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0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209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961.
华蟹甲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蟹甲草共获得46个提取、分离样品,首先测定这些样品在100 mg/L浓度下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然后测定活性较高的Y-S16/23~90/96号样品对9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以及对辣椒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华蟹甲草的不同组织器官,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最高,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次是叶片提取物,但均是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最高;而在所有样品中,Y-S16/23~90/96号样品的活性最高,在100 mg/L浓度下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超过50%,其作用谱较广,对供试的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分别为68.96和99.17 mg/L,对黄瓜疫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3个病菌的活性次之,EC50介于137.37~161.68 mg/L之间,对水稻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4个病菌的活性相对较差,EC50介于303.05~362.54 mg/L之间;Y-S16/23~90/96号样品对辣椒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962.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天然植物提取物对生长后期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659.05±8.04 g)的14日龄天府肉鸭12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个处理(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7.5、75、150和225 mg/kg植物提取物即为相应的试验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除225 mg/kg组降低采食量外,其余各组对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物提取物均提高了肉鸭试验各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与对照组相比,37.5,75,150和225 mg/kg植物提取物分别提高全期ADG 6.30%(P<0.05),7.07%(P<0.05),9.62%(P<0.01)和5.28%(P<0.05),分别降低全期F/G 4.60%(P<0.05),10.73%(P<0.01),8.81%(P<0.01)和14.56%(P<0.01).回归分析表明,全期ADG随植物提取物添加剂量呈显著二次曲线(P<0.05)上升,当添加剂量为132.75 mg/kg时,试验全期增重速度最大,达86.8 g/d;全期F/G随添加剂量增加呈极显著二次曲线下降(P<0.01);③植物提取物显著改善肉鸭的屠宰性能,显著提高瘦肉率(P<0.05),极显著降低腹脂沉积(P<0.01),且随添加剂量增加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变化(P<0.001);④植物提取物在生长后期肉鸭日粮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mg/ks.结果提示,植物提取物可通过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改善生长后期肉鸭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且存在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963.
香灰菌黑色素对真菌生长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DB培养的香灰菌丝体为材料,提取、纯化香灰菌黑色素,并测定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生长及对其胞外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灰菌黑色素对六种真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而对其多酚氧化酶活力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在不同的香灰菌黑色素浓度范围内,六种真菌胞外多酚氧化酶最大酶活的出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964.
植物与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选择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与手性化合物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植物分泌、合成的一些手性化合物,如糖甙、酶、萜类化合物、有机酸及植物激素等,在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工合成的手性化合物尤其是农药等环境污染物与植物具有对映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它们或是选择性地抑制植物的生长和生理过程,或是被植物选择性地吸收和代谢.因此,在开发、生产和使用手性化合物时需要考虑植物与对映体之间的选择性因素;同时,合理利用植物对手性污染物进行环境修复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植物与手性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的对映体选择性进行了综述,并对手性污染物的植物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5.
Zhang DZ  Gai LY  Liu HW 《生理学报》2008,60(3):341-347
本文旨在探讨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在组织含量、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方面的差别.ASCs从新西兰白兔皮下脂肪组织提取,MSCs从大鼠四肢长骨骨髓提取,体外培养扩增,免疫细胞学方法鉴定.采用细胞集落形成法检测组织中干细胞的含量.将不同代的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5-氮胞苷诱导,观察其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是否转化为心肌细胞.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ASCs呈短梭形,分布均匀,生长迅速,细胞形态单一、稳定.MSCs原代生长非常缓慢,呈簇生长,细胞纯度偏低,容易混杂其它细胞类型,传代细胞容易分化和老化.脂肪组织中ASCs含量显著高于骨髓中MSCs含量,且前者含量受年龄影响小.5-氮胞苷诱导A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有效浓度为6~9μmol/L,而MSCs在3~15μmol/L 5-氮胞苷诱导下可见心肌细胞形成.ASCs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呈球形细胞团,MSCs分化的心肌细胞呈条形或棒状,其心肌细胞分化率低于ASCs.幼年动物MSCs的组织含量和心肌细胞分化率均高于老年动物,而ASCs受动物年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ASCs在组织含量、细胞纯度、生长速度和心肌细胞分化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骨髓MSCs,在心肌细胞再生方面较MSCs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66.
杆状病毒转导不同哺乳动物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ZS  Zhang C  Lu XL  Li Y  Xu YF  Xiong F  Feng SW  Li L 《生理学报》2008,60(3):431-436
杆状病毒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若能有效转导不同哺乳动物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将会成为干细胞基因修饰研究领域中更理想的一种基因载体.本文探讨了重组杆状病毒(BacV-CMV-EGFP)对不同哺乳动物BMSCs的转导效率.体外原代培养小鼠、大鼠、猪、恒河猴及人的BMSCs.用培养3代以上的哺乳动物BMSCs进行病毒转导实验,转导2d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不同哺乳动物BMSCs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BMSCs的转导效率.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小鼠、大鼠、猪、恒河猴及人的BMSCs于体外传代3次以上后,细胞呈现较均一的梭形,漩涡状生长;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小鼠、大鼠、猪的BMSCs相比,恒河猴及人有更多BMSCs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且荧光强度较强;杆状病毒对小鼠、大鼠、猪、恒河猴及人的BMSCs的转导效率分别为(21.21±3.02)%、(22.51±4.48)%、(39.13±5.79)%、(71.16±5.36)%及(70.67±3.74)%.上述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BMSCs的转导效率不同,对恒河猴及人的BMSCs转导效率较高,说明重组杆状病毒可作为人或灵长类动物BMSCs基因修饰研究领域中更理想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967.
外源水杨酸对悬浮培养甘草细胞中甘草黄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添加10mg&#183;L^-1水杨酸可促进和提高甘草细胞的生长和甘草总黄酮产量。添加水杨酸可导致细胞中过氧化氢含量升高,引起细胞中苯丙氨酸裂解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968.
芘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土培方法探讨芘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结果表明:芘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显著抑制;芘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则显著提高,且质膜透性随着芘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一下降一升高的趋势;高浓度芘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内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69.
不同碳源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和三萜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继代周期中,培养基中添加10-50 g.L-1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后,白桦愈伤组织的鲜重均上升,浓度为20-30 g.L-1的三种糖,其鲜重积累量均较高.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和果糖的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物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添加蔗糖的则呈直线上升.其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浓度为30 g.L-1的三萜类物质积累量最高.  相似文献   
970.
盐生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幼苗分别用0、50、100和200 mmol·L-1的NaCl、KCl和NaNO3处理15和30 d后取样并测定干鲜重、肉质化和离子含量的变化的结果显示(1)NaCl处理后植株鲜重和干重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升高,NaNO3的效应次之,KCl则起抑制作用;(2)三种盐处理后植株肉质化水平依次为NaCl>NaNO3>KCl1(3)离子含量变化为,Na 含量依次为NaCl>NaNO3>KCl;K 含量依次为KCl>NaCl>NaNO3;Cl-含量依次为KCl>NaCl>NaNO3;(4)盐地碱蓬对NaCl的响应特别显著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00mmol·L-1NaCl处理30d后植物体内Na 和Cl-含量分别占干重的13.5%和10.1%.显然,盐地碱蓬是一种专性盐生植物,是一种钠和氯的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