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8篇
  免费   1266篇
  国内免费   3838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电针大鼠的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室以前的工作表明:电针(2H_z,3V,30min/d)刺激 SD 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5d后,大鼠血清中产生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本工作对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电针大鼠的血清不仅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T 淋巴细胞转化,还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胸腺细胞和脾脏 T 淋巴细胞转化;同时也发现电针大鼠的血清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B 淋巴细胞转化。提示此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对不同淋巴器官及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无选择性作用。(2)将电针大鼠的血清同小鼠淋巴结细胞培养1h,电针大鼠的血清就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 T 淋巴细胞转化;将小鼠淋巴结细胞同 Con A 预培养30min,电针大鼠的血清的抑制作用便消失,提示电针大鼠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作用于 Con A 刺激 T 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排除了此抑制因子的细胞毒作用。(3)电针大鼠的血清显著抑制蛋白激酶 C(PKC)激活剂 PMA和 PMA 加 ca~(2+)通道 A23187刺激的小鼠淋巴结细胞转化,提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通过抑制 PKC 的活性或抑制 PKC 介导的细胞活化通路,抑制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12.
心房钠尿因子对麻醉家兔局部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90,42(1):37-44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13.
14.
转化生长因子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 《生理科学进展》1990,21(4):323-328
TGFβ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多种组织和细胞内,由二条相同的、含112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是细胞的多功能双重调节因子。它对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可促进生长、分化,也可抑制生长、分化,并直接参与组织修复、胚胎发育等过程,调节细胞外基质形成。  相似文献   
15.
1986-1987年连续两年系统调查了北京地区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和玉米(Zeamays L.)根际 VA 菌根侵染百分率及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季节变化。分析了菌根和菌根真菌的发生与几种土壤因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和气候因子(气温、积温、土温、光照、降水量,相对湿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葱和玉米的侵染百分率随作物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并以6月和9月的增长速度最快。一年中,植物根际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有二个高峰,分别在6-7月和10月。在北京的同一地区,一年中,几种测定的土壤因子变化很小,因此,认为气候因子对菌根发生的季节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用线性相关和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年中,菌根的发生与积温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重金属等几种因子对缢蛏和长牡蛎幼体趋地性和趋光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低温度能增强缢蛏幼体的正趋地性,而长牡蛎幼体却由正趋地性转变为负趋地性,同时两种幼体的正趋光性受到抑制作用;升高温度对缢蛏幼体趋光性的影响不明显,但能加强牡蛎幼体的正趋光性。2)盐度提高时缢蛏幼体的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正趋地性趋于减弱。3)重金属Cu和Zn在各自的亚致死浓度下具有提高缢蛏幼体正趋地性和降低正趋光性的作用,而牡蛎幼体的正趋地性却趋于减弱,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本文据上述幼体的行为变化,还讨论了这几种因子对幼体垂直分布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Cetus公司决定使用开发成功的蓖麻蛋白-单克隆抗体复合物,对20名不治之症的乳癌患者进行导弹疗法,将在Fox Chase癌中心实施。 一种对细胞毒力最强的蓖麻蛋白由两个肽链组成。B链具有与细胞结合的作用;A链起抑制核蛋白体的作用,可杀死细胞。  相似文献   
18.
从人参(Panax ginseng)热水根取物中,分离出两个蛋白多糖级份(PA,PB),琼脂糖4B凝胶柱层析结果表明,二者均为单一分布峰,通过氨基酸分析,气相色谱分析,β-消去反应,部分酸水解,果胶酶水解,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等生化分析,确定PA,PB均含有苏氨酸与多糖中糖残基以-O-糖甙键相连的共价结合蛋白质;另外PB中尚存在另一种形式蛋白质,其中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丰富(占PB中蛋白质59.9%),圆盘电泳结果表明:这部分蛋白质与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残基靠静电力结合,等电点为9.1。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亚高山地带20年生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的蒸腾速率,一年中由低至高,7月份达最大值(195.88mgH2/g.h),尔后下降,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午休型,呈双峰曲线变化,蒸腾速率与气温,叶温和光强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冷杉蒸腾速率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高海拔处冷杉蒸腾速率的日进程波动也较小,海拔相同时,迹地上生长的冷杉蒸腾速率比林地内的高,前者为186.15mgH2O/g.h,后者则为123.97mgH2O/g.h。  相似文献   
20.
我们曾观察到大鼠经γ-射线照射后胰淀粉酶活性降低和分泌减少[1],为进一步探讨照射后胰酶分泌减少的机制,本研究制备出分散的大鼠胰腺腺泡悬液并以不同浓度的~3H-二苯羟乙酸-3-喹咛环酯(~3Hquinuclidinyll benzilatc,简称~3H-QNB)进行M受体结合测定,同时观察胆碱能介质氨甲酰胆碱刺激腺泡所引起的淀粉酶释放反应。结果表明,γ-射线10Gy照射后3天,大鼠分散的胰腺腺泡在氨甲酰胆碱刺激时淀粉酶释放量减少到对照的50%,腺泡M受体与~3H-QNB最大结合量(Bmax)减少到对照的38%,伋M受体与~3H-QNB结合的解离常数(K_D)无改变,说明胰腺腺泡细胞M受体数量的减少可能是照射后胰腺腺泡分泌淀粉酶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