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7篇
  免费   1334篇
  国内免费   3322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在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时,产生耐药性与CD44v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共66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37例,其中18例获得了治疗前和治疗后转移性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治疗前、治疗后的不同乳腺组织进行CD44v6表达的研究。结果:CD44v6在经曲妥珠单抗治疗产生耐药的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程度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CD44v6的表达与曲妥珠单抗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992.
李小溪  李筱涵  郭晓东  李波  孙志强 《生物磁学》2011,(12):2345-2346,2206
目的:探讨血浆取代血清检测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检测乙肝标志物的血样30份,分别放在抗凝剂管和普通干燥试管,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检测HBsAg,将检测结果进行OD及S/CO值统计处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与二种血浆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0.99,二种血浆与血清结果相关关系良好(P〉0.0 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代替血清完全可以用于全自动酶标分析仪进行检测,既可以节省预处理时间,又可以减少标本在分离吸移血清过程中出现差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研究COX-2、PGE2、EP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在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纹状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纹状体中COX-2/PGE2系统与小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分成三个亚组,分为末次给药后1天组、2天组和3天组,n=10)。实验组给予10mg/kg的MA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注射两次,注射时间为8:00、20:00,连续注射4天。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处杀。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中毒大鼠纹状体(CPU)中COX-2、EP2受体及Iba1(钙离子接头蛋白,小胶质细胞内一种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图像分析。另外,取大鼠的纹状体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GE2的含量。结果:COX-2、PGE2、EP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在各组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COX-2、PGE2、EP2受体的1天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2天组中COX-2表达水平大幅度上升,PGE2、EP2受体表达仍低于正常水平;3天组COX-2表达水平继续升高,而PGE2、EP2受体表达趋于正常组水平。而小胶质细胞表达水平则是三个实验组均高于正常组,且3天组高于2天组,2天组高于l天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PGE2系统与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纹状体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无明显相关性;COX-2与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核转位对氧化应激诱导人肝细胞L02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用15μM和30μM姜黄素干预L02肝细胞6 h和l2 h,Western blot检测Nrf2核转位水平;将肝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用RPMI1640正常培养,模型组用100U/L葡萄糖氧化酶(GO)干预2 h,干预组用15μM和30μM姜黄素分别干预12h后给予100U/LGO干预2h,各细胞均给予100nM胰岛素干预30min。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用荧光强度(FI)来表示ROS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细胞MDA、GSH,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水平。结果:①姜黄素明显诱导Nrf2核转位。②模型组FI、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FI、MDA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姜黄素15μM组FI、MDA水平高于30μM组(P〈0.01)。模型组G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GSH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姜黄素15μM组FI、MDA水平高于30μM组(P〈0.01)。③模型组上清液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上清液葡萄糖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姜黄素15μM组上清液葡萄糖浓度高于30μM组(P〈0.01)。模型组IRS-1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干预组IRS-1磷酸化水平均较模型组增高,姜黄素30μM组IRS-1磷酸化水平高于15μM组。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Nrf2核转位,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进而逆转氧化应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95.
宋月晗  李峰  刘燕  刘晓兰  刘洋  焦莹  赵雪松 《生物磁学》2011,(13):2451-2454
目的:探讨补肾法与舒肝法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盐酸吗啡建立大鼠精神依赖模型(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采用Obersiver5.0行为学软件分析大鼠的CPP效应,并利用RealtimePCR方法测定伏核和前额叶皮质内NR2B亚基的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白侧累积停留时间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同时伏核与前额叶皮质中NR2B的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和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和舒肝组大鼠在白侧的累积停留时间显著下调(P〈0.05),疏肝组NR2B的mRNA也显著下降(P〈0.05),而补肾组变化不显著。结论:①补肾法与舒肝法对吗啡引起的精神依赖均有调节作用。②舒肝法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影响伏核和前额叶皮质中NR2B亚基的mRNA表达进一步调节精神依赖的相关神经通路。③补肾法的作用机制与NR2B亚基的mRNA表达关系不密切,其调节的具体机制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和阿霉素(adriamycin)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株nepG2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和不同浓度阿霉素分别组成单药组和索拉非尼+阿霉素联合用药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索拉非尼、阿霉素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P〈0.01)。索拉非尼、阿霉素单药与联用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联合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索拉非尼及阿霉素单药作用均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联合用药组G0/Gl期细胞比率低于索拉非尼及阿霉素单药组,S期细胞比率高于单药组;阿霉素能抑制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索拉非尼与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多途径共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NDRG2对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转染pcDNA3.1-Ndrg2和SiRNA-Ndrg2于SW620细胞内48h,上调/下调NDRG2的表达;检测NDRG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划痕试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进一步对上调/下调NDRG2表达水平后的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行分析。结果:pcDNA3.1-Ndrg2转染SW620后,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SiRNA-Ndrg2转染SW620后,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作为抑癌候选基因能够降低结肠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98.
赵谦  杜娟 《生物磁学》2011,(18):3565-3568
DPPA2(Developmental pluripotency.associatedgene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在多能性细胞和某些癌组织中特意表达的基因。它与早期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参与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及自我更新,还在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诱导干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此外,它还是一种新的肿瘤抗原,有望成为某些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新靶点。本文就DPPA2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与胚胎发育、恶性肿瘤、体细胞重编程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质粒pshRNA-COX-2对人肝癌细胞Hep3B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重组干扰质粒pshRNA-COX-2转染Hep3B细胞并筛选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2mRNA和蛋白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表达。将被成功转染的Hep3B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测量肿瘤大小,4周后处死裸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干扰组COX-2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5.3%和52.8%(P<0.05),干扰组VEGFmRNA表达抑制率为56.5%(P<0.05)。干扰组瘤体大小明显小于阴性组和空白组(P<0.01)。干扰组COX-2得分和MVD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pshRNA-COX-2通过抑制COX-2表达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3B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00.
Cell signaling is a very complex network of biochemical reactions triggered by a huge number of stimuli coming from the external medium. The function of any single signaling component depends not only on its own structure but also on its connections with other biomolecules. During prokaryotic-eukaryotic transition, the rearrangement of cell organization in terms of diffusional compartmentalization exerts a deep change in cell signaling functional potentiality. In this review I briefly introduce an intriguing anci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ways involved in cell responses to chemical agonists (growth factors, nutrients, hormones) as well as to mechanical forces (stretch, osmotic changes). Some biomolecules (ion channels and enzymes) act as "hubs", thanks to their ability to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hemically/mechanically co-regulated. In particular calcium signaling machinery and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 are very ancient networks, already present before eukaryotic appearance. A number of molecular "hubs", including phospholipase A2 and some calcium channels, appear tightly interconnected in a cross regulation leading to the cellular response to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im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