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有效的种子散布是木本植物形成入侵种需要经历的过程之一,但在预测入侵种时却常常被忽略.紫金牛科东方紫金牛(Ardisia elliptica)原产热带亚洲而在北美成为入侵植物,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其同属种酸苔菜(A.solariacea)与之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本文以酸苔菜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在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和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进行酸苔菜的种子散布及捕食研究,试图了解生境变化对其种子散布和种子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苔菜在两地的种子散布者均为白喉冠鹎(Alophoixus pallidus)、黑冠黄鹎(Pycnonotus melanicterus)和灰眼短脚鹎(Iole propinqua),但3种食果实鸟类的组成比例、拜访行为、频率及种子捕食者的影响在两地均不相同.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生境中白喉冠鹎、黑冠黄鹎与灰眼短脚鹎的拜访频率分别为25%、32%和26%.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4%在10 m以外;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生境中3种鸟的拜访频率分别为67%、8%、5%,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26%在10 m以外.人工摆放种子试验表明,地面上种子捕食者主要是啮齿类;在两生境中种子捕食率均较低(2-6%),但野象谷生境中种子捕食率仍显著高于植物园生境.野象谷生境中种子还受到象鼻虫幼虫的危害,危害率为17.9±3.5%(n=512);而植物园生境中未发现种子被象鼻虫危害(n=489).干扰对生境中的动物组成及行为造成了明显影响,并可能通过种子散布与捕食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与其有密切关系植物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62.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苦苣菜水提液对亚硝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影响清除亚硝基的因素。结果表明:浸提液对NO2-和由Fenton反应产生的·OH均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一定条件下,提取液对亚硝基和·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可达75.68%和100%。  相似文献   
6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西獐牙菜中6种药用成分不同生长期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 250mm×4.60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0.02%的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60nm.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果显示,川西獐牙菜全草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旬 花果期 .  相似文献   
64.
珍珠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进化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0 种珍珠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花粉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外壁构造等特征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细梗香草型、白花过路黄型、过路黄型和黑腺珍珠菜型。对它们可能的进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细胞学等资料进一步探讨了珍珠菜属各亚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65.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蓬子菜中二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10个产地蓬子菜中喇叭茶苷和香叶木苷的含量,建立蓬子菜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Hypersil ODS2 5μm(200mm×4.6mm i.d);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30:70:0.20);检测波长:340nm.结果:香叶木苷在0.601 0~1.510 μg(r=0.999 9),喇叭茶苷在0.098~0.249 8μg(r=0.996 2)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这两个黄酮类成分在10个产地中含量比较稳定,本法简单可行,准确性好,重现性高,是蓬子莱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祁门过路黄和过路黄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祁门过路黄和过路黄的核型。前者核型公式为2n=2x=24=6m 6sin 6st 6t,为首次报道;后者核型公式为2n=2x=24=2m 4sm 6st 12t。与前人报道一致.并进一步对二者的核型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核型和外部形态特征的综合分析,祁门过路黄和过路黄的差异水平已明显超过种内变异水平,故将祁门过路黄独立出来,另立新种,是比较恰当的。  相似文献   
67.
羊栖菜褐藻糖胶抗凝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羊栖菜褐藻糖胶的化学组成和抗凝血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热水提取得羊栖菜粗多糖,CaCl2纯化得褐藻糖胶,DEAE Sepharose CL-6B柱层析与Sepharose CL-6B柱层析对褐藻糖胶进行分级,得到F1、F2、F31、F32和F33五个级分,均为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糖基组成的杂多糖,并含有硫酸酯和糖醛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范围2.5万~95万。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了这5个级分的抗凝血活性,结果显示,羊栖菜褐藻糖胶能显著延长APTT的凝血时间,而对TT的影响不明显。F1、F31和F32对APTT的影响比较显著,而F2、F33和羊栖菜粗多糖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羊栖菜褐藻糖胶主要是通过抑制内源凝血途径而达到抗凝血的效果,其抗凝血活性与褐藻糖胶的硫酸基含量成正相关,而与相对分子质量和糖醛酸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山嵛菜属(Eutrema)广泛栽培的山嵛菜和3个野生种的核型。栽培山嵛菜(E.wasabi Maxim)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2n=4x=28=7m 17sm 4st,3个野生种分别是三角叶山嵛菜(E.dettoideum(Hook.f.et Thoms)O.E.Sehulz)核型为2n=2x=14=10m 4sm;密序山嵛菜(E.heterophylla(W.W.Smith)Hara)核型为2n=2x=14=6m(2SAT) 8sm;云南山嵛菜(E.yunnanense Franch.)核型为:2n=4x=28=12m(2SAT) 16sm。对它们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为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69.
1植物名称云南山嵛菜(Eutrema yunnanense),亦称云南山葵、滇嵛菜. 2材料类别叶片. 3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1)MS 6-BA 1.0 mg·L-1(单位下同) NAA 0.01;(2)MS 6-BA 1.5 NAA 0.01;(3)MS 6-BA 2.0 NAA 0.01.  相似文献   
70.
几种化学药剂对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属龙胆科(Gentian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为高寒藏药,藏名蒂达,产于青海海拔3 600~3 800 m的高寒地区.植物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之功效,专治黄疸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目前,川西獐牙菜仍处于野生状态,其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医药生产和外贸出口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