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广东省封开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江西省龙南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2只和1只森林型蝙蝠,主要特征为:体小;被毛毛色分层,背毛基部黑色、中部浅灰褐色、毛尖深灰褐色,腹毛基部2/3黑灰色,毛尖银白色;脑颅稍膨大,颧骨发达且突出,与Francis和Eger(2012)对菲氏管鼻蝠Murina feae的再描述相符,该种为广东和江西两省翼手目Chiroptera分布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2.
2013年7月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山县境内(24°48′39.5′′N,112°51′01.3′′E,海拔155 m)捕捉到4只雄性蝙蝠,体型小,前臂长34.1~34.7 mm,颅全长14.3~14.7 mm;体毛浓密,背毛毛基黑色,毛尖灰色,腹毛黑或棕色,毛尖奶油白,靠近肛门处腹毛浅灰色,些许白色;翼膜附着于跖部末端;后足特别延展,长度超过胫骨长之半;鉴定为长指鼠耳蝠[Myotis longipes(Dobson1873)]。同时,基于Cyt b基因序列(1 140 bp)构建的部分鼠耳蝠物种系统进化关系,进一步确认上述标本为长指鼠耳蝠,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该种蝙蝠在我国贵州、广西、重庆有分布记载,但标本和相关资料很少。本文给出了长指鼠耳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测量数据,并与印度的标本进行了对比。长指鼠耳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型(FM),主频率为68.2 k Hz;此外,对其分类地位和分布状况进行了讨论。标本保存于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3.
咬合力与动物咀嚼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食物硬度有关,是评价动物取食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于2012年4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对食果、食蜜和食虫3种食性的12种蝙蝠咬合力进行研究,使用咬合力探测仪测量蝙蝠手持状态下的咬合力,分析不同食性蝙蝠咬合力的差异,并与其体型(体重、前臂长、头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性蝙蝠的咬合力存在显著差异,食果蝙蝠咬合力最大,其次为食蜜蝙蝠,食虫蝙蝠咬合力最小;但是去除体重因素的影响之后,不同食性蝙蝠的咬合力则差异不显著。蝙蝠咬合力与体重、前臂长、头长均呈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体重是影响蝙蝠咬合力的主要因素,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咬合力产生影响,食蜜蝙蝠吻部延长,头长上的特化导致其咬合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104.
同一山洞中五种蝙蝠的回声定位比较及生态位的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同一山洞中5种蝙蝠的回声定位叫声和外部形态作了比较分析,根据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形态特征与捕食策略之间的联系,并结合部分的野外观察研究,推断其捕食生境及捕食策略,并对洞中5种共栖蝙蝠的生态位分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南蝠(Ia io)在地面或树冠中间的开阔空间捕食个体较大的昆虫;(2)大鼠耳蝠(Myotis myotis)主要以掠食性方式(gleaning) 捕食森林或草地地表面的昆虫;(3)黄大蹄幅(Hipposideros pratti)主要在树冠周围或树冠上方进行捕蝇器式(Fly-catching)(即倒挂于一固定枝条或地点,探索周围飞行或接近的昆虫,探索到后捕捉回原倒挂地点再进食)或飞行捕食,它主要捕食个体较大的甲虫;(4)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主要在较密集树木中(枝叶间),农田及树木周围捕食型较小的翼拍动昆虫;(5)三叶蹄幅(Aselliscus wheeleri)是在树木,灌丛或在其周围空间内捕食较小的翼拍动昆虫,但其食性可能菊头蝠不同,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认为这5种蝙蝠的取食生态位存在着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蝙蝠核型研究20年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20年来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已有的研究中,报道了39种蝙蝠的核型,中国尚有2/3的蝙蝠种类未进行核型分析。针对以往研究论文中存在部分种类鉴定有误、图表欠准确合理和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提出了将蝙蝠核型研究与细胞分类和核型进化相结合的建议,以提高我国蝙蝠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6.
中国蝙蝠新记录--马氏菊头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毅  杨奇森  夏霖  彭洪元  周昭敏 《动物学杂志》2004,39(5):109-110,F004
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和陆川县采集到的蝙蝠标本进行鉴定,发现7只马氏菊头蝠( Rhinolophus marshalli, Thonglongya 1973)中国蝙蝠新记录。本文在与模式标本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该批标本进行了详细测量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7.
翼手目动物特殊的生殖策略: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现象在翼手目动物中的分布、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及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的机制,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足鼠耳蝠属蝙蝠科,为中国特有种类。食性分析和野外观察证实大足鼠耳蝠为食鱼蝙蝠。室内放养条件下发现大足鼠耳蝠一次进食能连续消耗5.0—10.0g麦穗鱼。本研究首次报道北京房山亦有大足鼠耳蝠分布,并介绍了其地理分布和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109.
为进一步阐明蝙蝠在保存乙脑病毒中的作用,于1997年7月,在云南省耿马县捕捉蝙蝠64只,取脑组织作病毒分离,从一只金管鼻蝠脑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毒株能引起BHK21细胞病变和乳鼠发病死亡,在pH5.75-7.4时能凝集鸽红血球,经用单克隆抗体血凝抑制和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证明为乙型脑炎病毒。进一步证明蝙蝠在乙型脑炎病毒保存和扩散中具有重要作用。从金管鼻蝠体内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0.
人工神经网络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识别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被不断应用于野生动物的声学研究中,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以及这项新技术的研究方法,并且重点介绍了它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识别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