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 可以对寄主的生殖力及生殖行为产生影响的共生菌。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除去寄主体内的Wolbachia。本实验通过喂食浓度分别为1, 5和10 mg盐酸四环素/mL蔗糖水, 结合PCR检测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体内Wolbachia的去除效果; 解剖观察丽蚜小蜂F0代及F1, F2和F3代怀卵量和卵巢管数量, 评价Wolbachia对丽蚜小蜂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 抗生素处理去除Wolbachia后F0代蜂的卵巢管数量与未处理蜂之间无显著差异(P=0.12), 但F1, F2和F3代蜂的卵巢管均为6条, 显著少于F0代蜂的卵巢管数量(P<0.001)。抗生素处理去除Wolbachia后的F0代蜂怀卵量与未处理蜂相比显著下降, 但显著高于经抗生素处理去除Wolbachia后的F1, F2和F3代蜂怀卵量(P<0.001), 后代(F1, F2, F3)蜂之间怀卵量无显著差异(P=0.59)。去除Wolbachia后, 丽蚜小蜂可以产生雄性后代, 但未见交配行为, 且雌蜂可不经交配而产生雌性后代。结果说明, Wolbachia不仅直接影响丽蚜小蜂的怀卵量, 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丽蚜小蜂卵巢管的发育影响丽蚜小蜂的怀卵量; 然而, 去除Wolbachia不改变雌蜂的孤雌生殖方式。  相似文献   
992.
取食糖类物质有利于延长具寄主取食特性的卵育型寄生蜂的寿命。为了明确自然界常见糖分对卵育型寄生蜂的营养功能差异, 本研究比较了取食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海藻糖和松三糖5种常见糖分对斑潜蝇类害虫的优势寄生蜂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雌蜂寿命和卵子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 取食5种糖均能显著延长雌蜂寿命(P<0.0001); 取食果糖的雌蜂寿命显著长于取食葡萄糖、 蔗糖、 海藻糖和松三糖的雌蜂寿命(P<0.0001), 取食葡萄糖、 蔗糖和海藻糖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4234), 但均显著长于取食松三糖(P<0.0001); 同时, 各个处理的雌蜂寿命与其个体大小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初羽化雌蜂卵巢中没有Ⅲ级卵子(即成熟卵子); 清水处理的雌蜂, 24 h后卵巢中Ⅲ级卵子达到高峰, 48 h时则全部重吸收; 而取食5种糖的雌蜂, 卵巢中的Ⅲ级卵子和总卵子数量整体上均呈现先显著上升而后逐步下降的趋势, 取食不同糖分的雌蜂卵子形成高峰期的时间不同, 而且取食不同糖分的雌蜂间Ⅲ级卵子高峰日数量和总卵子高峰日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为潜蝇姬小蜂的大量室内饲养和田间释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苹果绵蚜在中国适生区预测及发生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是苹果上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每年给苹果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预测苹果绵蚜适生性区域和影响其定殖扩散的环境因子,能够开展苹果绵蚜分布区域测报、制定有效的检疫措施并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最大熵算法的生态位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苹果绵蚜进行适生区分析及预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并用Jackknife方法分析影响绵蚜发生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苹果绵蚜在我国适生范围很广,其中,辽宁、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的适生性指数较高,对苹果绵蚜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是与温度相关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4.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朱艺勇  黄芳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1,54(2):246-252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 RH 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雌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 2龄若虫、预蛹、 蛹和雄成虫。卵期很短,雌虫若虫期15~20 d,总历期约为47~59 d;雄虫若虫和蛹期17~22 d,总历期约为20~26 d;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该蚧虫繁殖能力强,雌成虫产卵量200~862粒/头,平均产卵458粒/头。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橙黄色, 略微透明; 1龄若虫,淡黄绿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突起显现, 尾瓣突出,至末期可根据体表黑斑的可见程度区分雌、 雄虫;3龄雌若虫, 体表有薄层蜡粉, 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和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可见清晰斑点, 形成纵向黑色条斑, 外表形似雌成虫。雌成虫呈卵圆形,体表蜡粉厚实,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体缘蜡突明显,共18对,其中腹部末端2~3对较长; 雄虫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雄成虫,虫体较小,黑褐色;触角细长,具一对发达透明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具2对白色长蜡丝。本文通过对扶桑绵粉蚧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各个龄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的研究, 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基本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苹果渣种蘑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苹果加工地,常常为如何处理苹果渣而苦恼,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巧用苹果渣作为栽种蘑菇培养基的方法。通常每百公斤含苹果渣的培养基,可生产鲜蘑菇100公斤左右,所产蘑菇不仅产量高,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培养基的原料与配比:苹果渣(干粉)70%、木屑15%、麦麸3%、石灰2%。二、具体栽培方法:先将苹果渣、木屑和麦麸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石灰水,边加边搅拌,含水量占混合材料重量的60—65%。由于苹果渣为酸性,其pH值较低时不利于菌丝的生长,所以应将pH值调至6.0—6.5。培养料配好后,在高温…  相似文献   
996.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平腹小蜂(Anastatusjaponicus)能大量寄生荔枝蝽卵,对荔枝蝽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由于荔枝和龙眼需经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保证荔枝和龙眼的高产高质,为使化防和生防统一协调,本文就几种果园常用的生物农药对平腹小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7.
