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凤眼莲能够吸收和在体内聚集外源苯酚,体内的酸含量随着环境中酚浓度的上升而上升。从生长于合酚培养液中的凤眼莲体内能够检测到酚糖苷,说明凤眼莲体内有酚精苷转移酶的存在。浓度小于50mg/L的外源酚能提高凤眼莲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酚氯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在线粒体和微粒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而酚糖苷转移酶则不存在于这些细胞器中。  相似文献   
2.
一株降解苯酚的酵母菌的分离与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炼油厂消化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该菌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菌落较小,表面不光滑四周呈树枝状,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生长的pH范围为6—9。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时,能生长的最高酚浓度为1850ppm,蛋白胨、酵母粉能促进酵母菌的生长和降解,且能使酵母菌的耐酚浓度提高到2400ppm。葡萄糖能促进酵母菌的生长。但抑制苯酚的降解。此酵母菌还能利用苯甲酸钠、间苯二酚和油酸。  相似文献   
3.
了解ST59型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CA-MRSA)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用PCR方法扩增ST59型CA-MRSA PSMα、PVL、SEA、SEB、SEC、SED、SEE、TSST-1、ETA、ETB基因。5株CA-MRSA全部检出PSMα基因和PVL基因,均未检出SEA、SEB、SEC、SED、SEE、TSST-1、ETA、ETB基因。PSMα和PVL基因是ST59型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间溴苯酚、金属钠和溴乙烷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碘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间溴苯乙醚。考察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间溴苯酚):n(金属钠):n(溴乙烷):n(碘化钾)=1:1:1.5:0.18,无水乙醇35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5h时,间溴苯乙醚收率为82.6%。  相似文献   
5.
化工废水生态毒性原因鉴别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璇  楼宵 《应用生态学报》1998,9(5):525-528
以南京市某一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为对象,对其生态毒性原因作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对Daphniamagna具有急性毒性,C18固相提取可去除废水毒性,存在的主要毒物为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废水经C18固相提取,发现废水中的主要可疑毒物为苯并吡喃酮和苯酚,是导致废水毒性的关键污染物,对废水毒性的贡献率分别为44.6%和32.9%.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香苓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分光光度法于490砌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实验显示多糖的线性范围为2—10μg,/mL,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81%(n=5),RSD=1.95%,样品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89.22%,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筛选并研究对有毒物质有一定耐受性的絮凝剂产生菌。方法:利用含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Pb2(SO4)3的分离培养基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对所得的菌种进行摇瓶发酵试验,分别考察其产絮凝剂的周期、絮凝活性分布以及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等特征,通过提取絮凝剂,将其絮凝活性与其它絮凝剂进行比较。结果:得到一株对苯酚具有一定耐受性的絮凝剂产生菌B2(Serratiasp.),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时间为48h,絮凝率高于80%。苯酚浓度达0.6g/L时,B2菌的絮凝活性仍高于70%。其90%的絮凝物质集中于菌体,且热稳定性好,对多种悬浊液的絮凝活性高于硫酸铝、PAC。结论:新型絮凝剂产生菌B2对苯酚耐受性强,且絮凝剂提取简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倭蜂猴粪便微生物中苯酚羟化酶(Phenol hydroxylase,PH)和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atechol 1,2-dioxygenase,C12O)的基因多样性。【方法】利用简并引物,以倭蜂猴粪便微生物宏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分别构建PH和C12O基因克隆文库,并对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倭蜂猴粪便微生物来源的PH和C12O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分析,与GenBank中相应酶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介于92%?100%和87%?10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H基因序列与Neisseria、Burkholderia、Alcaligenes、Acinetobacter 4个属来源的PH序列相关;C12O基因序列全部与Acinetobacter来源的C12O序列相关。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H序列具有LmPH (Largest subunit of multicomponent PH)中高保守的两个DEXRH结构域;C12O序列具有能被Ag+和Hg2+抑制的位点(半胱氨酸)。【结论】倭蜂猴粪便微生物来源的PH为多组分PH,其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可以被C12O通过邻位开环途径裂解。  相似文献   
9.
分离纯化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粗多糖,提高多糖含量,以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采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黄绿蜜环菌菌丝体多糖,依次用水、0.1 mol/L Na Cl、0.2 mol/L Na Cl、0.4 mol/L Na Cl、0.8 mol/L Na Cl进行洗脱;苯酚-硫酸法测定纯化后多糖含量,测定波长490nm,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A=6.3137X+0.2156R2=0.9909。黄绿蜜环菌菌丝体水体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达到99%以上。经过中试试验验证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假单胞菌进行复合固定化,并对其降酚过程建立动力学方程。研究发现,菌株Pseudomonas stutzeri JFL2012进行复合固定化,最佳固定化条件为w(聚乙烯醇)=10%,w(生物炭)=2.5%,w(包菌量)=0.3%,交联时间4 h。苯酚降解过程符合Haldane底物抑制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