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3篇
  免费   1877篇
  国内免费   6933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718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541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1170篇
  2013年   898篇
  2012年   1124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1165篇
  2008年   1483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1027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1029篇
  2003年   917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810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花生种子的发育与贮藏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62.
海洋红藻和蓝藻中的别藻蓝蛋白结构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3.
粘附蛋白与内皮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GD是粘附蛋白与细胞接合的活性部分之一。血小板精白蛋Ⅱb/Ⅲa是识别RGD的受体家族,可以与RGD结合。纤维蛋白(原)能特异地刺激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PGI2及t-PA。  相似文献   
64.
人子宫内膜中存在组织型(tPA)及尿激酶型(uPA)两类纤蛋白溶酶元激活因子,其含量在增殖期高于分泌期。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证实uPA及tPA两类抗原存在于子宫内膜的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应用SDS-PAGE分高蛋白质,继而应用纤蛋白-琼脂糖铺盖技术测得离体培养下间质细胞仅释放tPA,腺体细胞仅释放uPA,但两种细胞均分泌PA的抑制因子(PAI)。培液中加入孕酮,明显抑制PA和刺激PAI生成。雌二醇作用与孕酮相反。某些肽类激素hCG、PRL、GnRH及cAMP作用基本与雌二醇相同。但福司克林(FK)则刺激间质、腺体两种细胞产生tPA及少量uPA,抑制PAI生成。本工作表明人子宫内膜中存在PA及PAI作用相反的酶,受激素调控,其生理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5.
强化后期氮素营养对提高水稻结实率及改善米质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后期氮素营养能提高杂交水稻碳氨同化能力和结实率,稻米的蛋白质和八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谷类蛋白的赖氨酸和苏氨酸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66.
植物绿色组织蛋白质组分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向电泳是在单向电泳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两种不同特性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较高分辩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由于分辩率高,可以用来分离复杂蛋白质组分,观察蛋白质组成变化及检测特异蛋白质的存在。不过,在植物上,这项技术应用较为成功的报道多以无色或非绿色组织作为研究材料。绿色组织富含色素及酚、醌等类杂质,对电泳过程干扰作用较大且不易去  相似文献   
67.
张润杰  林宪德 《昆虫知识》1992,29(5):263-265
本文通过分析三化螟历年各世代的始见日、高峰日的出现日期及其相关关系,建立了以线性回归模型为基础的、以始见日和高峰日为参照点的三化螟发生期预测模型,结合卵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预测该虫孵化高峰的日期。同时以冬至后出现5mm(或5mm)的降雨量作为积温参照点,预测三化螟第一代成虫始见日期。  相似文献   
68.
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体外扩增马铃薯 Y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病毒 RNA 从马铃薯 Y 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中提取,用合成的PCR 3引物及 AMV 逆转录酶合成了单链的 cDNA。利用 PCR 技术,经30个循玎的扩增。得到了一特异的0.8kb 片段。克隆后对此片段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其全序列。实验结果证明,我们克隆到的是完整的马铃薯 Y 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与国外报道的马铃薯 Y 病毒 N 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97.8%和97%。将该基因导入马铃薯以期获得抗 Y 病毒马铃薯的工作正在进行。本文还对 PCR 技术用于扩增植物 RNA 病毒的方法以及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病毒作物新品种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