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滇龙胆中萜类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为传统中药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生长季节滇龙胆的根部及茎叶部位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及当药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季节,滇龙胆的根部与茎叶部位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明显差异。龙胆苦苷主要积累于根部;獐牙菜苦苷、当药苷主要积累于茎叶部位。相关性分析表明,龙胆苦苷含量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月平均温度与茎叶部位龙胆苦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P〈0.01),月降水量与根部、茎叶部位龙胆苦苷含量呈显著(R=-0.48,P〈0.05)或极显著(R=-0.74,P〈0.01)负相关;根中当药苷含量与獐牙菜苦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P〈0.01),茎叶部位獐牙菜苦苷含量与当药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5)。研究结果表明,滇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受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及当药苷的含量变动具相关性;9-11月较适宜滇龙胆药材的采收。  相似文献   
52.
中国独行菜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行菜属9种植物种子的种皮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独行菜属种皮微形态可划分为4种类型;结果支持将独行菜属划分为3个组的观点;北美独行菜在种皮纹饰上与其它类群差别较大,并结合子叶缘倚胚根的特征将其另立一新组——子叶缘倚组Sect. Accumbentum F. Z. Li, J. Q. Zheng & Z. Y. Sun , sect. nov.  相似文献   
53.
云南省思茅地区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地处联系滇南热带与滇中亚热带的中间位置,在植被地理和生物地理上十分重要,其植物区系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 920种, 隶属于836属及178科。该植物区系以兰科( 69属/223种)、茜草科(37/100)、菊科(47/86)、蝶形花科(33/82)、唇形科(28/62)、大戟科(25/59)、荨麻科(13/52)、禾本科(34/47)、樟科(12/44)、桑科(6/44)、爵床科(26/36)等为优势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型最多, 约占总属数的31%;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占23.4%;热带分布合计占总属数的83.3%。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仍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 占总种数的60.6%;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 占21.6%;热带分布种合计占70.0%以上。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并具有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由于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上位于热带亚洲植物区与东亚植物区的交汇地带,该植物区系中的许多热带植物均是在其分布的北界,植物区系又有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通过与滇南西双版纳和滇中无量山植物区系的比较,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西双版纳植物区系在区系组成及属的地理成分构成上很接近, 它们同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北缘类型。在云南南部,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到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与转变,显然发生在思茅菜阳河地区以北。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过渡到东亚植物区系,在诸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亚洲分布型显著减少,北温带分布型和东亚分布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4.
匙叶茅膏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 匙叶茅营菜(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2材料类别 种子、根茎。 3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培养基:(1)1/2MS。分化、增殖培养基:(2)1/2MS+6-BA1.0mg·L^-1(单位下同)+NAA0.1;(3)1/2MS+6-BA1.0+NAA0.3;(4)1/2MS+6-BA3.0+NAA0.1;(5)1/2MS+6-BA3.0+NAA0.3。  相似文献   
55.
不同生长季节下藏药麻花秦艽活性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野生与栽培藏药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根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四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随植物的生长季节而波动,其活性成分含量在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发生了一定的差异。但是,栽培根中的龙胆苦甙已达到药典的标准,可供药用。  相似文献   
56.
采用蛭石栽培试验,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菜用大豆品种种子膨大、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耐盐品种‘绿领特早’种子干质量及大小的增加在NaCl胁迫15d时未受显著影响,而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种子的膨大受到了显著抑制。(2)NaCl胁迫导致菜用大豆种子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的过量积累,但‘绿领特早’种子的相对积累量均低于‘理想高产95-1’。(3)与‘理想高产95-1’相比,‘绿领特早’在NaCl胁迫期间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较高的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胁迫中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胁迫后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胁迫前中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谷胱甘肽(GSH)含量。研究发现,‘绿领特早’种子在NaCl胁迫期间能够保持较高且协调平衡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较高的AsA-GSH循环效率,同时维持了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有效抑制了O2.-和H2O2的过量积累,进而有效降低了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这可能是其耐盐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从川西獐牙菜中分离制备了两种高纯度苷类化合物.以正丁醇-氯仿-甲醇-水(3.4∶8∶5∶6,v/v)为溶剂系统,主机转速为800 rpm,流速:O~210 min,1.5mL/min;210 ~360m in,2.5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在360 min内从100 mg样品中一步分离制备得到1-O-樱草糖-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Ⅰ,11 mg)和异荭草苷(Ⅱ,24 mg).经HPLC检测,两个化合物的纯度均在99%以上,结构由UV、1H和13C NMR鉴定.  相似文献   
58.
建立测定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含量的RP-HPLC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60/40,v/v),流速1.2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3 nm。在该条件下角鲨烯标准品和糯米香茶中角鲨烯分离效果均良好,在0.4144~2.0720 u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RSD为1.146%,角鲨烯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为2.32%,供试液稳定性良好,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59.
人工栽培与野生种抱茎獐牙菜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抱茎獐牙菜又称藏茵陈,是藏药中常用草药,广泛应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发展了人工栽培抱茎獐牙菜,研究比较人工栽培与野生抱茎獐牙菜之间的各种成分含量,对人工栽培抱茎獐牙菜替代野生抱茎獐牙菜用药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人工栽培及野生抱茎獐牙菜的矿物元素及氨基酸进行测定比较发现,人工栽培抱茎獐牙菜的矿物元素绝大多数比野生抱茎獐牙菜含量高,人工栽培抱茎獐牙菜氨基酸大多比野生抱茎獐牙菜含量高。  相似文献   
60.
苦荬菜属植物近些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近些年关于苦荬菜属植物药用及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