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肾毒蛾Cifuna locuples Walker是2007年在武汉发现危害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L.)的一种新害虫,幼虫能取食千屈菜叶片和花朵。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结果表明,肾毒蛾在武汉市1年发生3代,以低龄幼虫越冬,次年3~4月开始为害。5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1d后即可分多次产卵于叶背,卵粒数十几到两百多粒。幼虫有5龄,初孵幼虫群集为害,2龄以后分散取食,4~5龄取食量大。幼虫在叶背吐丝结稀疏的薄茧化蛹。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明20-羟基蜕皮甾酮对昆虫蜕皮过程中体壁的表皮层、皮细胞及其细胞器的具体影响过程,本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20-羟基蜕皮甾酮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5龄幼虫体壁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用高浓度20-羟基蜕皮甾酮溶液浸过的白桦叶片饲喂幼虫,处理6h,摄人约400 μg 20-羟基蜕皮甾酮后,幼虫停止取食;处理12h时表皮细胞顶膜上的微绒毛减少,在皮细胞与旧表皮之间形成蜕皮间隙,旧头壳从幼虫头部脱离;处理24 h时蜕皮间隙继续增大,旧表皮与皮细胞进一步分离,新表皮质层开始形成;处理36 h时皮细胞顶膜形成较短的微绒毛,胞质区域出现数量较多的电子疏松泡,新表皮由上表皮、外表皮及8层左右内表皮片层组成;处理48 h时顶膜与内表皮界限模糊,内表皮继续合成至16层左右;72h时细胞内出现大面积电子疏松泡,内表皮合成至20层左右.处理96 h时,与对照组相比,皮细胞细胞器较少,核仁周围出现小部分空白区域,胞质区域内含物减少;虫体发黑缩小,即将死亡;内表皮层数仍旧保持20层左右.对照组幼虫6 -96 h虫体活跃,正常取食,外部观察及透射电镜结果均未显现蜕皮现象;表皮层由上表皮、外表皮及内表皮组成;皮细胞顶膜微绒毛密度高;表皮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胞质区域细胞界限明显,内含物丰富;细胞器典型而且活跃;内表皮片层随时间不断增加至50层左右.结果提示,外源20-羟基蜕皮甾酮能够导致舞毒蛾5龄幼虫的致死性蜕皮.  相似文献   
63.
舞毒蛾Lymantr dispar(L.)是国际性检疫害虫.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wanae (Howard)是舞毒蛾卵的重要寄生蜂,对舞毒蛾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在规模化繁育大蛾卵跳小蜂时控制小蜂的发育进度,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同时,为了对替代寄主繁育出的天敌质量进行评价,对利用其自然寄主舞毒蛾卵和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繁育出的子代成蜂的寿命、胸宽、雌雄性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大蛾卵跳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50±1.41℃和260.74±25.09日·度,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为T=10.50+ 260.74V.当采用30%的蜂蜜水饲喂成蜂时,柞蚕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雌、雄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5.01和10.38 d,采用原寄主舞毒蛾卵繁育出的雌、雄蜂平均寿命分别为20.94和15.95 d,两者差异显著;采用柞蚕卵繁育出的雌蜂个体显著大于用舞毒蛾卵繁育出的雌蜂个体;柞蚕卵和舞毒蛾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雌雄性比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42∶1和2.57:1.结果表明,在野外开展舞毒蛾的生物防治时,释放利用柞蚕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Gypsy moth (Lymantria dispar) larvae displayed marked developmental resistance within an instar to L. dispar M nucleopolyhedrovirus (LdMNPV) regardless of the route of infection (oral or intrahemocoelic) in a previous study, indicating that in gypsy moth, this resistance has a systemic component. In this study, gypsy moth larvae challenged with the Amsacta moorei entomopoxvirus (AMEV) showed developmental resistance within the fourth instar to oral, but not intrahemocoelic, inoculation. In general, gypsy moth is considered refractory to oral challenge with AMEV, but in this study, 43% mortality occurred in newly molted fourth instars fed a dose of 5×106 large spheroids of AMEV; large spheroids were found to be more infectious than small spheroids when separated by a sucrose gradient. Developmental resistance within the fourth instar was reflected by a 2-fold reduction in mortality (18%–21%) with 5×106 large spheroids in larvae orally challenged at 24, 48 or 72 h post-molt. Fourth instars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intrahemocoelic challenge with AMEV; 1PFU produced approximately 80% mortality regardless of age within the insta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gypsy moth, systemic developmental resistance may be specific to LdMNPV, reflecting a co-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ulovirus and its host.  相似文献   
65.
