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5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98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51.
陈世骧 《动物学研究》1992,13(2):133-137
本文报道了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柱萤叶甲属Gallerucida的三新种:基红柱萤叶甲G.basalis sp.nov.褐缘柱萤叶甲G.limbatella sp.nov.、小柱萤叶甲G.parva sp.nov.及一新纪录种:黑缘柱萤叶甲G.limbata(Baly,1878)。  相似文献   
52.
53.
林明光  林娟娟 《昆虫知识》1992,29(6):349-351
<正> 刺角沟额天牛Hoplocerambyx spinicornis(Newman)是多次在海口口岸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梢原木中截获的1种我国尚未发现有分布的危险性林木害虫。在印度它被列为“最危险的森林害虫”。与我毗邻各国大多有此虫分布,日本在进口原木中也将该虫传入本土。为此,各口岸动植物检疫所对从东洋区进口的木材应重视该虫的检疫。我们从1985~1990年对该虫的成、幼虫形态特征、寄主植物、为害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用检疫中截获的初龄幼虫  相似文献   
54.
55.
魏濂艨 《昆虫学报》1992,35(4):490-492
本文记述泉种蝇属Pegohylemyia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采自位于黔北高原的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诹访泉种蝇Pegohylemyia suwai新种 雄 体长7.0mm。眼具稀疏微毛。额约为头宽的1/19或触角第三节宽的2/3。间额前方橘红,向后渐黑;粉波银灰;间额交叉鬃发达,其前下方尚具一个小鬃。侧额狭,至  相似文献   
56.
汪兴鉴 《昆虫学报》1992,35(1):105-107
偶角实蝇属Aischrocrania Hendel,1927隶于实蝇亚科、实蝇族,自亨特耳(Hendel,1927)根据其模式种散带偶角实蝇A.aldrichi Hendel建立本属以来,世界现知共4种,除桠纹偶角实蝇A.jucunda Ito产于日本(北海道、九州)外,其余3种包括本篇记述的1新种均分布于中国。 本属两性成虫异型。雄性额中部明显洼陷,侧缘具嵴,部分种类的下侧额鬃直立、粗大,特化而呈刺状等特征与瘤额实蝇属Vidalia.近似,主要区别在于触角奇特,第2节前端上方具一明显的角形突;下侧额鬃5—11对不等。雌性因触角和下侧额鬃正常,鉴定时  相似文献   
57.
康定虫草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志鸿 《昆虫学报》1992,35(3):317-321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四川康定虫草的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翅面色斑多变异,可区分成“黑白斑”和“黄毛斑”两大色斑型.经交配试验和成虫形态特征(触角、口器、翅脉、前足、雌雄外生殖器和鳞片的超微结构等)的观察,证明为同一种,经鉴定是斜脉蝠蛾(Hepialus oblifurcus Chu et Wang)**.  相似文献   
58.
王明 《昆虫学报》1992,35(3):358-361
作者曾于1986年首次报道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地区发现的指虻属(Isshikia)一新种——汶川指虻。本文再次记述了在我国海南省发现的另一指虻属新种——海南指虻。另外同时记述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瘤虻属(Hybomitra)一新种——黑须瘤虻。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9.
郑彦芬  吴福桢 《昆虫学报》1992,35(2):208-210
甲蟋属Acanthoplistus Saussure,1877隶属于蟋蟀总科、蟋蟀科。以前Chopard等蟋蟀分类专家曾根据此属的外部形态特征将其归于铁蟋科,1983年Gorochov l研究其外生殖器后认为Acanthoplistus属应属于蟋蟀科更为合理。其属征是前胸背板方形,盘区前缘向后凹星缓弧形,后缘平直,盘区和侧叶之间具明显纵隆线;足短,侧扁,后胫节具刺  相似文献   
60.
青厉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厉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青厉螨属一新种——顾氏青厉螨Qinghailaelaps gui sp.nov.,其特征:背板刚毛除F_2外,位于前足体的毛较后半体的明显粗长;生殖腹板与肛板间距为肛孔长的2倍;腹表皮刚毛约95对;寄生于未订名熊蜂体上。模式标本采自宁夏海原县,保存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和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