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7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418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育过程中田菁根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作过木本的大花田菁根瘤的显微观察。近来对毛里塔尼亚田菁茎瘤形成和结构也有报道。在我国栽种比较广泛的普通田菁(Sesbania canabina)根瘤的超微结构尚缺乏详细资料。β-多羟基丁酸盐(pH B)颗粒在很多细菌、放线菌和蓝绿藻中均有发现,在根瘤菌和固氮拟菌体内也大量存在。关于 pH B 的生理作用,大多数认为与固氮时所需能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分析了钮额果蝇的生活力和B染色体的关系。结果表明,银额果蝇的B染色体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双重性调节作用。一方面,B染色体以单一的形式存在于单雌系核型中,即1B或2Bs,可刺激生长、发育,增强生活力。另一方面,在单雌系的细胞中存在多条B染色体,并形成核型多态性,这似乎对生长和发育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减弱其生活力。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24.
多效唑对杨梅的成花效应(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杨梅树冠覆盖的每平方米土壤中,当年10月至第2年3月施0.4~1.2g有效成分的多效唑,对杨梅成花均有效果,而以10月上旬每平方米地面施用0.8g的效果最好。春季和夏季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树冠喷施500和1000ppm多效唑对杨梅促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多胺在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概述了多胺在原生质体培养,外植体发生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体细胞胚胎、花芽和小鳞茎等过程中的作用,并简述了它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6.
多药马兜钤亚属是马兜铃属目前已知3个亚属中最小的一个亚属,约9种,其中8种产于热带 非洲,1种产于热带亚洲(马来西亚)。 本工作从经典分类学角度对该亚属的系统进行了探讨,首次利用花药数目及其排列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组,并对其中所含的种类进行了分类学处理,本文承认9种及3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27.
28.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科  罗鹏 《生物工程学报》1992,8(2):174-177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29.
流式细胞计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流式细胞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应用光学机械,电子学,流体动力学,激光和计算机的高技术生物医学仪器。它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最近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多参数流式细胞计,并已通过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本文介绍该仪器的原理,主要结构与技术要点和使用结果等,它将有助于我国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0.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