目的和方法 :观察腹腔注射 (i.p) 2mg kg和 10mg kg芦沙坦 (losartan)对大鼠股动脉血压 (aterialbloodpressure ,AP)和心率 (heartrate,HR)的影响以及与缰核 (Hb)神经元活动的关系。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内侧缰核 (MHb)、外侧缰核(LHb)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 ,观察 10mg kg芦沙坦对其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 :2mg kg芦沙坦对大鼠AP和HR无明显影响 ;(10mg kg芦沙坦可显著降低大鼠动脉血压 ,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10mg kg芦沙坦可使LHb内 6 6 6 6 % 12 18)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增加 ,使MHb内 6 1 90 % (13 2 1)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减少。结论 :10mg kg芦沙坦可明显地降低大鼠AP ,但 2mg kg芦沙坦对AP无明显影响 ;10mg kg芦沙坦可兴奋LHb和抑制MHb,产生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66.
刘后平  严静君 《昆虫知识》1991,28(3):162-163
<正> 毒蛾绒茧蜂Apanteles liparidis(Bouche)是松毛虫Dendrolimus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等害虫幼虫期的重要内寄生天敌,自然寄生率很高。1982年Schaefer等在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考察发现,该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为11.5~39.8%。1979年刘振恒等报道,在河北省丰宁县,该蜂对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越冬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16.7%,对落叶松毛虫D.superans(Butler)的寄生率为15.6%。该蜂繁殖量大,寄主范围较广。为探讨室内大量繁殖此蜂的可能性,1990年作者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舞毒蛾幼虫  相似文献   
67.
峨山黄足毒蛾是樟树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末成虫开始羽化。幼虫7龄,少数6龄或8龄,老熟幼虫在樟叶面化蛹。主要天敌有日本追寄蝇、伞裙追寄蝇和瘤姬蜂等。敌敌畏、辛硫磷、敌百虫等农药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8.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新分离的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eneria orient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其多角体为四边形、五边形、大小在1.06—2.42μm。病毒粒子杆状,大小为385×55nm。室内感染蜀柏毒蛾幼虫其死亡率达9S%具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69.
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采集并纯化了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NEFU)。用蛋白酶K消化,提取了病毒基因组DNA。用PCR方法,克隆出了该病毒的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是一个含有735个碱基对的开放阅读框(ORF),该阅读框编码245个氨基酸。有5对碱基与加拿大病毒株LdMNPV-G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存在差异。LdMNPV-NEFU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第54,109,379,508和701位(从起始密码子中的A开始)分别是C,G,T,C和G,而LdMNPV-G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RF)相应位置上的碱基分别是G,C,C,T和T,两个ORF编码的对应位置的氨基酸绝大多数相同,只有一对不同,即由LdMNPV-NEFU编码的天冬氨酸和由LdMNPV-G编码的对应位置的组氨酸。以质粒pT-7-7为载体,多角体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了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70.
不速之客:林业外来有害生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结合与中美两国林业有关的重要外来入侵性病虫害实例,包括板栗疫病、荷兰榆树病、松材线虫、光肩星天牛、红脂大小蠹和舞毒蛾等,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严重程度、发生途径和控制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入侵种监测、评估、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