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13篇 |
免费 | 514篇 |
国内免费 | 5294篇 |
专业分类
226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255篇 |
2022年 | 311篇 |
2021年 | 386篇 |
2020年 | 323篇 |
2019年 | 313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270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566篇 |
2012年 | 825篇 |
2011年 | 696篇 |
2010年 | 606篇 |
2009年 | 700篇 |
2008年 | 888篇 |
2007年 | 819篇 |
2006年 | 736篇 |
2005年 | 750篇 |
2004年 | 746篇 |
2003年 | 915篇 |
2002年 | 940篇 |
2001年 | 771篇 |
2000年 | 783篇 |
1999年 | 670篇 |
1998年 | 628篇 |
1997年 | 755篇 |
1996年 | 671篇 |
1995年 | 768篇 |
1994年 | 729篇 |
1993年 | 713篇 |
1992年 | 712篇 |
1991年 | 633篇 |
1990年 | 590篇 |
1989年 | 580篇 |
1988年 | 175篇 |
1987年 | 171篇 |
1986年 | 152篇 |
1985年 | 202篇 |
1984年 | 137篇 |
1983年 | 57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9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1956年 | 3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作者编写《广东植物志》旋花科时,对据本科的花粉形态特征划分族和属的意义予肯定并采用之;现将其中4个属、6个分类单位的分类或其分布等予于报道.对华南和北越的心萼薯属植物作修订;论证本地区不产AniseiaChoisy.被认为该属的狭花心萼薯A.stenantho和大花心萼薯A.stenanthavar.macrosrephana均是龙骨萼牵牛Ipomoeaatenantha;心萼薯Aniseiabiflora是毛牵牛Aniseiasinensis;云南土丁桂Evolvulusyunnanensis作新异名处理.应为我国新纪录的归化种(美洲土丁桂E.nummularius);裂叶鳞蕊藤Lepistemonlobatum为越南新纪录.也分布于我国江西、海南;海滩牵牛Ipomoeostolonifera这个开白花的海滩植物是一种中草药;虎脚牵牛Ipomoeapes-tigridis是亚洲和非洲东部热带的广布种,广东大陆西部也有;它是IpomoeaLinn.选模式种;这属的中名,本文恢复《广州植物志》(1956)等采用的牵牛属,会比较确切用“番薯属”为这个属的中名。 相似文献
82.
84.
九种蟋蟀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蟋蟀科5属9个种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或从Gen Bank获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49bp的序列中A、T、C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31.8%、36.9%、9.9%和21.4%,A T平均含量为68.7%。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属9种蟋蟀聚成3个聚类簇,斗蟋属先与灶蟋属汇合,再与棺头蟋属构成聚类簇Ⅰ;油葫芦属黑脸油葫芦和北京油葫芦与蟋蟀属的家蟋相聚构成聚类簇Ⅱ;蟋蟀属的田蟋单独构成聚类簇Ⅲ。 相似文献
85.
中国瘤额实蝇属Vidalia R.-D.现知14种。本文记述其中的3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独纹瘤额实蝇V.unicinata sp.nov.,黑背瘤额实蝇V.nigritata sp.nov.,泛黑瘤额实蝇V.pulla sp.nov.,中华瘤额实蝇V,cornuta sinica subsp.nov.;并记载3个中国新纪录,即三剑瘤额实蝇V.triceratopt Bezzi(中国:四川;印度),桠斑瘤额实蝇V.crassiseta Hering(中国:西藏;缅甸),萨塔瘤额实蝇V.satae Ito(中国:四川;日本)。 相似文献
86.
首次报道了毛瓣车前Plantago lagocephala Bunge在中国的分布,确认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国特有种——苣叶车前P.perssonii Pilger,并提供了二者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7.
本文报道了中国苋科苋属的一新记录归化植物——广布苋(Amaranthus graecizans L.)。该种植株常匍匐,叶片狭长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有时线形或菱形卵形,长至少为宽的2.5倍,花被片3枚,近等长,与中国有分布的本属其他物种有所区别。该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至亚洲西部,归化于欧洲其他地区、东亚、澳大利亚、北美洲以及我国的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该种易与苋属其他种类相混淆,因此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可能被低估。此外,本文还对该种的种下等级以及该种的相似种进行了区分,并对该种下亚种Amaranthus graecizans subsp. thellungianus (Nevski) Gusev与国内文献记载的腋花苋(Amaranthus roxburghianus Kung)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与澄清。 相似文献
88.
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长角血蜱雌蜱的致病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c BJ)、夜蛾斯氏线虫(Sf Otio)、拟双角斯氏线虫(Sc D43)、格氏斯氏线虫(Sg NC32)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b E-6-7)对长角血蜱雌蜱进行感染试验,所用线虫剂量为4 000 Ijs/dish。结果表明,5种线虫均对长角血蜱雌蜱有致死效应。Hb E-6-7和Sc BJ两种线虫对雌蜱各发育期致病力最强,导致雌蜱的累积死亡率和半致死时间分别为饥饿雌蜱82.5%,9.0天和75.0%,8.8天;吸血雌蜱90.0%,8.0天和82.5%,8.0天;饱血雌蜱93.3%,7.3天和86.7%,7.3天。Sc D43对饱血雌蜱有较高的致死效应,为80.0%,但半致死时间较长,为11.7天。Sf Otio和Sg NC32对长角血蜱雌蜱的致死效应较低。饱血雌蜱较饥饿雌蜱和吸血雌蜱更易被线虫感染。 相似文献
89.
记述中国稻弄蝶属Parnara Moore,18814种,其中圆突稻弄蝶Parnara apostata(Snellen,1866)为1新记录种。制作了分种检索表,进行了新记录种的成虫形态描述,提供了特征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