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病毒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吸附、入侵靶细胞,劫持细胞的复制机器完成自身的复制周期。细胞受体作为病毒入侵宿主的门户,细胞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介导病毒入侵的机制一直是病毒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细胞受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并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利用功能缺失性基因组学筛选病毒功能性受体的进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病毒功能性受体筛选策略包括RNA干扰技术、利用单倍体细胞系随机插入逆转录病毒致突变技术以及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新型编辑技术。本文系统介绍并比较了这三种病毒功能性受体筛选新策略,同时对其应用及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在8株乳酸菌中筛选能够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乳酸菌菌株,为后续研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益生菌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在8株乳酸菌菌株中,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抑菌率的检测及构建人胃腺癌细胞感染模型检测8株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尿素酶活性的检测判断8株菌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结果 在抑菌试验中,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t=2.938,P=0.008)和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t=3.864,P=0.006)上清液的抑菌作用较强;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罗伊氏粘液乳杆菌RH02100、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能够降低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的黏附能力;通过幽门螺杆菌菌悬液与乳酸菌菌悬液共培养,发现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t=6.257,P<0.001)、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t=5.873,P=0.005)抑制尿素酶活性的作用更强。结论 植物乳植杆菌HCS03-001和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3.
几种真姬菇菌种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菌种保藏方法与保藏效果是菌种质量的前提和保证。随着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栽培规模和产量的逐年递增,选择最佳的菌种保藏方法也越来越迫切。【目的】对真姬菇菌种的常见保藏方法及保藏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简便、高效、廉价的真姬菇菌种保藏方法。【方法】通过对比菌丝生长率、菌丝脱氢酶活性以及菌丝对色度培养基的脱色率等指标参数来评价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结果】通过对三大类27种真姬菇菌种保藏方法 3个月保藏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三大类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是水溶液保藏法,其中以0.1%PEG6000水溶液保藏效果最佳;其次为木屑保藏法,其中以盐水浸泡过的杨木木屑保藏效果最好;斜面保藏法效果最差。正常保藏实验的效果好于加速保藏实验。【结论】与当前真姬菇菌种保藏的常规方法相对比,本实验所采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大大拓宽了菌种保藏方法的种类与范围,提高了菌种保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背景】脂肪酶是一类特殊的酯键水解酶,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微生物是工业脂肪酶的主要来源。瘤胃中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已有关于瘤胃微生物产纤维素酶的报道,尚无产脂肪酶瘤胃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报道。【目的】从牦牛瘤胃中分离筛选出能够产脂肪酶的微生物,并进行菌株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通过中性红油脂平板进行初步筛选后,用改进铜皂-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力进行复筛;再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研究3种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pH值及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筛选出6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其中3株为液化沙雷氏菌,2株为白地霉,1株为卷枝毛霉。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液化沙雷氏菌、白地霉和卷枝毛霉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5、35和40°C;最适pH为8.0、7.0和7.0;Ca2+和Mg2+对3种脂肪酶均有激活作用;Zn2+对3种脂肪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DTA、SDS可使3种脂肪酶失活;3种脂肪酶对丙三醇的耐受力较高,卷枝毛霉脂肪酶对甲醇、乙醇、丙酮的耐受力较高。【结论】从牦牛瘤胃中分离出3种产脂肪酶的微生物,且证实瘤胃微生物在脂肪酶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西双版纳保护区植物根际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西双版纳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该区域植物根际细菌特别是放线菌及其促生能力相关报道较少。【目的】从西双版纳保护区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植物根际促生菌,并检测其促生能力。【方法】采用5种不同培养基筛选出植物根际促生菌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学鉴定,运用Salkowski法测定菌株产IAA的能力,CAS法测定菌株产铁载体能力,钼锑抗显色法测定菌株的解磷能力,CMC-Na法测定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和改良的Young法测定产淀粉酶能力,综合评价所得菌株的促生能力。【结果】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14株典型促生菌,经鉴定分别归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菌属(Nocardi)、杆菌属(Bacillus)、中华根瘤菌属(Ensifer)、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狭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其中菌株B433产吲哚乙酸的能力在培养12 d时达到最大值9.23 mg/L;菌株B351、B453、B546这3株菌株产铁载体的能力较强,其Su80%,最高可达86.67%,强度为+++++;菌株B541的解磷能力最强,磷酸根的浓度达到9.79 mg/L;菌株B442综合产纤维素酶能力最强为31.86 U/mL;菌株B412淀粉酶活力为16.07 U/mL。【结论】西双版纳保护区植物根际土壤促生细菌种类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广谱促生能力,有潜在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可为此地的微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菌株资源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高产磷酯酶C菌株筛选及其抗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156个点采土样1268份,利用卵黄琼脂的LB培养基初筛获得产生乳白色晕圈的菌株648株;再用卵黄琼脂滤纸圆片检测获得产生乳白色晕圈和透明圈菌株266株;这些菌株用卵黄琼脂杯蝶法筛选出产生大于13.0mm乳白色晕圈及少量透明圈共73株,经过菌生物量、卵黄杯碟法和抗兔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从73株菌中筛选出15株,菌号为:183,198,247,424,587,596,692,744,754—1,791—2,779,970,998,1107,1182;将此15菌株经菌生物量、卵黄琼脂杯碟法、NPPC法和抗人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从中选出754—1,779,970,1107四株菌进行分类鉴定和已知菌CW—W—90—3菌对照比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红豆杉抗苯丙氨酸细胞系的筛选及悬浮培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胁迫筛选法筛选红豆杉抗-苯丙氨酸细胞变异系,并比较了该细胞系与同步培养的原型细胞系悬浮培养的几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抗苯丙氨酸细胞系的紫杉醇含量显著高于原型细胞系的3-5倍,并且抗性细胞系的生长速率,细胞活性,pH值,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及褐变强度均与原型细胞系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8.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 ,美国Stephenfodor等提出了DNA芯片的概念[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实施 ,生物芯片技术已成为基因组计划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生物芯片 (biologicalchip或biochip) ,把生化分析系统中的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和结果检测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连续完成。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 ,具有高通量、高信息量、快速、微型化、自动化、成本低、污染少、用途广等特点[2 ] 。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或肽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元件型的微阵列…  相似文献   
109.
链孢霉(NeurosporaCrasa))属真菌的子囊菌纲。其个体小,生长迅速,易于在简单的化学培养基上生长,便于培养,后代能产生较大的群体。它还具有象高等生物那样的染色体,尤其是它的无性世代是单倍体,不论显性或隐性基因都可以从表型上直接表现出来,便...  相似文献   
110.
利用Tn5定位诱变筛选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n5定位诱变方法,对质粒pJBB5进行Tn5插入诱变,得到10个Tn5在59kbB5外源片段上有不同插入位点的质粒TN11,TN112,TN22,TN23,TN31,TN41,TN91,TN101,TN131,TN141。将Tn11等分别转移到已经含有不相容质粒pPH1JI的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中,使之发生同源变换。通过抗性选择及表型鉴别,筛选到3株菌落表型干燥(Muc-)的酸性胞外多糖(EPS)合成缺陷菌株(Exo-)107(TN22),107(TN101),107(TN131)。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这3株变种的Tn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经过适当改良的Tn5定位诱变法可以应用于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