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ims Our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Nokrek Biosphere Reserve (NBR) in the Garo hills districts of Meghalaya, Northeast India. Our aim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plant diversity,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regeneration.Methods We selected a representative 1.2 hm2 stand in both the core and buffer zones of NBR.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were determined by randomly sampling square quadrats, population structure was assessed by determining age structure, and regeneration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densities of seedling, sapling and adult trees.Important findings More woody species were recorded from the core zone than the buffer zone (87 vs. 81 species), and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tropical, temperate, and Sino-Himalayan, Burma-Malaysian and Malayan elements, primitive families and primitive genera. The trees were distributed in three distinct strata,canopy, subcanopy and sapling. Subcanopy and sapling layers had the highest species richness (81% -88% ). Lauraceae and Euphorbiaceae were the dominant familie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families were represented by single species. Most woody species (57 % - 79 % ) were contagiously distributed and had low frequency ( < 20% ). Although stand density was high in the buffer zone, its basal area was low compared to the stand in the core zone. Low similarity and high β-diversity indicate marked differenc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stands.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was high in both the stands, while Simpson dominance index was low. The diameter-class distribution for dominant species revealed that the most had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individuals in their populations. Preponderance of tree seedlings, followed by a steep decline in population density of saplings and adult trees, indicated that the seedling to sapling stage was the most critical in the life cycle of the tree populations. Most species (42 % - 48 % ) had no regeneration,25 % - 35 % had good/fair regeneration, and the rest had poor regeneration or reoccurred as immigrants.  相似文献   
32.
基于景观格局的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析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及为科学管理祁连山国家公园提供理论依据,便于合理的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以祁连山国家公园2000—2018年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Fragstats4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结构的组成及其转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  相似文献   
33.
34.
近年,随着国土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的成熟,有关“国家公园”概念内涵、建设标准、运营体制等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中国的“国家公园”思想可追溯至近代。本文考证了近代报刊、报告和书籍等史料,厘清了近代“国家公园”思想“传播—引介—转译”的演进历程及分期特征。结合境外(美国、英国、日本等)的实证案例和境内(太湖、庐山等)的早期构想,分析了近代“国家公园”中国化的认知与实践。以期追溯“国家公园”的发展源头,梳理其发展脉络,给现今的讨论提供历史参考和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丛丽 《生物信息学》2018,25(11):106-111
中国能否打破现有困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是国内研究者们一致关注的命题。过去40年中,学者已经对国外国家公园发展的经验和中国探索国家公园建设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分析,然而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核心问题尚未达成共识。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运用普赖斯定律和布拉福德定律,对知网中1 695篇国家公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综述,针对文献年谱、文献来源类型、关键词、核心作者群、资金资助和研究案例地空间分布6个方面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中文语境下,中国国家公园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现有研究已经历3个阶段式发展,进入中国特色化探索时期;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源远流长,近5年成为多学科研究新热点;聚焦国外发展经验和国内实践总结,研究问题逐步深入。同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文献合作度不高;核心期刊比例低,科学定量研究方法相对缺乏;针对性研究空间分布不平衡,需求侧研究缺失等。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公园体制建立核心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同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并阐述了这三个体系各自的特点、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马加拉山国家公园自建立以来,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园内住民向来使用药用植物治疗各种疾病,长期依赖周围的植物资源提供食品、房舍、饲料、保健品和其他人文生活的需要。然而,工业化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利用当地植物作医药的情况不断减少。因此,有必要进行民族植物学研究,把本土植物的利用信息在丧失之前记录下来。调查结果表明,AsparagusadescendensRoxb.,BerberislyciumRoyle(柯杞小檗)和ViolacanescenceWal.exRoxb.只能少量采集,AcaciamodestaWal.,A.nilotica(L.)Delile(阿拉伯胶金合欢),BuxuspipilosaC.K.Schneid.和Dodonaeaviscosa(L.)Jacq.(车桑子)等作为薪材面临砍伐的压力。而GrewiaoptivaDrum.exBurret作为持续利用的饲料和制绳用的种类显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8.
2023年4月21日,在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于白云湖(26°18′36.23″N,110°20′05.43″E;海拔606 m)采集到2号蛙类标本(1雌1雄),经初步形态鉴定,其与桂北琴蛙(Nidirana guibeiensis)特征相似。对采集标本的线粒体16S r RNA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构建琴蛙属(Nidirana)部分物种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蛙类标本与桂北琴蛙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1.00);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该标本与广西兴安县采集的桂北琴蛙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远小于琴蛙属不同种间的遗传距离(3.2%~8.7%)。经形态特征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蛙类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琴蛙属(Nidirana)桂北琴蛙,为湖南省两栖动物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9.
我国新天敌资源——小蠹蒲螨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蠹蒲螨Pyemotes scolyti(Oudemans,1936)为我国新纪录种。在河北,是核果类果树毁灭性害虫果树小蠹Scolytus japonicus Chapuis和多毛小蠹S.seulensis Mu-rayamy的有效天敌。该螨胎生,1年多代(25℃,8d完成1代),雌雄性比30:1~2,每雌产后代平均60余头,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赵艳 《生命世界》2014,(5):60-69
正广袤葱茏的肯尼亚境内,东非大裂谷的轮廓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东西横穿肯尼亚的赤道相交叉。因这世界一大地理奇观,肯尼亚获得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称谓——非洲十字架。连日来我们深入肯尼亚的"狩猎之旅"一直沿着裂谷的边缘迂回穿行在赤道两侧的国家公园和动物保护区内。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