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0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307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鸟类核型研究集形目9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鸷、鹊鹞、燕隼和猎隼9种鸟类的核型。鹰科鸟类具有与其它鸟类截然不同的核型。其特点为多而短的大染色体,长度匀称的棱型。谜种匀称的核型是由一般鸟类不匀称核型的大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着丝点分裂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光对尾穗苋幼苗内苋红素合成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衣藻属(Chlamydomonas)是常见的淡水绿藻。在生长季节里,衣藻常在营养特别是氮、磷较丰富的坑塘中有时长成纯群,但在池水或缓流中则常与其他藻类等混生,不易采集。在非生长季很难找到它们。这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几年来,我们对衣藻的藻种保存、扩大培养进行观察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伞藻     
伞藻属(Acetabularia)是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岸的单细胞绿藻,它生长在贝壳、珊瑚碎片或其他藻类之上,植物体钙化,成熟的植物体一般有几厘米高,某些大形种可达10厘米以上,较小的种有几毫米高。欧洲人称伞藻为“美人鱼的酒杯”或“美人鱼的阳伞”。在我国的广东和广西沿海、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有伞藻(A.caliculus)、棒形伞藻(A.clavata)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端分生组织为材料,在透射电镜下对间期细胞核内的集缩染色质的高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其中观察到直径约为20—25nm、50nm及110—120nm 的不同等级染色线,并且发现直径110—120nm 的染色线是由50nm 的染色线组成的,而直径约50nm 的染色线是由20—25nm 的染色线组成的。对这三个层次染色质结构之间的集缩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1 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属的特征,归纳了眼子菜属的花粉类型,并讨论了一些有关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拉氏拟鱼腥藻的个体发育及其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现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拉氏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raciborskii Wolosz. 个体发育可分四个时期:(I)幼体期;(II)增长期;(III)异形胞形成期;(IV)休眠孢子形成期。 其中(III)曾被定名为拉氏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raciborskii Wolosz.,(IV)曾被定名为中华尖头藻Raphidiopsis sinensis Jao和弯曲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 Frit,根据实验与观察,我们认为三者为同一种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