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饥饿胁迫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初孵幼体为材料,分析了饥饿胁迫对幼体存活、行为变化,消化酶活力,脂肪酸组成,以及饥饿后再投喂对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存活、体态和游动行为的影响较大,至第7天全部死亡.初孵幼体的胃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出现最低值0.23±0.04 U·mg-1·prot-l;胰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最高为737.30±26.26 U·mg-1·prot-1;淀粉酶活力在饥饿5d时降至最低13.93±2.00 U·g-1·prot-1;脂肪酶活力在饥饿2d时最低17.46±0.79 U·g-1·prot-1.饥饿状态下,机体消耗利用自身脂肪酸成分的顺序依次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是高不饱和脂肪酸.曼氏无针乌贼的不可逆点(PNR)为第5天.实验结果有助于合理制定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前期饵料的投喂策略.  相似文献   
972.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系统相关酶的影响.Cd2+处理组浓度分别为7.25 mg/L、14.5 mg/L、29mg/L、58 mg/L和116 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Cd2+处理24 h、48h、72 h和96 h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在相同处理时间,随着cd2+浓度增加,PO和SOD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分别于24 h、7.25 mg/L和96 h、14.5 mg/L时达到最大值.当处理浓度相同、作用时间延长时,ACP活力先升后降,且在48 h、58 mg/L时升至最高,AKP活力则持续上升.表明Cd2+对长江华溪蟹免疫相关酶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其作用和效果具有浓度及时间效应.PO和SOD活力变化能够灵敏反映Cd2+对水生动物的胁迫程度,可作为指示镉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73.
太平洋鳕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秋  姜志强  孙阳  毛明光  孟祥科 《生态学报》2014,34(14):3873-3878
通过研究饥饿胁迫对太平洋鳕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太平洋鳕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不可逆点,以期为太平洋鳕人工育苗提供科学参考。实验设饥饿组和摄食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0.0—11.0℃时,太平洋鳕仔鱼在孵化后第5天开始摄食,此时卵黄囊容量约从初孵时的0.2402mm3降至0.0062mm3,卵黄囊体积随仔鱼生长逐渐变小。从第8日龄开始,饥饿仔鱼的全长、体长、肛前长、体高等指标与摄食组差异极显著(P0.01),多项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饥饿组与摄食组仔鱼开鳔率及鳔体积差异明显,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太平洋鳕仔鱼初次摄食率为30%,第7天初次摄食率达90%,仅保持1d。太平洋鳕仔鱼的耐饥饿能力较差,PNR为9日龄。最佳投饵时间为5—7日龄。  相似文献   
974.
何敬琦  张思雅  李明  杨栋  李术 《生物磁学》2014,(9):1627-1632
目的:考察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酰胺、血清、碳酸氢钠含量对CHO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在CHO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成分的葡萄糖、谷氨酰胺、血清、碳酸氢钠,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根据二次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以细胞表达蛋白体外活性为指标进行实验,考察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酰胺、血清、碳酸氢钠含量对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根据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曲面图和等高线图,优选出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54g/L、谷氨酰胺O.59g/L、血清8.3%,碳酸氢钠2.96g/L。结论: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细胞培养过程中考察培养基中各组分的优选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通过对CHO细胞培养基成分的优化,使CHO细胞蛋白表达量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75.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外膜蛋白H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OmpH)的致病作用。方法: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强毒株C48-3的重组蛋白OmpH,亲和层析法纯化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重组OmpH,通过皮下注射兔制备抗OmpH抗血清,用生物学功能实验比较野生株C48-3、突变株ΔompH和互补株C48-3C的粘附能力、血清抵抗性和抗吞噬作用。结果:与野生株和互补株相比,突变株对CEF细胞的粘附能力显著降低,而抗OmpH抗体显著抑制野生株和互补株对CEF细胞的粘附,但该抗血清不影响突变株的粘附能力。野生株和互补株在鸡血清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突变株,但灭活鸡血清处理不影响它们的存活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突变株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野生株和互补株,而抗OmpH抗体增强巨噬细胞对野生株和互补株的吞噬能力,但该抗体不影响巨噬细胞对突变株的吞噬能力。结论:OmpH是禽巴氏杆菌的致病因子,它在该菌对宿主的感染与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6.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进行肺部病灶放射治疗的患者118例,评价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并在放疗前及放疗剂量达到43 GY时分别抽取患者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含量。结果:43例患者发生了放射性肺炎,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的放疗前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放疗剂量达到43Gy时,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检测放疗前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可以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7.
