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4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溶氧振荡对聚β羟基丁酸混合培养过程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物可降解塑料PHB(Poly β-hydroxy butyrate)生产的低成本和高产率发酵。采用廉价碳源——废食品糕点作为原料,其中同时具有葡萄糖和乳酸。培养是在同一5L发酵罐中先后接入2种细菌,先由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消耗葡萄糖产生乳酸,再由真养产碱菌Ralstonia eutrophus消耗乳酸产生PHB。本文应用混沌控制理论设计溶氧振荡来协调混生菌矛盾的生理需求,同时改变振荡节律激励细胞的代谢能。考虑真养产碱菌在乳酸里的代谢,有异养和真养两种途径,其中两种重要代谢通量,生物氧化能ATP和还原能NADPH,能够反映混生菌细胞的生理状态,二者都与供氧密切有关。实验通过取样进行细胞破碎后,由荧光分析仪监测不同发酵阶段的ATP和NADPH,发现2种代谢能随着溶氧控制的不同节律变化而起伏,溶氧节律振荡能够使混合培养的PHB的浓度比常规供氧方法提高1倍。 相似文献
462.
目前有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类群中单一的开花或展叶物候模式可能具有遗传性,但两类物候事件的节律关系是否受遗传因素控制,各种节律模式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及其与生物系统演化的关系仍不清楚。作者对四川都江堰市迁地保育的2个海拔点的杜鹃属(Rhododendron)4亚属4组13亚组42种植物的开花–展叶节律模式进行了5年的观察研究。作者假定杜鹃属的开花–展叶节律模式为进化遗传特性,包括先花后叶(F→L)、先花后叶部分重叠(F+L)、叶期包花期(L∈F)、先叶后花部分重叠(L+F)和先叶后花(L→F)等5种类型。同一地点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点同一物种的相关物候观察结果均显示,尽管它们5年的物候发生时间随年度和观察点海拔不同而有波动,但物候发生次序和开花–展叶节律模式均未见随年份而变化,即每个物种只对应一种节律模式,支持了上述假设。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开花–展叶节律模式与物种的系统演化存在进化程度上的差异和序列关系的假设。不同节律模式的物种其区系地理以及不同海拔和分类群中的物种数量分布特征表明:(1)进化程度不同的节律模式分别对应于古老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年轻的中国–喜玛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物种,较原始的节律模式倾向于出现在中高山海拔区域,并与杜鹃属可能起源山地的一定海拔区域构成关联,而进化程度较高的节律模式倾向于出现在更高或更低的海拔地段;(2)节律模式的进化程度与有关亚属、组、亚组的系统位置和进化程度有一定关联;(3)节律模式的演化与生活型、叶性进化同步,环境胁迫、生长期长度变化、光资源竞争等都可能是节律模式演化的外部动力。研究还表明,在气候波动条件下物候事件间的发生次序比单一物候事件的时间属性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63.
一氧化氮对呼吸节律性放电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验旨在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基本呼吸节律产生和调节中可能的作用。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前包钦格复合体、腹侧呼吸组以及背侧呼吸组的一部分。同时保留舌下神经根,用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并记录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respiratory rhythmical discharge activity,RRDA),在灌流液中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NO合成前体L—精氨酸(L—Arginine,L-Arg)以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特异性抑制剂7-nitro indazole (7-NI),观察其对RRDA的影响。结果显示,nNOS的特异性抑制剂7-NI对吸气时程和放电强度有明显抑制,而NO合成前体L—Arg,以及NO供体SNP对呼吸放电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提示,在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产生和调节中,NO可能对吸气中止和呼吸幅度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4.
饥饿对日本沼虾摄食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饥饿时间对开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摄食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后恢复投饵初始日本沼虾表现出强烈的摄食,摄食节律为单峰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多峰型摄食节律出现.饥饿4 d的日本沼虾在饥饿过程中并未出现饥饿死亡现象,恢复投喂后在较短时间内(5 d)即可恢复正常的摄食节律.饥饿8 d组在饥饿的第6~8 d便可明显观察到虾体色异常并有部分死亡,说明饥饿8 d已经影响到了日本沼虾的存活.饥饿8 d组日本沼虾摄食高峰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恢复到正常摄食节律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465.
以6种地被竹(菲黄竹、菲白竹、铺地竹、美丽箬竹、白纹椎谷笹和狭叶倭竹)为材料,设计3个土壤铅浓度处理(0、300、1500mg·kg^-1),研究土壤铅胁迫对地被竹出笋成竹数量和新竹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地被竹出笋成竹期的土壤铅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铅胁迫对地被竹笋期节律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出笋盛期(4~5月),发笋数的降低会导致多数竹种退笋率下降,以稳定新竹数量,只有菲白竹、白纹椎谷笹、狭叶倭竹的新竹数在高浓度土壤铅胁迫下显著低于CK,降幅分别为15.87%、23.64%和31.25%。(2)土壤铅胁迫会普遍引起地被竹新竹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在高浓度铅胁迫下铺地竹中二者含量最低(9.96μg·g^-1、0.016μmol·g^-1),狭叶倭竹的超氧阴离子含量最高(15.99μg·g^-1),菲黄竹的丙二醛含量最高(0.021μmol·g^-1)。(3)与其余4个竹种不同,在土壤铅胁迫下白纹椎谷笹和狭叶倭竹不能显著积累游离脯氨酸,细胞渗透调节作用弱。(4)6种地被竹在出笋成竹期对高浓度土壤铅的耐受性排序为:美丽箬竹(0.79)>铺地竹(0.75)>菲白竹(0.70)>狭叶倭竹(0.49)>白纹椎谷笹(0.39)>菲黄竹(0.38),其中美丽箬竹、铺地竹和菲白竹出笋成竹数量正常,且具有较强的抗逆生理特性,具有在高浓度土壤铅污染地区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66.
5—HT能纤维向猫脊髓膈神经核及延髓膈肌前运动神经元的投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验在6只成年猫上进行,将WGA-HRP微量注入C5膈神经核内,通过逆行追踪及5-HT免疫组织化学FITC荧光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中缝核5-HT能神经元向脊髓膈神经核的投射,同时观察了延髓膈肌产运动神经元接受5-HT能纤维投射的情况,结果在中缝苍白核观察到较多的HRP-5-HT双标记神经元,在中缝大核,中缝隐核观察到少数散在的双标记神经元,在延髓疑核,孤束核腹外侧区域的HRP单核记神经元(即膈肌前运动神经元)周围观察到5-HT能轴突末梢,结构表明:发自中缝苍白核5-HT能神经元的传出纤维可投射到脊髓膈神经核,延髓膈肌前运动神经元接受5-HT能纤维的传入投射。 相似文献
467.
468.
2014年5-11月,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东部边界山区放置远红外相机32台,共拍摄到北山羊独立照片3308张。采用日活动差异指数α、昼行性指数β和活动强度指数γ对北山羊的在不同季节活动节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北山羊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和昼行性指数β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β=0.8313/24,表明在研究区域北山羊属于典型的昼行性动物。(2)春季于7:30-9:30和19:30-21:30、夏季于8:00-10:00和19:00-21:00、秋季于9:00-11:00和18:00-20:00北山羊每日有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独立多样本检验各季节活动峰型γ值差异显著,说明不同季节北山羊的活动节律存在变化。 相似文献
469.
470.
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利用20台红外相机监测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条内部道路对兽类和鸟类活动的影响.监测期间获得照片16168张,共鉴定到13种兽类和14种鸟类,包括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结果 显示,距道路的距离越远,出现的物种种类越多.有2种兽类只活动于距离道路... 相似文献