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低氧诱导兔血MDA和棘状红细胞增加及其被MPEG—SOD抑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沾元  吕及忍 《生理学报》1995,47(6):565-572
兔模拟海拔高度5 000m低氧(低压舱,PaO2=6.9kPa),按0.25,0.5,1,2,3,4,5和24h顺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SOD)活性百分数分别下降至86%,76%,81%,84%,55%,81%,84%和95%,在0.5和3h酶活性下降显著(与低氧前比,n=5,p〈0.05和p〈0.01)。在低氧前由腹腔注入维生  相似文献   
52.
满江红鱼腥藻的异养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个经机械处理而获得蓝藻无菌培养物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获得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的无菌培养物。满江红鱼腥藻的无菌培养物能以果糖、葡萄糖或者蔗糖为底物,在黑暗中进行化能异养生长。将适应了光能自养生长的培养物转移至黑暗中异养生长时,以NaNO3为氮源时的生长速率比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高;然而适应了化能异养生长的培养物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生长更佳。搅拌促进生长。满江红鱼腥藻在黑暗中生长半年后,叶绿素a的含量降至光照下生长时的1/3-1/4。满江红鱼腥藻在5500勒克斯光照下生长时,添加外源果糖或葡萄糖仍能促进生长,提高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53.
54.
四环藻属新种和新变种(硅藻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双色花叶芋(Caladium bieolor)和亮白花叶芋(C.hortulanum)的叶及花序外植体在加有2,4-D 和激动素或只加有2,4-D 的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它们在转移到无激素或含激动素和低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以后分化出大量胚状体,并进一步长成小植株。本工作为花叶芋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6.
邓春匡   《广西植物》1983,(1):67-76
<正> 广西硅藻羽纹纲的无壳缝目、单壳缝目和短壳缝目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过去虽然有许多藻类工作者作了大量工作,但至目前为止,还未见正式报导。现根据本人1978年参加中国孢子植物志《硅藻志》工作以来所采到的标本,选择了103号,进行酸处理及分类鉴定,初步鉴定属于羽纹纲无壳缝目的硅藻有8属11种20变种2变型、短壳缝目1属6种3变种、单壳缝  相似文献   
57.
布雷费尔德(O. Brefeld)虽对真菌纯培养方法的改进和真菌发育与生理知识作出了不少贡献,但他的主要贡献还是对真菌系统发育的观点。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卵菌不是真正的真菌,它应与粘菌一起排除在真菌之外,而真正的真菌应从接合菌开始。他并将子囊菌和担子菌分别分为半子囊菌和真子囊菌,半担子菌和真担子菌。  相似文献   
58.
《西藏植物志》一个新增补的科—车前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一个水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菌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一株分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菌。该菌株细胞革兰氏阴性,直或微弯杆状,大小0.2-0·6x1·5—9 0μm,以单端丛生鞭毛游动,形成端生膨大芽孢。可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在纤维素培养基中产生黄色。发酵纤维素的主要产物为乙醇、乙酸、CO2和H2。最适生长温度60℃,生长温度范围40—70℃;最适生长pH7.3—7.5。DNA中G+C含量为34mol%。经鉴定,它与已知的嗜热纤维素水解菌均有较大差别,定名为产黄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celluloflavum sp.nov.)。  相似文献   
60.
2,4-D对胚胎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时,外植体不能脱分化,与2,4-D配合时,抑制双穗雀稗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而1~5mg/L的2,4-D对苏丹草有促进影响:马唐对其不敏感。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对苏丹草胚状体的分化亦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