov,和思茅红螯蛛Cheiracanthiumsimaoensis,sp.nov及2种雄性的补充描述,即粗美红螯蛛CheiracanthiumexquestiumZhangetZhu,1993和纤红螯蛛CheiracanthiumfibrosumZhangetal,1994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省生物研  相似文献   
998.
后唇科吸虫三新种(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后唇科吸虫3新种,即东山后唇吸虫Opistholebesdongshanensis.sp.nov.东山异唇吸虫Heterolebesdongshanensis.nov.和兔头异唇吸虫Helterolebeslagocehpalisp.nov模式标本式采自福建省东山县沿的棕斑兔头TunLagoceophaluslunaris spadiceus肠道内。  相似文献   
999.
记述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平腹蛛科1新种:乌氏掠蛛模式标本保存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00.
记述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拟稻蝗属Oxyoides Zhent et Fu,1994一新种,八面山拟稻.bamianshanensis sp.nov.和华蝗属Sinacris Tikham,1940一新种,湖南华S.hunanensis sp.nov.,标本采自湖南郴州八面山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