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83篇
  503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热激处理与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转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对水稻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在幼苗(2叶或3叶)和孕穗期(抽穗前8天)分别进行一次热激处理,并比较了其同工酶组成、花粉育性以及自交结实性的变化。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热激处理能使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的POX和Est的表达发生不同的改变,导致两系在这两种同工酶组成上的原有差异缩小;育性观察结果显示,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热激处理对珍汕97A的育性表达几乎无影响,而在有高温作用(穗分化发育阶段的日平均温度高于30℃)的条件下,3叶期幼苗往后的热激处理似乎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珍汕97A的育性稳定性。简要讨论了热激处理与不育系育性转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稻胚凝集素(RGL)在开花后7—13天之间合成活性很强,15天以后明显下降。7—13天之间RGL合成相当旺盛是由于这一时期编码RGL的mRNA得到迅速转录,而在开花后15—30天之间以及萌发4小时内RGL的合成主要是由胚分化发育期间(7—13天)所形成的mRNA所指导的。RGL主要在水稻胚胎发育过程中合成、积累,在萌发过程中几乎不表达,所以RGL是胚胎特异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3.
利用以栽培稻9311为受体、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染色体单片段置换系CSSL182,检测到一个与粒宽相关的QTL。CSSL182与受体亲本9311粒型性状差异显著,且只在8号染色体有一个野生稻导入片段。构建CSSL182/9311的F2次级分离群体,将粒宽QTL初定位在8号染色体的标记RM447和RM264之间,贡献率达22.49,将该QTL命名为qGW8。随后进一步设计区间内多态性分子标记引物,检测F2群体的2000株分离个体以及F2:3群体交换单株,结合后代表型验证,最终将qGW8精细定位到8号染色体10kb区间内。该区间内含有3个候选基因,基因测序发现这3个基因在双亲之间均含有丰富的变异。对双亲籽粒颖壳细胞电镜扫描观察发现,CSSL182的颖壳细胞宽度比9311减少16.7%。这一结果表明qGW8中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通过改变颖壳细胞形状影响粒型。  相似文献   
994.
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PcLIPH8),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35S∷PcLIPH8,并遗传转化水稻野生型品种Kitaake,对转基因水稻进行分子鉴定、酶活及木质素含量测定、表型观察等分析。结果表明:(1) 成功构建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35S∷PcLIPH8,获得3个独立的转PcLIPH8水稻株系,但在苗期转基因水稻与野生型对照无明显表型差异。(2) 酶活及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3.06%~5.07%,而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苗期降低11.44%~14.97%,成熟期降低13.83%~20.05%。(3) 成熟期表型分析表明,转基因水稻较野生型对照的株高增加了28.37%~39.78%,穗谷粒数增多110%~120%,生物量增大18.61%~22.97%,而千粒重减小12.86%~13.34%,谷粒长度变短6.67%~7.15%。该研究结果为利用PcLIPH8基因降低木质素含量,提高生物产量,从而改善植物品质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植酸在水稻(Oryza sativaL.)细胞培养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酸(C6H18O24P6)添加到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能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稳定培养基中PH值和mV值,并能促进水稻细胞生长,增强细胞抗褐化和水渍化能力,从而改善细胞状态。在培养基中植酸的最佳添加量为0.1%,配合使用MES可以增强其稳定PH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品种区域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存在,各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一致,有其特定的适宜区域.品种区域性试验旨在研究交互作用.本文用浙江省1993年晚稻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由Finlay和Wilkson回归模型和AMMI模型分析基因型×地点交互作用,并用二维平面图图示AMMI模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品种苗期和分蘖期后对褐飞虱的抗性筛选,提出TN_1受害9级时受害1~5级的为抗性品种,TN_19级后苗期10天、分蘖期后24天内保持1~5级的为持抗品种,不具持抗的抗性品种为短期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998.
为了鉴定水稻蜡质基因5'上游区的顺式作用因子与研究它们在组织专一性表达中的作用,我们对籼稻品种232的蜡质基因5'上游-115至-2120的区域进行了顺序测定,并将此基因的5'上游区同报告基因GUS构建成融合基因,用基因枪粒子轰击的方法将此融合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种子的幼胚和糊粉层细胞中,瞬间表达检测的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融合基因中蜡质基因5'上游区的长度已足以使GUS基因在上述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999.
水稻离体培养的体细胞胚(SE)与整体植株合子胚(ZE)的蛋白质组分相似,约有17条多队的分子量相同,其中67~91kD范围的多肽在非胚性愈伤组织(NE)中均很弱,39、17、60kD多肽在NE中未发现。SE的游离氨基酸组成与ZE也相似,占优势的氨基酸为Asp,Glu,Ala,Lys,在分化后期Arg含量也有提高,而在NE中这些内源氨基酸的含量均较低。此外,在两种类型的胚中都存在凝集素类的物质,而在无胚状体形成的NE中则未发现。  相似文献   
1000.
差异显示法分离赤霉素调控的水稻(Oryza sativa)c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本文运用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建立了一套旨在分离差异表达cDNA的差异显示方法。DDF1所对应的基因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可被高浓度的GA3诱导并获得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