998.
绵麦37特异位点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亲本的创制和利用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文章对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和抗病性进行比较鉴定, 并利用SSR标记检测高产品种绵麦367遗传背景中绵麦37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衍生品种丰产性显著提高, 穗粒数的增加是衍生品种增产的主要因素; 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高抗当前国内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 特别是高抗对Yr24/Yr26具有强毒性的条锈病新菌株V26; 绵麦37优良的抗病性很好地传递给了后代品种; 在绵麦367等后代品种的遗传背景中, 绵麦37的遗传贡献率达78.9%, 其中A、B、D基因组中的遗传率分别为75.0%、83.6%和74.2%, 远高于理论值50.0%; 衍生品种绵麦367与绵麦37相同染色体区段主要为2B的Xgwm374-Xbarc167-Xbarc128-Xgwm129-Xgwm388-Xbarc101, 3B的Xwmc446-Xwmc366-Xwmc533-Xbarc164- Xwmc418等区段, 这些区段包含了许多重要性状位点如穗粒数、千粒重和抗病性等。这可能是由于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 使那些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位点被高频率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999.
转换寄主前后扶桑绵粉蚧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在发生寄主转移前后的取食行为,以据此评价其寄主适应性。【方法】利用刺吸电位(EPG)技术,量化扶桑绵粉蚧转换寄主植物前后的取食行为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寄主转换后,扶桑绵粉蚧的取食行为受到显著的影响,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到达韧皮部,总取食时间显著变短,取食效率降低。但寄主转换后,下一代成虫的取食效率提高,总刺探数、取食刺探数、总刺探时间以及到达韧皮部的效率与时间均与寄主转换前的扶桑绵粉蚧个体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扶桑绵粉蚧的取食行为存在高度可塑性,这种特性利于扩大其寄主植物范围,有可能是促其成为重要农业入侵生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研究以棉花作为寄主,探索恒温及变温条件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光周期为12L∶12D,RH 70%±5%,在系列恒温及变温(温度波动范围为±1℃)条件下,用棉花饲养扶桑绵粉蚧,观察和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各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和繁殖力及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最适发育温度、极限高温等。【结果】在恒温17~32℃范围内,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当温度达到27℃时发育速率值增幅最大,其中在恒温22~32℃范围内,该虫具有较高的生长发育速率和存活率,且繁殖能力较强,而在恒温37℃条件下,该虫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而死亡。在循环变温条件(25~40℃)下,该虫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发育历期更短,速率更快,存活率更高,繁殖力也达到了恒温条件下的平均水平。雌雄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和8.1℃,而达到成虫时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322.6日度和344.8日度。通过拟合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非线性回归关系求出雌雄虫最适发育温度分别为30.5℃和29.9℃,而极限高温分别为36.6℃和35.8℃。【结论】扶桑绵粉蚧适温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非常强。这些结果为预测扶桑绵粉蚧在我国主要棉区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