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3篇
  免费   1666篇
  国内免费   10258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95篇
  2022年   822篇
  2021年   875篇
  2020年   861篇
  2019年   830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770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1600篇
  2013年   1193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742篇
  2010年   1704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251篇
  2007年   1705篇
  2006年   1629篇
  2005年   1626篇
  2004年   1730篇
  2003年   1512篇
  2002年   1453篇
  2001年   1336篇
  2000年   1022篇
  1999年   919篇
  1998年   741篇
  1997年   691篇
  1996年   688篇
  1995年   593篇
  1994年   581篇
  1993年   464篇
  1992年   405篇
  1991年   379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320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2篇
  1963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对中国滇西北地区淡水木腐真菌进行了调查,在云南省的苍山、怒江和澜沧江采集到3个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ITS、LSU、SSU、TEF1-α和RPB2)描述了新种——苍山长喙孢Rostriconidium cangshanense。苍山长喙孢的特征是菌体形态与营养菌丝不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者松散成束,光滑或粗糙;产孢细胞多芽、深褐色、具有黑色驼峰状的分生孢子脱落痕;分生孢子梭形至倒棒状、长喙状,6-8个横隔,有明显油滴状细胞内含物,有时具顶端粘膜鞘。露兜长喙孢Rostriconidium pandanicola报道为世界淡水环境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92.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已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病菌产生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是香蕉枯萎病的初侵染源。本研究通过氨基酸添加试验,证明添加甘氨酸可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通过对该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前期、初期、中期和后期的转录组分析,发现氨基酸合成通路中有9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In silico 分析表明其中10个基因参与调控真菌的氨基酸合成,11个基因参与调控真菌种的生长发育和产孢,19个基因参与调控真菌种的致病性和毒素产生。由此推测,氨基酸合成通路不仅与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相关,其有可能参与调控该病菌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残疾基因同源物2(DAB2)、核连蛋白-2(nucleobindin-2)、黏蛋白4(MUC4)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纳入研究。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DAB2、nucleobindin-2、MUC4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DAB2、nucleobindin-2、MUC4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此外,通过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并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DAB2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nucleobindin-2、MUC4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B2阳性率低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而nucleobindin-2、MUC4阳性率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时长36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至随访结束,DAB2蛋白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67%(20/30),明显高于DAB2蛋白阴性患者的19.23%(10/52);而nucleobindin-2、MUC4蛋白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2.95%(14/61)、24.56%(14/57),明显低于nucleobindin-2、MUC4蛋白阴性患者的76.19%(16/21)、64.00%(1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得: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DAB2蛋白阴性、nucleobindin-2蛋白阳性、MUC4蛋白阳性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DAB2存在异常低表达,而nucleobindin-2、MUC4均存在异常高表达,联合检测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三者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于2016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0例开展回顾性研究,作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AA、PCT、CRP水平。根据脓毒症患儿1个月内的生存、死亡情况,分成生存组(n=42)、死亡组(n=1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SAA、PCT、CRP水平,经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PCT、CR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SAA、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器官障碍数量>2个、脓毒性休克患儿占比分别为55.56%、44.44%,显著高于生存组的19.05%、9.52%(P<0.05);死亡组入院后1 h内使用抗菌治疗患儿占比为38.89%,显著低于生存组的69.05%(P<0.05);死亡组血清SAA、PCT、CRP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器官障碍数量>2、脓毒性休克及血清SAA、PCT、CRP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而入院后1 h内使用抗菌治疗是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保护性因素(P<0.05)。血清SAA、PCT、CRP单独及三者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780、0.761、0.912。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SAA、PCT、CRP明显升高,三者升高均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且对脓毒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83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恶性组40例与良性组43例,按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恶性组分为转移亚组18例和未转移亚组22例。比较恶性组和良性组各项超声造影指标水平和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比较转移亚组和未转移亚组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CA12-5、CEA及HE-4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能效。分析血清CA12-5、CEA及HE-4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及增强速率均高于良性组,而增强时间短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CA12-5、CEA及HE-4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47、0.96、0.93,高于超声造影技术单独检测或血清CA12-5、CEA及HE-4联合检测。转移亚组患者的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均高于未转移亚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CA12-5、CEA及HE-4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较高,且联合检测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有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与常见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在哮喘发作期儿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作期哮喘儿童,根据发作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指标的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计算WBC、CRP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评估中度或重度哮喘发作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全血WBC在中度组(12.02 ×109 /L ± 4.61 ×109 /L)显著高于轻度组(9.56 ×109 /L ± 3.21 ×109 /L,P < 0.05),重度组(12.91×109 /L ± 3.14 ×109 /L)显著高于轻度组(9.56 ×109 /L ± 3.21 ×109 /L,P < 0.05);重度组抗凝血酶ATⅢ(109% ± 13%)高于轻度组(99% ± 13%,P < 0.05)。WBC与FIB正相关(r = 0.297, P = 0.018),CRP与TT(r = -0.330, P = 0.008)、ATⅢ(r = -0.375, P = 0.002)负相关,与FIB(r = 0.496, P = 0.001)、D-D(r = 0.326, P = 0.009)正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校正性别年龄的WBC影响重度组的比值比(OR)为1.602。结论:WBC和儿童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有关,哮喘发作期儿童体内炎症状态与凝血指标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997.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受体BRI1为目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拟南芥BRI1,以期获得更多BRI1的突变体,为后续BRI1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筛选转基因植株,对编辑后的BRI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体中BRI1基因序列由于新碱基的插入导致提前终止。同BRI1强突变体bri1-710一样,相比于野生型对照均对BL处理不敏感,但相比于bri1-710,该突变体植株较大,暗示BRI1 N端可能在BR信号途径中有重要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拟南芥及其他同源物种的BRI1功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探索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白桦杂交子代群体中的传递规律,为后续进一步跟踪调查,实现转基因白桦的聚合育种提供帮助。以1年生BpAP1、TabZIP转基因白桦杂交T1代和5年生BpGH3.5、BpCCR转基因白桦为研究对象,测定杂交子代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活力指标,同时采用PCR扩增法检测目的基因,调查杂交T2代白桦苗高。杂交子代各家系间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指标和苗高等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高于85.00%。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T2代群体中的传递规律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雌、雄配子目的基因的传递效率分别为30.00%、50.00%左右,同时未获得3目的基因聚合的杂交T2代个体。目的基因的随机插入降低了白桦杂交T2代种子活力,未获得3基因聚合的白桦杂交子代,目的基因的聚合对杂交子代个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产生致死现象。  相似文献   
999.
炎症损伤是众多临床疾病的病理学基础,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然而传统临床治疗不仅方法有限,且效果不佳。近年研究报道,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诱导蛋白-6(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stimulated gene/inducible protein 6, TSG-6)可通过与体内相应的配体结合参与炎症反应的多个过程,并发挥抗炎和促进细胞外基质重塑等重要作用。本文就TSG-6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其在病理性瘢痕、神经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的抗炎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凝血功能指标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与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60例非脓毒症患者(非脓毒症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脓毒症组患者住院28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18例和死亡组42例,比较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以及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APACHE II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与非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组的血清PCT和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均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血清PCT和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而PT和APTT均明显延长(均P<0.05)。Pearson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和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PT及APTT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异常升高,APACHEⅡ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均与血清PCT和CRP水平呈正相关,检测血清PCT和CRP水平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