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 作为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miR-224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肿瘤相关miRNA 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原发性肝 癌患者血清中miR-224 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清miR-224 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Real-time RT-PCR)方法,分别检测4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20 例慢性肝硬化患者及20 例正常人的血清标本中miR-224 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24 的表达水平与AFP和MMP-9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224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 于正常人、慢性肝炎和慢性肝硬化患者(P<0.05)。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224 的表达与AFP 和 MMP-9 呈正相关。血清miR-224 低表达组术后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率则高于高表达组(P<0.01)。结论: miR-224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其血清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miR-224 可能 成为新的原发性肝癌检测标记物和潜在的原发性肝癌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78.
目的:研究DEC1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HCC患者,30例正常人,3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慢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PCR)检测血清DEC1的表达情况。分析血清DEC1的表达水平与AFP相关性。探讨血清DEC1的表达水平与HCC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血清DEC1明显高于正常人、慢性肝炎和慢性肝硬化患者(P0.05)。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C患者血清DEC1的表达与血清AFP水平是呈正相关的。Kaplan-Meier结果显示血清DEC1低表达组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其术后生存率也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1)。结论:DEC1在肝癌者血清中高表达,不仅可能成为HCC诊断的标记物,且其血清表达水平也有助于HCC临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急性肺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新型的外源性硫化氢供体GYY4137具有抗炎、抗休克、抗癌及抗血栓等作用,本研究探讨其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18-20 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只),脂多糖组(20只),治疗组(20只),然后复制小鼠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复制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治疗组注射脂多糖1小时后给予腹腔注射GYY4137(50 mg/kg),在给予脂多糖8小时后将小鼠处死,留取血清与组织标本。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白介素10的表达,检测小鼠血清中H2S的含量,测得肺脏湿/干比,检测肺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测得肺组织中与氧化应激相关的H2O2、·OH与SOD因子的含量。结果:脂多糖引起了严重的肺损伤,GYY4137对脂多糖导致的肺水肿、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保护了脂多糖造成的肺损伤,降低了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肺脏氧化应激损伤。其保护作用于抗炎、抗氧化有关。结论:GYY4137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途径保护了脂多糖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可能在炎症疾病模型中也发挥相同作用,并且为未来临床使用缓释硫化氢供体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Hcy浓度差异。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587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资料收集包括民族、高血压分级、血清Hcy。共收集汉族305例(男:203例;女102例),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76例、85例、44例;收集维族282例(男:187例;女:95例),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57例、71例、54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分别以维、汉民族间性别及高血压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族男性血清Hcy水平(16.30±9.97μmol/L)明显高于汉族男性(13.12±7.43μmol/L)(P0.05),维族女性血清Hcy水平(14.91±9.62μmol/L)明显高于汉族女性(11.12±8.43μmol/L)(P0.05);维族高血压Ⅰ级血清Hcy水平(11.40±5.97μmol/L)与汉族高血压Ⅰ级血清Hcy水平(11.36±4.27μmol/L)相当(P0.05),维族高血压Ⅱ、Ⅲ级血清Hcy水平(16.55±6.69、28.87±9.12μmol/L)均高于汉族高血压Ⅱ、Ⅲ级血清Hcy水平(14.45±5.61、22.36±10.15μmol/L)(P0.05)。结论: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Hcy浓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且维族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