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4年7月17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参与进行了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本文简要报道墨脱队从派镇到62k的考察结果,本线路考察共采集到239份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及一些蝌蚪,以及丰富的DNA组织样品和影像图片资料。标本经鉴定隶属8科16属19种,其中有湍蛙属(Anuglops)2新种,本文先介绍其鉴别特征,将另文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2.
记述采自中国西藏的叶蝉科大叶蝉亚科窗翅叶蝉属Mileewa Distant 1新种——易贡窗翅叶蝉Mileewa yigongana Yang,sp.nov.和斑大叶蝉属Anatkina Young 1新种——多色斑大叶蝉Anatkina polycolora Ya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相似文献   
73.
选用了21种野生真菌,分别以PBS(磷酸缓冲液)浸提,浸提液进行兔红血球血凝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等不能使兔红血球凝集,显阴性;其余真菌均能使兔红血球凝集,其中以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crispa)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效价最高26;盘状马鞍菌(Helvella pezizoids)次之25;其余的均为20~23.取PBS浸提效价较高的6种样品棱柄白马鞍菌、盘状马鞍菌、真姬离褶伞(Lyophyllum shimeji)、红菇腊伞(Hygrophorus russula)、美味牛肝菌、离褶伞(Lyophyllum)等分别用Tris、NaAcetate(乙酸钠)、Glycin(甘氨酸)等不同pH缓冲液浸提,浸提液进行兔红血球血凝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显弱酸性或弱碱性的缓冲液浸提时,浸提液对兔红血球血凝活性效价高于中性缓冲液,浸提真菌样品时最好使用弱酸或弱碱性缓冲液.  相似文献   
74.
西藏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垂直带谱的划分与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勇  樊国盛  李乡旺  郑维列 《广西植物》2004,24(2):107-112,106
将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分布划分为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山地温带针叶林带、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带、高山寒带疏林、灌丛、草甸带和高山荒漠带。在上述基础上 ,分析了各带谱的区系组成、性质和特有种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5.
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在不同培肥措施下的肥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西藏中部春播条件下就不同培肥方式对退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化肥、有机肥 ,特别是有机 -无机肥配合施用在协调土壤环境 ,促进以细菌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繁殖以及土壤有机质、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土壤养分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退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呈现出变化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并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恢复态势 ,突出地反映了高原高寒以及干旱、半干旱条件下退化土壤所具有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肥力恢复及结构重建的可能性及其潜力。石灰性土壤条件下 ,耕层土壤有机质以及不同土层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的绝对增长量较大。同时 ,不同培肥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真菌、固氮菌以及耕层土壤放线菌的繁殖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不同土层土壤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6.
西藏列当科一新记录属--野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当科野菰属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在西藏的分布为新记录。  相似文献   
77.
西藏灵菇奶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用西藏灵菇对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及病理变化的调整作用.方法由林可霉素造成小鼠腹泻模型,并证实肠道菌群紊乱后,将其分成灵菇奶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7 d后对每个组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同时取回肠末段组织标本用光镜及电镜观察黏膜结构的变化.结果抗生素模型组大多数小鼠肠道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小鼠肠道的正常菌群及病理组织改变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灵菇奶不仅对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而且对肠黏膜的修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8.
西藏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地域辽阔 ,面积为 12 0万平方公里 ,占我国总面积的 12 .5 % ,海拔由 6 0 0m左右至 884 8m ,有高耸的山脉、众多的水系与湖泊 ,蕴藏着丰富而特有的物种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 5 0 0 0余种 ,占全国高等植物 1/ 6 ,其中有 10 0 0余种具有珍贵药用价值的植物。西藏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而分散。比较集中的为一江两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地带。除冬虫夏草、红景天、雪莲等分布于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及雪线以上外 ,多数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于藏东南地区的有林地带 ,以三江流域、察隅、墨脱、波密、林芝、米林等地最为突出 ,是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79.
西藏农作物病原真菌的区域分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旺姆  次央 《菌物系统》2001,20(4):556-560
在西藏农作物病原真菌调查基础上,综合分析西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病原真菌分布的影响,将西藏病原真菌分布划分为5个区:(1)喜马拉雅南侧暖湿润区;(2)藏东温暖半湿润区;(3)藏南温暖半干旱区;(4)西喜马拉雅温凉干旱区;(5)藏北羌塘高寒区。  相似文献   
80.
从采自西藏海拔在3640-4300米地区的125份土样中共检测到食线虫真菌4个属,共28种。其中纤细梗虫霉Stylopage araea,滑丝梗虫霉Stylopage leiohypha和印度单顶孢Monacrosporium indicum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