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粗叶榕(Focis hirta)繁殖系统的特征及其共生的榕小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粗叶榕(Focis hirta)的外部形态、花序结构以及寄主和传粉者的繁殖特性作了比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讨论了它们互惠共生关系的一些基本特征。它的专性传粉者是榕小蜂科(Agaonidae)榕小蜂亚科(Agaoninae)的爪哇榕小蜂(Blastophaga javana Mayr)。观察发现粗叶榕还存在两种非授粉小蜂Sycoscapter sp.和Philotrypesis sp.,它们在榕果外产卵。  相似文献   
72.
黎斌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335-335
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 Oliv.)隶属于槭树科金钱槭属,为中国特有的寡种属植物之一。金钱槭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m,具裸露的冬芽。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通常具7~11枚小叶。花白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形成圆锥花序。翅果周围环绕着圆形的翅。嫩时粉红色,成熟时棕黄色,状如古钱。  相似文献   
73.
G2 pea exhibits an apical senescence delaying phenotype under short-day (SD) conditions; however,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its apical development is still largely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pical meristem of SD-grown G2 pea plants underwent a transition from vegetative to indeterminate inflorescence meristem, but the apical meristem of long-day (LD)-grown G2 pea plants would be further converted to determinate floral meristem. Both SD signal and GA3 treatment enhanced expression of the putative calcium transporter PPF1, and pea homologs of TFL1 (LF and DET), whereas LD signal suppressed their expression at 60 d post-flowering compared with those at 40 d post-flowering. Both PPF1 and LF expressed at the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phases in SD-grown apical buds, but floral initiation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PF1 compared with the unchanged expression level of LF from 40 to 60 d post-flowering. In addition, although the floral initi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PF1 and DET, DET was mainly expressed after floral initiation in SD-grown apil buds. Therefore, the main struc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LD- and SD-grown apical meristem in G2 pea lies in whether their apical indeterminate inflorescence meristem could be converted to the determinat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74.
根据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控制油菜籽中蛋白质与脂肪酸合成的原理,构建了PEPC基因片段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该载体包含了一个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的回文结构.表达RNA干扰的载体结构(ihpRNA),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克隆的过程中易被大肠杆菌自身携带的某种酶剪切,剪切位点不确定,可能是一种随机性的剪切.通过反复实验,最终获得了一个与我们设计一致的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结构, 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获得成功.利用花序浸渍法(floral-dip)转基因将构建的PEPC基因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并通过抗性筛选、PCR特异扩增、PCR-Southern杂交和克隆测序,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鉴定,转化率达到了069%,说明floral-dip方法有效地实现了ihpRNA干扰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75.
菜薹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特早50、青梗菜心、9872和四九菜心(19)为供试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温度、碳源等因素对菜心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影响的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基因型菜薹花药诱导率的差异显著,在改良B5固体培养基上特早50、9872、四九菜心(19)的诱导率依次降低,而青梗菜心诱导不出胚状体;不同温度的前处理对9872花药的诱导率也存在影响,其中以4℃低温1预处理幼花序1~2d和33℃(2温预培养24~48h的处理效果最佳;碳源对胚状体的诱导也有较大影响,其中蔗糖效果好于麦芽糖,且质量浓度为13%的蔗糖对特早50诱导率最高,而13%的麦芽糖诱导不出胚状体.  相似文献   
76.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禾本科(Poaceae)虎尾草属(Chloris Sw.)孟仁草(Chloris barbata Sw.)的花序发育过程,以寻找适于虎尾草群(Chloris group)分支分析的发育性状.结果发现了未见于成熟花序的23个发育性状.阐明盂仁草花序的本质是二级长侧枝包围平截的主轴构成指形花序.该类型花序仅见于单子叶植物和少数高度特化的双子叶植物.涉及花序分枝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77.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7,(7):5-5
《自然》2007.6.7新的接受细胞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一批核转移实验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动物克隆和胚胎干细胞系成功生成需要将体细胞核转移进一个受精的减数分裂卵母细胞中。现在,科学家通过利用小鼠细胞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证明,核的重新编程活动  相似文献   
78.
板栗花芽分化和花序生长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板栗花芽分化期间,易于形成雌花的上部芽含有较高的ZT、GA和较低的ABA;下部芽则基本相反。在前2个分化期,上部芽的IAA含量均比下部芽的低,但进入第三分化期,尤其是随着萌芽期的到来,上部芽的IAA含量迅速急剧上升,远远超过下部芽。在花序生长期,1、2花序基部保持较高的ZT和GA水平,1、2花序顶部和5、6花序则保持较高的IAA和ABA水平。  相似文献   
79.
SBP box(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box)蛋白是绿色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其功能涉及植物叶片发育、胚胎发生、间隔期长度、营养到生殖生长的更替、育性维持等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该研究以高粱材料BTx623花序总RNA为模板进行RT PCR,克隆了高粱SbSBP17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进化及半定量PCR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bSBP1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SbSBP17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1个444氨基酸的蛋白质,在其195~269 aa区域含有一个典型的SBP box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8个SBP17蛋白可分为三组,第Ⅰ和Ⅱ组只有单子叶植物基因,而第Ⅲ组只有双子叶植物基因,SbSBP17与玉米PWZ17260.1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SbSBP17启动子含有细胞周期调控元件MSA like、分生组织发育调控相关元件CAT box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元件RY element等。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bSBP17是花序特异性表达基因,随着花序发育(长度增加),SbSBP17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当花序长至10 cm时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约是花序长度最小点(≤2 cm)时的40倍,随后表达量逐渐降低,并于花序长度20 cm时显著降低50%以上。研究推测,随着高粱花序进一步发育,SbSBP17基因的表达量可能逐渐降低,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80.
通过野外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花序发育进程。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的花序为续次发生的假花序,以小穗为单元,4~13个不等,偏向一侧排列(似扫帚状)的小穗组成长约8.01 cm的复穗状花序;当花序伸长至4~5 cm时,形成侧芽结构,小穗原基开始发育,形成各级小穗,直至顶生小穗、侧生小穗出现;当花序伸长至8~10 cm时,颖花原基形成并开始发育,最终形成3个雄蕊和1个雌蕊构成的小花。花序形成初期(5月中旬至6月),苞片紧裹主轴,顶端具缩小叶;随着分蘖小穗的生长和小花开放,植株叶片变黄,整个花序变为褐色,进入种实发育成熟阶段。本文首次报道了毛竹花序的发育进程,进一步丰富了竹类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为竹亚科及禾本科的生殖生物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