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6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337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滇重楼是云南传统的道地药材。由于种苗繁育困难和生长周期长,重楼的推广种植多年来未能取得突破。滇重楼的"多年栽培,分期采收"技术是将滇重楼根茎按用途分为药用部分与种苗部分,采收时,仅采收药用部分,种苗部分(带顶芽的根茎)继续生长发育,而不是将整个根茎全部采收作为商品药材。通过考察滇重楼须根比率的月度变化规律及3年的根茎生长量,进行采收时间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滇重楼"多年栽培,分期采收"技术间隔时间以3年为宜,每年每公顷收益为11.25万~33.0万元,采收时间以12月至翌年3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992.
朱玉杰  王芳 《生物学杂志》2012,29(6):44-46,61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音乐声波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对照组和音乐组两个处理组,凡纳滨对虾在两种条件下的驯化时间为60 d。实验结果表明:播放音乐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无明显变化(P>0.05),对虾肌肉丙酮酸激酶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音乐声波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肌肉的有氧代谢水平,降低其无氧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结合建立的酵母转化实验影响指标体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解决了酵母转化实验策略优化的问题.通过对已有成果进行研究总结,结合前期基础实验以及 对该领域专家学者的咨询意见,建立了酵母转化实验影响指标体系,并基于管理学的ANP理论对实验方法进行了两两比较,分析得出电击穿孔为最优酵母转化方法.实验表明,利用脂质体法得到的转化子为31个/μg质粒DNA,利用电击穿孔法在电压为2.0 kV、1.5 kV时得到的转化子分别为37、29个/μg 质粒DNA,说明电击穿孔实验转化率相对较高,且电压的改变对转化率影响较大,与指标体系分析结果相符.故该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可为毕赤酵母转化实验策略优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其思路、体系、理论和方法可为同类实验所借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与MS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MS患者164例,非合并MS患者376例,并将所有患者根据MS的组分个数进行分组,比较冠心病合并MS的病变特点、MS组分个数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代谢综合症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合并MS组BMI、FBG、TG、LDL-C、TC、UA、FIB、高血压分级等指标较非M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LVEF较非MS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MS组冠脉Gensini积分较高,三支病变、主干病变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随着合并MS组分个数的增加,冠脉Gensini积分也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冠脉Gensini积分与MS组分BMI、高血压分级、TG、TC、LDL-C、UA等指标存在正相关(P<0.05),与性别、HDL-C存在负相关(p<0.01);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Gensini积分与MS的组分数显著相关(r=0.739、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MS患病率,冠心病合并M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重,且以多支病变、主干病变为主;随着合并MS组分个数的增加,冠脉病变程度也呈加重趋势;MS的各个组分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5.
报道1例由小孢根霉变种导致的皮肤毛霉病.患者女,30岁.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继发口腔颌面部小孢根霉变种感染,表现为发热、右侧颊黏膜水肿,皮损中央溃疡、焦痂,周边组织炎性水肿,以面颊部、颌下区为中心明显肿胀,逐渐累及右侧颈部及右下颌,进行性加重.坏死组织涂片镜检显示有粗大、无分隔直角菌丝,真菌学检查鉴定为小孢根霉,分子测序证实为小孢根霉变种.给予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静脉滴注和手术清创,坏死组织连续3次真菌培养均未培养出小孢根霉变种,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治疗2周后颔面部肿胀明显减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4周后额部及右眼睑肿胀已完全消退,伤口结痂愈合.随访2 a,右侧颌下可见长约2 cm手术疤痕,未见皮肤毛霉病复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生长阻抑和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分析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p21WAF1基因表达。结果:1).DADS在10mg/L~80 mg/L范围内,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2).不同浓度DADS作用于K562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DADS可以将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3).DADS浓度在10mg/L~80mg/L时作用K562细胞24h后,凋亡率逐渐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用浓度分别为0mg/L,20mg/L,40mg/L,80mg/L处理K562细胞24h后,p21WAF1蛋白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溶媒组和阴性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DADS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促进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与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WAF1表达,从而诱使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微生物制氢的条件与代谢调控方面探讨了生物制氢的最新进展。目前常用产氢细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细菌的培养方式和工艺方法,探讨了影响生物制氢的各种因素(pH,温度,基质,离子浓度,反应器等)。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氢中的应用及系统代谢调控。最后,对生物制氢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血清IL-18与亚代谢综合症(亚MS)、代谢综合症(MS)的关系,探讨生活方式改变(TLC)后IL-18及相关标记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例对照组,14例亚MS组,34例MS组;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脂水平;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18、IL-6和脂联素水平。结果:MS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腰围有明显相关性(rs=0.45,P<0.01);与亚MS组比较,MS组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MS组患者的腰围、体重指数、hs-CRP、IL-6及IL-18显著升高(P<0.05)。TLC后体重减轻5%,MS患者IL-18、IL-6、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IL-18可作为亚MS和MS预测指标,鉴别亚MS与MS,其含量的变化对病情进展的程度及疗效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泽漆主要活性成分大戟苷(euphorn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股骨中分离培养rMSC,并诱导其成骨分化。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钙含量测定分别定性、定量地判断其在成骨分化中的效果。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主要成骨标志因子骨桥蛋白(OPN)和一型胶原蛋白(COL-Ⅰ)及主要转录因子骨形成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Osterix(Osx)mRNA的表达。结果:大戟苷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rMSC成骨分化,并一定程度地抑制其细胞增殖。COL-Ⅰ和OPN的表达在第4、8天分别有显著下降。BMP2、Runx2和Osx等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也被明显抑制。结论:大戟苷能抑制rMSC成骨分化,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BMP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来自海洋软珊瑚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人类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分自海洋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中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发酵培养,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PLC)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运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氢振(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物理性质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链霉菌6-1(strain 6-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4'-二羟基异黄酮(1)、5,7,4'-三羟基异黄酮(2)和丁烯酸内酯-Ⅰ(3)。结论:丁烯酸内酯-Ⅰ是从链霉菌属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均是从Streptomyces variabilis中首次分离得到;变异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可以作为活性化合物3(丁烯酸内酯-Ⅰ)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