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51.
为探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及其地理变异,通过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下幼虫和发育历期的研究,本论文系统比较了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23.08°N,113.14°E)、江西永修(29.04°N,115.82°E)、山东泰安(36.15°N,116.59°E)、辽宁喀佐(41.34°N,120.27°E)在20℃、22℃、25℃和28℃恒温下的幼虫、非滞育和滞育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随栖息地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5℃下,与地理纬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它温度下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雌雄幼虫发育历期相似,差异不显著;在20℃下,历期(包括滞育和非滞育)与栖息地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温度下的历期与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雄历期均要略长于雌历期,但差异不显著。棉铃虫幼虫和发育历期随着纬度的变化呈现一种渐变的趋势,存在地理变异;北方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南方种群的短;适温(22℃-28℃)范围内,北方种群的非滞育发育历期比南方种群的更长些;不同地理种群间滞育的历期亦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同一种类昆虫中,不同实验条件,其各个虫态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52.
作者整理和记忆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所保存的中国喇叭螺属的标本,共计有14种,其中有6新种,即五齿喇叭螺,凤悬喇叭螺,,西山喇叭螺,太白喇叭螺,双片贝喇叭螺,石林贝喇叭螺,文中对中国喇叭螺属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和鉴别,并对6新种的形态特态,栖息环境进行了记述,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3.
20 0 0和 2 0 0 1年在美国凤凰城和北达科塔州法哥城田间 ,调查棉花和香瓜上甘薯粉虱BemisiatabaciB生态型所有虫期虫体大小和重量。从若虫大小计算出若虫的体积。第一到第四龄晚期 ,若虫平均体积以指数方式增加。体积增加最快的是第三到第四龄早期。棉花上的若虫比香瓜上的宽 ,但是并不比较长。香瓜上第一到第四龄早期的若虫 ,最厚部位的腹部和背部厚度比例显著比棉花上的要高。两种寄主作物上的若虫从第一到第四龄发育期 ,腹部厚度平均增加将近 5 1倍 ,而背部厚度只增加 2 8倍。雌虫和雄虫从头顶到翅尖平均长度分别为 112 6和 95 3微米 ,重量为 39和 17微克。棉花和香瓜上的虫卵平均长 ,宽 ,重分别为 197微米 ,99微米 ,和0 8微克。未被寄生的壳长 ,宽 ,重分别为 6 73微米 ,4 92微米和 1 2微克 ;被寄生的壳为 6 6 5微米 ,4 5 2微米 ,和 3 6微克。棉花上未被寄生和被寄生的壳比香瓜上的长 ,宽 ,和更重。  相似文献   
254.
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生长动力学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优化虫草菌的液体培养条件 ,对液体培养菌丝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摇瓶培养的方法 ,以发酵得率为指标确定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优化培养基成分确定为蛋白胨 1.5 % ,葡萄糖 2 % ,KH2 PO4 0 .15 % ,Mg SO40 .0 5 %、VB1 5 m g/ L .2 ,4 - D 2 mg/ L .该培养基下发酵得率达 1.4~ 2 .2 g/ 10 0 m L ;考察了虫草菌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 ,确定为 :装料系数为 30 % ,培养基 p H为 5 .5 ,接种量为 0 .0 3g,摇床振荡频率为 12 0 r· m in- 1 ;利用优化培养基得到了生长代谢曲线。在相同条件下 ,优化培养基比原来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 4 .5 % ,研究初步得到虫草菌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 ,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5.
在实验室条件下,啮小蜂Tetrastichus sp.能寄生亚洲玉米螟Ostrini of urnacalisGuenee和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eslanrm两种昆虫的.但是,前者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种寄主的三氯甲烷提取物均能诱导啮小蜂雌蜂加强搜索,滞留和敲打等行为.但亚洲玉米螟提取物尚能诱导雌蜂刺探行为,棉褐带卷蛾提取物则没有这种行为反应.提供寄主前,啮小蜂先经受玉米螟提取物刺激4小时,即可提高其对棉褐带卷蛾的寄生率.在产卵活动期间,持续存在提取物的刺激可以增强啮小蜂雌蜂的学习反应.  相似文献   
256.
真菌激发子对提高蛹虫草虫草菌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步岚  朱振元等 《菌物系统》2002,21(2):252-256
研究了不同真菌激发子菌株对提高虫草生物量和虫草菌素含量的影响,其中一株疫霉(Phytophthora sp.)YL提高虫草菌素含量比对照高4倍。机械研磨和80℃高温细胞自溶相结合制备的真菌激发子诱导效果最佳。同一激发子不同浓度对虫草素的诱导实验表明,80μg/ml浓度碳水化合物的真菌激发子诱导虫草产生虫草菌素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57.
分析了中国喇叭螺属Boysidia (Ancey ,1881)种类地理分布 ,以东洋界的成分为主 ,最北已分布至北纬 34°5′。文中报道 1新种 ,即潼关贝喇叭螺Boysidia (Bensonella)tongguanensissp .nov .。  相似文献   
258.
本文主要通过对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两种引进天敌迪氏跳小蜂Zarhopalus debarri、火炬松短索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与本地天敌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dactylopii(Howard)的壳的比较,指出可通过寄生蜂壳的形状、颜色、羽化孔、表面结构特征等对上述三种寄生蜂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259.
南美斑潜蝇蛹期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  李子忠 《昆虫知识》2002,39(3):215-219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在 1 5 ,2 0 ,2 5 ,30 ,35℃时 ,其的历期分别为 34 5 ,1 5 8,1 0 1 ,7 2d ,而在 35℃时则不能正常羽化。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30 %~ 90 %均比较适合南美斑潜蝇的发育 ,就死亡率而言 ,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浸水处理表明 ,南美斑潜蝇的预的初期和末期对浸水比较敏感 ,死亡率均达到 90 %以上 ,而处于中间期的对浸水相对不敏感。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均发现 ,南美斑潜蝇在 1 2时以前的化个数占 1d总化个数的 90 %以上 ,而 1 4时以前的羽化数占 1d总羽化数的 99%以上。南美斑潜蝇化的场所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蔬菜上有所不同 ,越冬时主要是以在越冬寄主田的土壤中越冬 ,在生长季节 ,除了在菜豆的叶片反面化外 ,其它蔬菜上则是在土壤和下部叶鞘上化。  相似文献   
260.
中间寄主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寄生蜂繁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中间寄主进行处理以抑制其发育,保证其有充足的营养满足子代寄生蜂发育所需。本文研究了在0℃和2℃条件下中间寄主黄粉虫体内营养物质蛋白质、总糖、海藻糖、糖原含量等随处理时间的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表皮硬化程度以及肿腿蜂的寄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寄生蜂寄生率与中间寄主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变化,与表皮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变化。推荐2℃作为中间寄主处理的适宜温度,处理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