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朱长山  李学德 《植物研究》1996,16(3):291-292
属Chenopodium L.1个新变种,即长叶C.gracilispicum Kung var.longifolium C.S.Zhu et X.D.Li.  相似文献   
62.
麦因其高营养、高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我国许多地区早已开始了麦的规模化种植,但由于我国麦产业起步晚、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加工应用的相对不足,造成麦产品在消费市场中仍相对空缺。为提高公众对麦的认识,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提高其加工水平,对麦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加工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简要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麦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研究新疆地区广泛分布的一年生盐生植物灰绿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对生境适应性的结果表明:(1)灰绿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广,在15-45℃范围内均有50%以上的种子可以正常萌发,其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强,对光不敏感;(2)在一定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范围内(≤25%),PEG引起的渗透胁迫对灰绿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小,但随着PEG浓度的加大其戍苗率逐渐下降;(3)灰绿种子在萌发时有较高的耐盐性,NaCl和KCl浓度达到400mmol.L^-1时种子的萌发率仍在90%以上;盐对灰绿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种子萌发时间的延迟:低浓度的NaCl和KCl对灰绿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子叶生长状态明显改善,胚轴的生长也受到促进。  相似文献   
64.
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孙存华  李扬  贺鸿雁  孙东旭  杜伟  郑曦 《生态学报》2005,25(10):2556-2561
干旱是植物最易遭受的胁迫之一,每年由于干旱胁迫给农业造成损失几乎相当于其他所有环境因子胁迫所造成的损失的总和。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为材料,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4个组,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叶片的水分状况、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代谢以及内生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 C)、自由水含量(FW C)下降,束缚水含量(BW C)上升;可溶性糖、脯氨酸、K 、C a2 含量增加,表现出对适度干旱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重度干旱胁迫,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提高,导致膜损伤,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A SA)含量降低。过分干旱胁迫对会造成一定伤害。  相似文献   
65.
不同刈割频度对绵毛优若藜地上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刈割频度对绵毛优若地上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刈割处理下绵毛优若地上生物量及其营养成分百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地上生物量随刈割频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其1次刈割生物量最大,单株均值高达5.63g;随刈割次数增加其地上部分的粗脂肪和粗蛋白百分含量均极显著提高,而粗纤维和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则均极显著降低.(2)与不刈割相比,不同频度的刈割均能使根系生物量、根系体积总量和主根直径减少,并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显著减少.(3)刈割显著抑制植株主根伸长,也限制侧根发生,使整个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因刈割频度增大而逐渐变浅,刈割频度≤1时,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刈割频度≥2时,植物根系基本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试验结果说明,绵毛优若在民勤沙区适应低频度刈割管理,即1年刈割1次,其地上生物量最大,而根系受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6.
角果藜的地上地下结果性与种子萌发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蕊  魏岩  严成 《生态学杂志》2008,27(1):23-27
对角果(Ceratocarpus arenarius L.)的种子形态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种子萌发实验,探讨了角果的地上地下结果特性.结果表明: 角果的地上果实和地下果实的颜色、大小、质量均存在差异;种子的异质性导致了地上种子、地下种子(果实)的不同萌发行为;角果地上种子、地下种子的萌发率均较低,分别为32%、27%(30 d)(5 ℃/25 ℃);划破种皮可显著提高地上种子和地下种子的萌发率(P<0.05);延长储藏时间能显著提高地上种子的萌发率(P<0.05),也能部分提高地下种子的萌发率,表明地上种子和地下种子均属于生理休眠,但地上种子的休眠程度浅;角果的地上地下结果性是对荒漠极端环境适应的一种特殊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67.
灰绿藜RNA提取方法及在cDNA文库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分离灰绿耐盐相关新基因,构建叶片cDNA文库,探索从盐生植物中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方法:以灰绿叶片为材料,应用RNA Plant Reagent法(Tiangen)、Plant RNA purification Reagent法(Invitrogen)、UNIQ柱式总RNA试剂盒提取法(Sangon)、SDS-LiCl法、TRIZOL试剂法(Invitrogen)等进行总RNA的提取,并构建其全长cDNA文库和抑制消减文库.结果:RNAPlant-Reagent法、Plant RNA purification Reagent法和UNIQ柱式总RNA试剂盒提取法获得的RNA完整性均不好;SDS-LiCl法提取的RNA完整性好(28S条带亮度是18S的2倍、条带锐利清晰)、纯度高(A280/A260为1.89±0.03,A260/A230为2.23±0.02),适合用于直接反转录及构建全长cDNA文库,并获得成功;TRIZOL试剂法简单快捷,产率高(2724±82μg/g),完整性较好,可经mRNA纯化后用于抑制消减文库的构建并获得成功.结论:建立了用于构建高质量cDNA文库的灰绿RNA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8.
混合盐碱胁迫对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绿广泛分布于新疆中低度盐碱地干旱区,属科1年生经济盐生植物。本实验研究了混合盐碱胁迫对灰绿种子萌发和萌发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增高,灰绿的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同一盐浓度不同pH处理的灰绿种子萌发率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少,同样,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增加,灰绿种子的萌发速率均为下降;从各胁迫处理的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长表型来看,盐浓度和pH值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复水后,最终萌发率达到90%以上,说明一定程度的混合盐碱胁迫对灰绿种子的萌发潜力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且萌发恢复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盐浓度、pH值及其相互作用对灰绿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盐浓度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pH值对灰绿种子萌发的影响次之;综上,混合盐碱胁迫对灰绿的种子萌发和萌发生长的表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昆诺阿链格孢叶斑病病原,在山西省昆诺阿种植区采集典型症状的标本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性菌株LGB-b和LGB-h对其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Alt a 1endoPG 和OPA10-2)分析,确定昆诺阿链格孢叶斑病病原为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测定发现接种6 d后病斑呈灰绿至黄绿色,表面具有灰棕至灰褐色霉层,周围具黄绿色晕圈,与田间症状基本一致。菌株LGB-b和LGB-h均可侵染昆诺阿和台湾。菌株LGB-b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V8 蔬菜汁琼脂培养基(V8)、温度为25-30 ℃、水活度≥0.98、pH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水活度≥0.98、pH为6-7。菌株LGB-h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PCA)、温度为20-25 ℃、水活度≥0.98、pH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水活度≥0.98、pH为7-8。  相似文献   
70.
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为材料,用称重控制浇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午休”现象(13:00)且受气孔限制;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上午8:00。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相比,干旱胁迫下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AQY)、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均降低,分别为1 200 μmolphoton·m-2·s-1、8.01 μmol CO2·m-2·s-1、0.016 1 μmol CO2·mol-1 photons、1 200 μmol CO2·mol-1、0.017 6 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LCP)、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升高,分别达到44.88 μmol photon·m-2·s-1、和46 μmol CO2·mol-1,干旱使的光合能力下降。干旱胁迫下的光合能力虽有所下降,但与其它C3植物相比仍具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是一种耐旱力较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