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优良品种桂糖42号(GT42)为研究材料, 分别于未伸长期(9-10叶龄以前) (Ls1)、伸长初期(12-13叶龄) (Ls2)和伸长盛期(15-16叶龄) (Ls3)取甘蔗第2片真叶(自顶部起)对应的节间组织, 测定其赤霉素(GA)、生长素(IAA)、油菜素甾醇(BR)、细胞分裂素(CTK)、乙烯(ETH)和脱落酸(ABA)的含量, 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GA20氧化酶基因(GA20-Oxidase1)、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和DELLA蛋白编码基因(GAI)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 在甘蔗伸长期间, GA和IA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CTK和ABA含量呈下降趋势, ETH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BR含量则变化不明显; GA20-Oxidase1GID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 而GAI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 这与相关植物激素的变化基本一致。综上, 甘蔗节间伸长过程主要与GA和IAA相关, 其次为CTK和ABA, 而ETH受到IAA的调控影响节间伸长; 植物激素间通过相互作用调控GA20-Oxidase1GID1GAI的表达, 影响GA含量和GA的信号转导过程, 进而影响甘蔗节间的伸长。该研究揭示了甘蔗节间伸长过程中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及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2.
节杆菌82菌株胆固醇氧化酶的产生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苇轩菌82菌株不需胆固醇诱导即可产生大量胞外胆固醇氧化酶。本文比较了该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葡萄糖或玉米浆浓度下的产酶情况。发现该菌株在含较丰富1有机氮培养基中生长三天,产酶活力可超过600 u/L。可提取到分泌至胞外的酶活力占总酶活力的60%。除去上清液的细胞,经Trltun X—100处理后可提出的胞内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约占总酶活力的10%。考查了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中胆固醇氧化酶渗出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官云浩 Moses  E 《微生物学报》1991,31(6):433-437
Bacteroides nodosus is the essential causative agent of ovine footrot. It produces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which involved in pathogenesis of footrot.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subcloning of Bacteroides nodosus protease, its overexpression in E. coli and its N-terminal polypeptide sequence. The subclone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in E. coli using SphI digested original clone (15 kb) and plasmid PTZ18R and screened using immunological assay. The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using SDS-PAGE. The subcloned DNA fragment was then cut with Sau3AI, cloned into pKK232-8 vector to perform promoter isolation and analysis. The promoter strength was determined using spectrophotometric assay.  相似文献   
24.
酸模叶蓼性状变异式样的统计分析及分类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引种栽培试验,对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性状变异的实质和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酸模叶寥植株的高度和节部膨大程度明显受环境条件影响,且两者的变异是独立的,没有相关性,因而不宜作为分类的依据。根据对原始文献和大量标本的考证,作者提出将酸模叶蓼与节蓼(P. nodosum Pers.)归并,并取消变种绵毛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 var. salicifolium Sibth.)。  相似文献   
25.
长期以来,双笔石类—尖笔石类—两形笔石类—单笔石类的演化系列为笔石研究者所公认。因为以往尖笔石类出现在下志留统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两形笔石类出现在P.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eulosus带,而单笔石类在O.vesiculosus带才开始出现。因此,上述的演化系列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陈旭等提出:“单列部分只由1个胞管组成的笔石,应该代表两形笔石科各属中原始的种群,它们正是尖笔石(Akidograptus)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与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固定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和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伤椎置钉组(40例)和短节段内固定组(44例)。短节段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伤椎置钉组采用伤椎置钉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椎前沿高度比、Cobb’s角、伤椎椎体楔形变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炎性因子指标、脊髓损伤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伤椎置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内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伤椎置钉组的伤椎前沿高度比明显高于短节段内固定组,Cobb’s角、伤椎椎体楔形变角明显低于短节段内固定组(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和pNF-H、NSE、S100β、GF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伤椎置钉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有效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Cobb’s角和伤椎椎体楔形变角,并且不会增加脊髓损伤和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7.
藤黄节杆菌(Arthrobacter luteus, A. luteus) ATCC 21606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短杆状的放线菌。该菌分泌的溶菌酶(Lyticase)能够有效裂解酵母细胞壁,同时能分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luⅠ和热稳定的黄嘌呤氧化酶,但目前还没有该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相关的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对A. luteus ATCC 21606菌株的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再利用SOAPdenovo、GeneMarks等软件对基因组进行组装和组分分析;接着与COG、GO、KEGG、NR、Swiss-Prot和CAZy数据库比对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并利用antiSMASH软件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最终得到大小为4 209 480 bp的全基因组序列,GC含量为74.68%,共预测到编码基因3 741个。基因序列已提交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RQIK000-00000。本研究首次报道了A. luteus ATCC 21606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后续该菌株的功能基因、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及比较基因组学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8.
传统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的“根”,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诸多与“食育”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观点。结合国外成功推行“食育”教育的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颁布、家校联合构建“食育”教育氛围、重视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宣扬等均有助于“食育”教育在我国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9.
30.
以捕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 YMF 1.03170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sgRNA 表达驱动体系 tRNAGly,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获得基因定点编辑菌株。将该CRISPR/Cas9系统与同源重组相结合,可精确地对两个目的氨基酸编码基因同时进行定点置换。结合代谢图谱及前体化合物饲喂实验,发现6-甲基水杨酸合酶编码蛋白新的活性位点Arg17、Arg18、His33和His34。本研究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应用在少孢节丛孢中,并成功建立基因编辑精细体系,为快速构建少孢节丛孢的遗传转化体系和研究该菌的基因功能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